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自贡富顺气温逼近40℃,刚刚经历高考的富顺二中高2023届年级主任富鹤年,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投入到高2026届年级的教学准备工作中。
2009年大学毕业就进入富顺二中工作,至今已14年。在他的眼中,学校已是自己的第二个家: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校,一天有两顿饭在学校吃,每逢周末到校加班,相处时间最多的是同事、学生……
在他的眼里,这14年来,富顺二中的变化巨大:一批批学子考上985、211,一代代青年教师从稚嫩到成熟,新校园带来了新气象,新时代孕育了新机遇,而富顺二中正处在新的时代机遇之下。
对富顺二中党委书记罗南弟来说,在人生最黄金的年龄投身教育,也感受到学校正迎来发展的“最好时代”。无论是“积正育人文化”“积正特色课程体系”,还是“135积正高效课堂”“134体验式德育模式”,都是富顺二中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努力和尝试。
“比起学校的历史,我们都还很年轻,但是在‘最好时代’,富顺二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锚定目标,继续努力。”罗南弟说。
高考破纪录
这是10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今年高考放榜,富顺二中再传捷报:高2023届考生葛佳妮以648分的优异成绩,拔得全市文科头筹,位居全省前列,有望被清华大学录取。高2023届考生周雪锋以681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市理科前列。高2023届考生李炳材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同时,重本上线人数及上线率拔得全市头筹,特优生人数更是在全市名列前茅。这次高考再创历史新高,是10年来学校高考取得的最好成绩。
显著成效的背后,有何秘笈?“一是这几年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成效。”高2023届年级主任富鹤年介绍,“二是富顺县打造‘四川文化教育强县’以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三是新、老教师传承交替得以完成,新教师、老教师搭配的团队利用创新管理方法,在教学模式探索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学校奖励机制在团队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考生的成功,或许有个体因素,但一个团队的集体胜利,必然离不开学校机制、团队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今年高考,在多个方面再创历史新高,也得益于众多因素的共同促进,学子与教师团队得到了共同的成长。”富鹤年认为。
团队促成长
青年教师已挑起教学大梁
年仅39岁的富鹤年,两鬓已有不少白发。每一根白发背后,是他带领的89人的高2023届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教师们到底有多累多辛苦?“我们要求的坐班时间是早晨8点30分到中午11点30分,下午2点30分到5点30分。”
富鹤年介绍,但实际上为了保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绝大多数老师早晨7点过就到校,中午留在办公室为学生解疑答惑,晚上11点过才能回家,每天都是10多个小时的工作量。“如遇巡查寝室,老师们更是要12点以后才能回家。”
累不累?累!富鹤年说,大家都累,但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孩子们以优异的成绩向教师团队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每一届的教师团队,都是考生们背后的坚强后盾,不但担负起整个年级的教学工作,甚至生活、心理等学习之外的事,老师们也要管。”
团结、责任心强、执行力强、教育热情高,是富鹤年对这一届教师团队最深刻的印象。“超过六成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团队新老搭配的传帮带效应,这几年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他说,年轻化带给了团队很多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创新的思路,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不断有教学经验上的火花碰撞,对两个群体来说都是一种成长。
近年来,富顺二中构建“35710”教师梯度培养机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团队30岁以下120人,占25%;31-40岁149人,占比31%。学校推行教师培育的‘四大工程’,让年轻化的团队日趋稳定、成熟,能够担起大梁。”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道建介绍,工作3年左右的青年教师通过“新苗工程”,由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带教的培养方式,完成从优秀大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转变,培养成为合格教师。工作5年左右的青年教师通过“青蓝工程”,即“师徒结对”的培养方式,完成从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培养成为“教坛新秀”;工作7年左右的青年教师:通过“领航工程”,即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进行培养,完成从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培养成为骨干教师;工作10年左右的青年教师:通过“名师工程”,即选择教育专家担任指导教师进行培养,完成从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培养成为名教师。
10年来,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富顺二中已逐渐培养出一支适应当前教育环境、老中青三代教师队伍完备、青年教师梯队完整、教师团队越趋年轻化的队伍。“通过这10年的中、高考成绩的检验,我们的‘四大工程’应该说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培养出一支随时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教师队伍。”袁道建说。
创新出成果
为学生定制《成长记录手册》
这种层次鲜明、互动积极的团队机制,在内部会产生和尝试大量的教学新思路。长此以往,团队之间的火花会对课改、教改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富鹤年看来,今年高考前夕,高2023届团队正是在这种尝试下,取得了一次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
“多年来,学校其实一直在探索精细化管理学生的模式,对特尖生采取‘一生一策’、对重本踩线生采取导师制,管委会分成5个小组,对高2023届的28个班级进行分别管理。每次大考之后,都会按目标计划来分析成绩、研判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富鹤年介绍,学校对特尖生的辅导经验和成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分析特尖生的增分点很重要,这能让他们在高考时把平时的短板变成长处,增加能力以外的分数,取得超预期的成绩。”他说,教师团队会为特尖生制定套餐式的辅导方案,“比如这次考试在全省都取得优异成绩的葛佳妮,她的弱项是数学压轴题,发挥很不稳定。于是,数学老师针对她的弱点,量身定制了专题辅导,最终葛佳妮高考数学发挥出色,考出了好成绩。”
在重本踩线生的辅导方面,这一届班子认为,机械的刷题并不能解决这部分群体学生的问题,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我们采取旧题重做的原则,因人而异地指定错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当着老师的面做,及时进行分析指导。”
富鹤年介绍,今年高考,在实践中团队摸索出了《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创新管理方法。《学生成长记录手册》能较为完整地记录分析学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从高考的成绩来看,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教学尝试。
“这本手册包含了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特点、阶段学情,内容细化到从高一到高三的每一天,由班主任老师牵头,科任老师配合落实到位。”富鹤年介绍,其实过去几年也有类似的尝试,但是真正做到精细化地执行,真正做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方法的创新和落实,还是在这一届毕业班。而且据此达到了高考的既定目标,是非常科学、高效且被证实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按照这个方法,不仅特尖生考出了全省前列的成绩,高考重本上线人数比二诊时多出近20%。“同样,这种方法也完全调动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到下课,我们的教师办公室都挤满了前来和老师讨论的同学,学习氛围非常地好。”
创新出成果,与学校不断优化的体制机制不无关系。“以捆绑式考核为保障,将课改参与全员化。”袁道建认为,全员化参与,能够充分调动备课组和班级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课改优化的目标,再由学校对各备课组、各班级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量化评价、捆绑考核。
“量化和考核结果,充分运用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奖励绩效等多个方面。”袁道建说,这种评价和考核提高了备课组与班级全体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先改带后改,大家都得改”的态势,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课改参与全员化”,促进教师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融合办教育
富顺县打造“四川教育强县”高地
“从2016年起,连续八年时间,学校在中、高考领域不断突破自我,打破新的纪录,既有学校不断开花结果的紫藤文化发扬光大,也有富顺县打造‘四川教育强县’大背景的加持。八年来,富顺二中既经历了教育环境的低谷期,也收获了时代的红利,逐步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罗南弟介绍,这八年,富顺二中建成了新校区,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校本课程取得重大成效,将数百名优秀学子送进全国一流学府,完成了党委、政府赋予的教书、育人的使命。
除了连续不断的打破高考纪录,富顺二中在其他领域也再创佳绩:2023年上半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引领型示范高中,再摘一块省级“金字招牌”。“近年来,学校的‘五构建’在推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罗南弟说,学校构建了“一体四翼”管理模式、“35710”教师梯度培养机制、“135”积正高效课堂模式、“积正”育人体系、“硬件+关爱”暖心机制,重塑了学校发展、团队培育、课堂改革、育人机制、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内、外部环境。
“融合,是近年来互联网上的热词。国家也在鼓励各行各业在融合的机制下,增质提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罗南弟认为,在富顺县打造“四川文化教育强县”、自贡市建设川南渝西教育高地的大背景下,学校也需要借助“融合”的力量,按照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发展与区域教育深度融合、学校管理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课堂改革与教育科研深度融合、德育实施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这五个“深度融合”,创新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办学思路,开创新时代富顺二中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推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