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苏州第9集:怡园雅集(普通话版)

风雅苏州第9集:怡园雅集(普通话版)

00:00
06:46

【风雅苏州】第9集:怡园雅集(普通话版)
原作:曹正文
普通话讲述:金羊
 


导读(20230522)

    中午好,全球各地的华语听众。突然降温,倒也爽快:)气温区间:14~25℃,13时空气质量指数:北京29、苏州85、文昌39。
    园子可好看?要看啥年龄。太小,就只喜宽阔与自在;稍长,才知人生诸多限制,从无自由;更长,方知方寸。有时极想在极静中,觅处伸蜷之所,用以安放躁动。
    联系地址:16841262@qq.com

【音频文本】怡园雅集

    苏州园林众多,挑有名的走马观花浏览一下,至少十天八天。倘若只有一天时间雅玩,推荐去怡园。

    怡园年龄不算大,起建于清同治年间,在苏州风情万种的园林中,怡园是位俏丽的小妹妹。主人是苏州人顾文彬,任浙江宁绍道台,因其雅爱诗词,性喜收藏,又精于书画鉴赏,在仕宦期间一心两用,时时想着在家乡建个小园作养老之用。那日修书一封,让热衷绘画的儿子顾承去打造一个小园,并叮嘱其动工前先去苏州各家园林看看。

    顾承遵其嘱,遍访苏州园林,开工前又请来任伯年、程庭鹭、顾沄、范印泉等书画名家,请诸位对构建怡园出谋划策,拟画草稿。于是,假山摹狮子林,复廊仿沧浪亭,蛙船拟拙政园,水池效网师园……把众园之妙集于一园,以此领略苏州众家园林之境。

    怡园不大,占地约8亩,相当于拙政园的八分之一,耗资20万两白银,以精巧玲珑、曲折幽深著称,呈园林小家碧玉之风采。怡园落成于光绪年间,顾家设宴,名流荟萃,高朋满座,名盛一时。

    怡园北侧有一玲珑别致的门楼,门前有对石狮,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入园便见一座粉墙,正中“怡园”两字雅致端秀,两株绿树、一块假山石令人远离尘嚣。再往前去,一道饰有花窗图案的复廊,隔着花窗,左顾右看,可观东西两园的景致。

    东园以建筑为主,上玉延亭、观拜石轩、进岁寒草庐、入坡仙琴馆,各尽其妙。拜石轩天井里遍植松柏、冬青、梅树与山茶。那枝叶与花儿或绽或垂,或仰或俯,甚是撩人。花木丛中,竹影摇曳的尽头是“岁寒草庐”,夕阳淡抹,门扉轻掩。“坡仙琴馆”前有两块山石,似两位老僧在埋头听琴。有诗为证:“素壁有琴藏太古,虚窗留月坐清霄。”

    西园系山水布局,步出锁绿轩,走过月洞门,迎面便是假山逶迤、奇峰罗列,颇可玩味的是祝枝山题的轩台,锁绿轩名来自杜甫诗句:“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再登六角亭,极目环视全园景致,只见亭下有三块不动声色的巨石,如屏,人称“屏风三迭”,此玩石之趣也。怡园内,峰峦回抱,洞穴幽深,假山暗处有一石缝,只容只身侧行。出了云洞,拾级而上,豁然开朗。至螺髻亭,俯瞰峰峦洞谷,浑然天成,仿佛真山也。池中倒影,绰绰约约,波光粼粼,尽显亭榭廊坊的朦胧恍惚之美。

    北半厅为藕香榭,厅外林木葱茏,诗意洋溢,绿树翠竹有说不出的妩媚。厅内有椅,嵌有冒辟疆之旧藏,距今360余年。南半厅称锄月轩,厅前花枝招展,有点疏影横斜的味道。

    怡园妙在精致,绿滋斋、适我堂、清止阁、面壁亭、画舫斋、松籁阁、湛露堂等亭台楼阁的名字典雅有趣,让我在诗情画意中流连忘返,尤其“旧时月色轩”的廊壁上,嵌了米南宫与唐伯虎的书法石刻,足以让人驻足,玩味再三。

    匠心独具的怡园清雅脱俗。置身其中,宛入仙境,游一园细品姑苏众园之妙,这种似曾相识之妙的组合,正显示了怡园雅集的魅力。


【作者简介】
   
曹正文,笔名米舒,《新民晚报》高级编辑。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执编“读书乐”“夜光杯”副刊32年。曾任上海市作协理事、上海九三学社常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与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韬奋新闻奖。1997年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第97届诺贝尔奖颁奖仪式。2010年获中国通俗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在马来亚大学、墨尔本大学、大田大学、多伦多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讲课。发表文章1300万字,出版个人专著76部, 2002年苏州图书馆建立“曹正文收藏签名本捐赠陈列室”。2017年与2019年上海儿童博物馆创立“读书乐”与“书友茶座”两个陈列室。
   

【普通话讲述者简介】
    金羊,教官,短片配音员。


  心吐字、爱归音,求升华、问始终。姑苏问早团队自2016年成立起,坚持以文学诵读和致敬经典为载体,以征集原创和寻访声音者为己任,是众多文学爱好者与声音艺术爱好者传播温度的平台。目前问早团队与各地文联、诗社、诵读委、评弹团及苏州广电合作,声音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喜马拉雅等平台同步推出。珍惜热情、点燃明灯,期待心声。


美编:李翔
文创:米舒
导读:米道
配音:金羊
后期:滤波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