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共计三千两百余卷,约四千万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二十四史”被奉为治国安邦、建功立业、为人处世的宝典,曾国藩、吕思勉、陈寅恪、钱穆、张舜徽都曾研读过此书。
其中,通读了“二十四史”的历史文献学专家张舜徽先生曾回忆说:
想起十九岁时读《资治通鉴》,日尽一卷,有时也可二卷,经过七个月的时间,将二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读完了,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后来年龄稍大,又发愿要通读“二十四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去读。从《史记》到《隋书》,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也点阅了一遍。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
可见通读“二十四史”之不易。在《二十四史通识课》中,刘凯以二十四史中的篇目为线索,帝王本纪和人物传记为主,按历史时间顺序串联而成,内容涵盖了从黄帝时代到明朝灭亡四千多年的历史,以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容。该系列一共五部,《二十四史通识课——史记/汉书》为第一部,主要讲述了《史记》和《汉书》的内容,以及其所贯穿的从黄帝时代到王莽改制近三千年的历史。
以下内容节选自《二十四史通识课——史记/汉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二十四史”究竟是什么呢?
2005年8月27日,对于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紫禁城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作为故宫百年大修的首批试点工程,位于故宫外西南角的宫殿建筑群,这一天正式宣告修缮竣工,并于同年十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正式向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开放。
这就是武英殿,五百年来它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神秘的面容。
武英殿位于太和殿的西南方,太和门以西。从名字上看,武英殿似乎应该和“武”关系比较紧密;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武英殿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清朝,始终扮演着国家文化重地的角色。
清朝的前几代皇帝普遍有个癖好,就是修书,而且修起来没个完,从康熙一直到乾隆,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年。中国古代的传统,是“盛世修典”,当时号称“康乾盛世”,既然是盛世,修书编书是合乎情理的。
但是,清朝的康雍乾三代帝王却把“修典”做成了一件长达百年的文化盛事,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计数。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真算得上是一幕古今之奇观了。
今天的图书出版,离不开出版社和印刷厂,出版社负责编辑审校;印刷厂负责印刷装订。清朝亦是如此,武英殿恰恰就扮演着皇家出版社兼皇家印刷厂的角色。
这里所讲的“二十四史”,就是武英殿出版印刷的,并通过乾隆皇帝御批钦定,正式公之于世,故而也被称作“钦定二十四史”。
提起“二十四史”,恐怕没有哪个国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让你说出“二十四史”具体有哪些,除了攻读历史专业的人士,普通人能回答得上来的恐怕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能罗列出来的,大致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几本。也许有的人连《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傻傻分不清。
这并不难理解,我们国人对很多传统文化的了解往往都是如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字经》和《百家姓》,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以及“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更多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少小学生都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反倒很多成年人说不出所以然。这种现象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列举了。
那么,“二十四史”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常识,那就是“二十四史”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一套史书的合称。具体而言,“二十四史”指的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也被称作“正史”,范围几乎涵盖了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华历史。
具体而言,这二十四部史书分别是:
01.《史记》
02.《汉书》
03.《后汉书》
04.《三国志》
05.《晋书》
06.《宋书》
07.《南齐书》
08.《梁书》
09.《陈书》
10.《魏书》
11.《北齐书》
12.《周书》
13.《隋书》
14.《南史》
15.《北史》
16.《旧唐书》
17.《新唐书》
18.《旧五代史》
19.《新五代史》
20.《宋史》
21.《辽史》
22.《金史》
23.《元史》
24.《明史》
“二十四史”这一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这就跟“四书五经”的概念比较类似。“四书五经”指的是先秦时期的九部儒家经典,“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汇编注释,并得到了官方认可,于是便有了“四书”的概念;“五经”的形成要早于“四书”,始于汉武帝时期。从此“四书五经”就成了儒家经典的代表,并成为后世文人科考的必备教材。
事实上,“二十四史”这一概念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衍变的过程。将几本史书合称,这一现象早已有之,“二十四史”不过是集大成的结果。
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三史”的说法,当时人们把《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合称为“三史”。南朝刘宋时期,范晔《后汉书》问世,取代了《东观汉记》,乃合称“三史”。
同时,又有人把《三国志》加了进去,便有了“四史”的说法,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前四史”,“前四史”之说也是流传最广的。
时间越往后推移,史书便不断累加。到了唐代,出现了“十史”和“十三史”的合称,宋代又有“十七史”,明代又有“二十一史”,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随着《明史》的编修完成,乾隆皇帝正式钦定了“二十四史”,相当于得到了官方认可,“二十四史”的概念也最终敲定了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二十四史”的历史并未就此结束,后来随着清朝覆灭以及民国政府建立,又出现了“二十五史”和“二十六史”之称,只是就影响力而言,“二十四史”仍然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深入人心的。
从武英殿走出来的这套“二十四史”,后世之人一般称之为“殿本二十四史”,且对其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汇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版本并不都是善本,有些是存在字句错漏问题的,严重者甚至出现了段落间的前后颠倒现象。
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深感“殿本二十四史”版本不佳,故而决心重新编修“二十四史”,以“恢复中华全貌”。张元济亲自主持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成立了“二十四史”编校中心,广泛搜集各史善本,历时十八载,全新的“二十四史”终于出炉,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所谓“百衲”,就是像僧人的衣服一样,是经过反复补缀而成的,这也是后世公认的“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以中华书局为前沿阵地,汇集数百名文史专家学者,又展开了新一轮的“二十四史”编修工作,这就是“点校本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二十四史”,普遍都是这一版本,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二十四史”版本。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华文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史料文献可谓不计其数,然而经过一番大浪淘沙之后,流传到今天且真实可靠的就是这“二十四史”,也是我们常说的“正史”。
还有必要读“二十四史”吗?
古人不像今人有如此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他们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互联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古人生活的常态。这样的生活不免有些单调和乏味,但也正因为如此,古人避免了很多外界的诱惑,更容易专注于做某事。
对于文人而言更是如此,许多文人皓首穷经,一生钻研学问,花费数十年的心血著书立说,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二十四史”就是这些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流传至今的文献典籍可谓浩瀚无穷,这还不算大量因为改朝换代和战乱而散佚的文献。在世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书写和记录历史的传统。时至今日,一些中亚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往往都需要借助中国的历史文献来补充和还原,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国人自豪的事。自司马迁以后,家族和个人书写历史成了一种习惯和风尚。从唐代开始,国家开始专门为前朝编撰历史,记录和传承历史从此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并持续至今。
这似乎也从某种角度解释了一个历史疑问——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明中,为何唯独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至今?当无数古人用毕生心血凝结成一卷卷史册时,这种对历史传承的执着和热忱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浩瀚典籍成了支撑我们民族前进的脊梁。
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延续,依靠的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在中国西南部——云南昆明的一所大学里,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云集其中,他们在此传道、授业、解惑,这所大学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西南联大。而这些学者以及西南联大的使命就是,要为我们后代保留民族文化的珍贵火种,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
有不少持“历史虚无论”和“历史无用论”的人也许会说,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二十四史”只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因此他们认为,历史是不可信的,历史更是无用的。
诚然,历史的胜利者的确会干扰史学家的秉笔直书;但是,历史是由一个个前后连缀、环环相扣的事实环节联结而成的“文明链”,如同数学推理一般严密,篡改者只要改掉其中的某一环,就会导致其他环节出现矛盾和错乱;就如同你无法修改数学答案是一个道理,因为最终答案必然是经过层层推理而得出的。换个角度来看,历史即便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难道胜利者不也是在历史的浪潮中被“选择”出来的吗?
称“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这就更是“事后诸葛亮”式的看法了。古人受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像我们今人这样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历史,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由帝王将相所推动的,况且在古代封建专制时代,普通个人几乎都要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想在史册上记上一字都无比艰难,我们又怎么能苛责古人呢?
同时,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史书里记载的人物真的就只有帝王将相吗?我们完全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来驳斥。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许多人会拿鲁迅的观点来抨击历史,比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说,历史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只写着“吃人”二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鲁迅还说过另外一番话,“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也许你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鲁迅会发出这种前后相悖的言论呢?这其实很好理解,鲁迅抨击的并不是历史,而是封建礼教本身,这才是真正“吃人”的。历史非但不“吃人”,而且正如鲁迅所言,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如果连历史都没有了,那国家本身也就灭亡了,因此,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强调要铭记历史。
鲁迅秉承的治学理念是,治学先治史,无论做任何学问,都要先从读史入手。这其实也是从清末到民国无数文人大师的治学理念,即使是漂泊海外,也几乎没有哪位大师是不读历史的!我们还有理由不读历史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