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姑苏美食】第47集:夏天必吃两碗面(普通话版)

【寻姑苏美食】第47集:夏天必吃两碗面(普通话版)

00:00
07:40

【寻访姑苏美食】第四十七集:夏天必吃的两碗面
原作:利刚
改编:米道

普通话讲述:金羊


问早导读(20230725)

    早安,全球各地的华语听众。出梅后,晴热当空,户外活动请注意防暑。短时强降雨常不在气象预报之列,所以门窗车窗随手关闭,别留隐患。今天气温区间:25~36℃。7时空气质量指数:北京27、苏州26。
  很多人觉得江南必吃米,其实江南面食颇为独到,精致、原味,贴合自然。典型的江南饮食必有水产主打或侧攻,于是虾、鳝就在今天这两碗面中占了很大味重(我发明的词)。早晨吃面的频次,我通常为七分之二三,也就是每周两三天都是用面香让自己彻底醒来的。我还喜欢搭配发酵茶,也就是所谓的苏式早茶:)我的吃货朋友前天来邮件说,他是肉粽、三虾面、茉莉花茶,外加水晶虾饺和两个大肉包凑齐的早餐,我必须要说,还是年轻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刚推完杠铃呢~
    联系地址:16841262@qq.com

【音频文本】夏天必吃的两碗面
    进入六月,苏州人或早或晚都要将两碗时令面端上餐桌,那就是:三虾面和枫镇大肉面。

    虽说都是夏令面点,但两碗面风格迥异。三虾面不仅时令性极强,而且价格也比较贵,属汤面中的“鹰击-21”,普通食堂难见其“面”;而枫镇面的名头就大了,且不说被“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反复曝光,单就它的出处就能跟皇上扯上边。

    先说“三虾面”,每年端午前后,江南河湖中的雌虾进入产卵期,这种带着虾籽的虾被苏州人称为“三虾”,也就是虾籽、虾脑和虾仁,都是汤面或者拌面的最佳“浇头”原料。“三虾”以太湖所产的白虾品质为上,渔民形象地称之为“蚕子虾”。三虾不仅价格贵,而且用来做三虾面需要现做现吃,因此面馆通常不敢一次购进太多的三虾,一旦当天卖不掉,口感就会差很多,通常是限量供应,来晚了就吃不到了。

    三虾面的关键在浇头。将虾籽从虾身剥离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放入水中揉搓,使虾籽沉入水底,然后过滤;另一种方法是将洗净的三虾放入热水中焯一下捞出,这时“虾脑”和“虾仁”已经“变硬”,很容易拆出来,将带有虾籽的虾壳放在水中揉搓,使虾籽和虾壳分离,然后再过滤。

    虾籽极其细小,体积和圆珠笔尖的钢珠差不多大,通常好几公斤的三虾只能拆出一点虾籽,虾脑的个头通常也只有绿豆那么大。烹饪的时候要先起油锅,依次下浆好的虾仁、虾脑和虾籽,迅速翻炒几下即可,中间除了料酒,不用加其他调料。烹饪好的三虾盛在盘中,虾仁、虾脑上沾满了虾籽,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三虾作为浇头,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汤面“过桥”,一种是直接拌面。前者的面汤需用白汤,否则会盖住三虾浇头的鲜美,拌面则比较简单,直接拌着葱油面,吃起来一点也不浪费。“物以稀为贵”,用稀罕的东西做成浇头,价格自然也不低。在裕兴记面馆,一碗三虾面售价即便卖到了六十元,仍有不少食客赶来尝鲜。

    “枫镇大肉面”也是夏日清隽的面点,据说创于枫桥镇,有一年,乾隆下江南恰逢夏天,在游完寒山寺后路过枫桥,循香味进店吃面,吃后连连称好,并赐名“枫镇白汤大肉面”,此后300年来,枫镇大面名闻遐迩,为世人熟知。其独特之处在于面汤,用猪骨、鳝骨熬成的汤增鲜,再用酒酿吊香,汤清无色,醇香扑鼻。历史上苏州不少老字号面馆都有供应过枫镇大肉面,颇受食客青睐。上世纪中叶后,因多种原因,枫镇面曾一度退隐江湖,八九十年代后再度复兴,如今成了同得兴、裕兴记等老字号面馆的夏日主打面。

    枫镇大肉面的浇头焖肉要炖上至少4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焖肉才好吃。做了20多年的杨裕苏介绍说,长时间小火焖出来的焖肉酥烂,入口即化。枫镇大肉面用煮焖肉的白汤做底汤,面煮好后厨师用一双加长的“捞面筷”捞起面条,盛入竹制的“观音斗”中,抖动几下漏去汤水,将面放入碗中,浇上黄鳝鲜汤和一小勺酒酿,加上焖肉,撒上葱花即可上桌。根据食客的不同要求,面汤还可有宽汤和紧汤之分,面条有硬面和烂面之分,十分讲究。

    如果你的动手能力超强,接下来的时间属于你,我们分别介绍一下两道面的家庭版做法。
    先说三虾拌面。首先拆出虾籽、虾脑和虾仁。虾仁加蛋清、精盐5克、干淀粉拌匀上浆。起油锅,待锅热时放入虾仁,用铁勺划散出锅。锅内留少许底油,放入虾脑、虾籽翻炒,淋入料酒,倒入虾仁,翻炒出锅。锅内加水烧沸,放入面条,煮熟后盛入碗中,淋上少许葱油,拌匀,加上三虾浇头,即成三虾拌面。
    再说枫镇大肉面。将鳝骨装入纱布袋中和肉骨一起放入锅内熬汤待用。猪肋条肉加花椒、茴香、葱姜、料酒、盐,小火焖煮4小时,捞出焖肉待用。锅内加入煮焖肉的汤汁少许,加一小勺酒酿。锅内烧水煮面,盛入碗中。加入熬好的鳝骨鲜汤,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是不是稍微有点儿复杂,那就来个干脆的,直接到店堂食或外卖,都很爽。今天的美食先到这,下期咱们再见。


【普通话讲述者简介】
    金羊,全国十佳教官,苏城老食客。





美编:李翔
文创:利刚、米道
鸣谢:古吴轩出版社
导读:小舟
配音:戚华麟、金羊
后期:滤波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