1969年,毛主席在会议上问:放牛娃来了没有?他得知后火速进京

1969年,毛主席在会议上问:放牛娃来了没有?他得知后火速进京

00:00
06:11

1969年,特殊时期已经给国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当时党内许多人受到冲击,他们中有的被停职下放,有的被调离到其他地方。于是,这一年召开的九大会议上,一些人由于各种因素没能及时赶来。

在会上,毛主席就注意到了这微妙的变化,他想起了不少故人,可都没在会议上见到这些人。其中有一个人令主席十分关心,在会上发言的时候,主席还曾直接问身边的人“谭启龙那个放牛娃来了没有?”

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大量穷苦孩子们进入红军队伍,这些人都有一个可爱的称呼“红小鬼”。谭启龙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他这个红小鬼很早就与毛主席有着密切的联系。

谭启龙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贫苦的农家中,从小家里就很穷,一家人全靠着给地主打工维持生计。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谭启龙的父亲就早早病逝,母亲一边打工一边养活他,可不久母亲上街卖货又被地主恶霸抢劫,上门理论又遭人毒打,就这样失去了生命。年幼的谭启龙成了孤儿,不得不到地主家里做工谋生。

幸运的是,永新县迎来了革命的队伍,谭启龙听说红军是给穷人做主的,就立即参加了永新县的革命队伍。当时,他只有15岁,可多年的经历让他变得十分成熟,平日里做事又胆大心细,迅速成为当地革命队伍里的领袖之一。1933年,20岁的谭启龙作为永新县贫农团的代表,来到瑞金学习。

当时,毛主席与各地赶来的贫农团代表开会,他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主席在会上就与谭启龙交谈了起来,得知谭启龙是永新县,主席显得十分亲切,因为主席的妻子贺子珍就是永新人。

主席得知了谭启龙的遭遇,他心里十分难受,就经常指导谭启龙读书学习。两人的关系相处得非常好,每次主席都会亲切地叫他“放牛娃”,谭启龙在心里将主席当成了自己的恩师。

后来,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谭启龙留守中央苏区。那个时候,留下来意味着九死一生,谭启龙没有任何怨言,他与战友们在苏区与强大的敌人周旋,为主力争取更多的时间。

靠着灵活多变的游击战,谭启龙与战友们幸存下来,可经过敌人的多次打击,苏区损失惨重,留守红军幸存下来的人极少。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谭启龙与幸存的战友们开始了斗争,他们继续发展根据地,重建革命的队伍。

谭启龙十分热爱学习,长期的斗争让他成了一个军政全才,在他与无数同志的努力下,他们不仅活了下来,还创立了著名的浙东根据地。全国解放后,谭启龙正式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在地方上主持政务工作。

后来,刘少奇还曾推荐他作为共青团中央书记的候选人,毛主席看到谭启龙的名字出现在中央,心里十分高兴。多年以来,他一直没有忘记当年那个放牛娃。

谭启龙一直在努力学习毛主席的思想,他在地方主政期间,许多举措都与毛主席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主席看到他在浙江干得很好,就拍板让他到山东当省委书记,谭启龙到山东后,大力发展农业,数年间就让山东粮食产量翻了几倍。他因此获得了主席的称赞,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干部,还是受到了特殊时期的冲击。

谭启龙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因此缺席了八届十二中全会,毛主席当时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特意询问过他缺席的原因。

在九大会议上,主席得知谭启龙又无法参加,自然就十分生气,在主席的批示下,谭启龙火速进京,这才赶上了会议。可其他人还是不敢给谭启龙安排什么重要的工作,他在会议结束后,就被下放到北京新华印刷厂工作。

次年,谭启龙又在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活动上见到了毛主席,主席得知谭启龙还是被闲置,就特意吩咐周总理要帮助他解决工作的问题。这一次,有了毛主席的全力支持,针对谭启龙的打压就失去了意义。

谭启龙终于重新出来工作,他相继在福建、青海、四川等地担任省委书记,这让他有了“五省书记”的美誉。谭启龙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他在地方上取得了显著的政绩,又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超越死亡

    粮食翻几倍,这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