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这样一群人|民房失火,他用力撞开大门,冲在灭火最前方

成都有这样一群人|民房失火,他用力撞开大门,冲在灭火最前方

00:00
05:23

今年2月12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一住房突然起火。紧急关头,附近商户和邻居迅速赶往破门救火。在网络流传的现场视频中,只见一个胖胖的身影用力撞开紧锁的大门,冲在救火最前方。火光照耀下,他的脸被烤得通红,他的名字就叫曾小强。

7月13日晚,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平凡之善·寻护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授奖仪式暨“迎大运·我为城市文明代言”主题活动开展。活动现场,以曾小强等为代表的34人站上舞台,获得了身边榜样、先进典型的称号,展示成都人民平凡而光荣的善行义举。

民房着火

他不顾危险,与同事、邻居分工合作、齐心灭火

曾小强是青白江区清泉镇一汽修店的店长,2月12日上午十点钟左右,他正在店门口与员工一起修理汽车。

“我们当时正在工作,突然有个聋哑的大姐冲到路上求救,她无法说话,只能拼命地用手比划,还一直把我往后面的巷子里拽。”曾小强回忆,“顺着聋哑大姐手指的方向,我们才发现是后面的民房着火了,屋顶冒出了阵阵黑烟,而那里距离我们的汽修店仅仅50米。”

见此情景,邻居们迅速与屋主取得了联系,但屋主远在青白江区的另一端,打车回来至少需要一个小时。“那时候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千万不能拖。因为附近都是树林和竹林,民屋连成一片,甚至不少房子只有一墙之隔,如果火势蔓延开来,可能会酿成意想不到的灾难。”曾小强说。

于是曾小强迅速决断,与邻居一起一人一脚,踹开了院落的铁门和民屋的房门,不顾危险冲进火场。“民屋中的大部分家具和结构均用了木材。一进房门,烟雾弥漫,我就听到木头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紧接着就看到房顶和衣柜在着火,屋顶的瓦片和木头随着燃烧纷纷掉落。”

用灭火器灭火、拨打119、拉闸断电……现场,汽修店的员工与街坊邻居们分工合作,齐心灭火。

当时,由于火势较大,曾小强和员工用完带来的数瓶小型灭火器后,仍未将民屋中的火势彻底扑灭。“尤其是屋顶上的火,普通的灭火器的压力不够,根本喷不到屋顶上去。”曾小强告诉记者,后面他们又赶紧回店中拿来一瓶大灭火器,再次冲进火场,这才将火扑灭。

不止一次参与灭火

“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一定还会冲在最前”

随着火焰燃烧纷纷掉落的瓦片和木头、塑料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现场,不仅仅存在这些危险。

由于就住在附近,曾小强对民房的结构很熟悉,“门口有个热水器,我知道天然气管道一定是从门口经过的,而且如果管道燃烧起来势必会发生爆炸,到那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曾小强告诉记者,当时,他的心里确实很紧张,“但我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这间房长期没有住人,衣服、柜子堆叠在一起,等到火势扑灭后,柜子那些家具烧得只剩一个架子了,屋顶也被烧穿了。”曾小强说,所幸,在众人的合力扑救下,火势在十几分钟后就被扑灭,没有蔓延。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曾小强第一次救火了。记者了解到,之前街对面邻居阿姨炒菜时灶台燃烧起来、客户汽车在汽修店门口坡道燃起来,都是他带着汽修店的店员们去扑救的。

他不善言辞,很难用语言表达什么,但他的实际行动却给身边的同事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去年夏天,在我们汽修店附近有个老大爷走在路边突然晕倒,店里的兄弟陈小哥看见了,第一时间冲到路边为大爷撑伞遮阳,因为害怕随意移动大爷会对他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我们就在路上帮他拦车。随后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且联系大爷的亲人,将他送进了医院。”在及时抢救下,大爷最终安然无恙。

曾小强

7月13日晚,曾小强踏上“平凡之善·寻护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授奖仪式的舞台,获得了“平凡之善”见义勇为类先进典型称号。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对他的褒奖,更是对成都这座城市友善互助精神的诠释。“我只不过是会修车、能灭火而已,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一定还会冲在最前方。”曾小强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