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茶志音频第7集-茶叶贸易与康定锅庄

四川川茶志音频第7集-茶叶贸易与康定锅庄

00:00
11:39

揭秘千年茶史寻味蜀韵茶香

——四川川茶志音频

7

贸易康定锅庄

 

提到锅庄您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一群藏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欢快的载歌载舞呢。然而,在康定,锅庄却不仅仅是舞蹈。康定的锅庄,是康定地区所特有的,因茶马贸易而逐渐兴起的一种特殊行业。《四川川茶志》今天就要跟大家来聊一聊康定锅庄。

那么,康定锅庄最初是怎么产生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特别请教了川藏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杨绍淮老师【录音1:康定这个锅庄是怎么样一回事情呢,这个锅庄呢我们讲呢以前藏族人就是三个石头垫个锅,烧水煮饭熬茶,它草原上生活就是这样的。康定是明正土司管辖,明正土司是个大土司,康定的周围就还有十八家小土司,都是明正土司的下属。每一年这些小土司都要来上贡… …后来他就修了点点石头房子,相当于他的私下的招待所。】

通过杨老师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锅庄最原始的意思其实就是“安锅置灶”。到了明正土司时期,锅庄就开始承担往来各部落、各阶层的官吏特使及商旅的联络、接待工作。最初康定的锅庄只有四家,由明正土司的家臣管理。到了清朝康乾时期,随着康定茶市贸易的发展与扩大,大量的汉藏商人涌入康定,锅庄就增加到了四十八家,与此同时,锅庄的功能也从最初单一的联络、接待工作,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集中介、食宿、货栈、加工、金融为一体的经纪行业。

锅庄早期的建筑风格,是“番民垒雕”的藏式多层结构,后来受汉文化的影响,多数锅庄都改为了汉藏融合的四合院风格。院里一般有两到三层的小楼,门楼高大,旗杆耸立,进门就是大的院落和走马转阁的回廊。楼上是主、客休息、生活和接待的地方,底层则为库房,放置锅庄自用物资以及客商们的货品。因为承担的功能比较多,锅庄的面积都很大,比如康定有名的包家锅庄就有三重大院,60多间客房,建筑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康定锅庄多数都有较长的经营历史,像下桥瓦斯碉的包锅庄、诸葛街的木锅庄、明正街的汪锅庄等,都持续了三四代人经营,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锅庄的经营者通常为女性,藏语称阿佳卡巴。在康定边茶贸易初兴时,锅庄的男主人把精力都放在了侍奉土司上,偏重于“听差”应使,协理行政事务。这样一来,锅庄的女主人就被推向了锅庄经营管理的前台。【录音2:锅庄阿佳她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个,藏汉话都要会说,第二个这些女子都应该很漂亮,能说会道。由他们来当锅庄阿佳她解决个啥子问题呢,藏商来了过后啊,你比如说拉萨来的、玉树来的,这个藏商很奇怪,他今天住了你这个锅庄,他就再不改了,第二次还是他,一直要住下去。所以他们的锅庄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就是客户是稳定的。】正如杨老师所说,各家锅庄所住的客商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很少会有变动。例如西藏拉萨三大富商之一的三都昌每次来康定,就只住天主教堂后街的白家锅庄,而号称西康省涉藏地区资金最大的大金寺,到康定首先会选木家锅庄居住,只有客货实在太多的时候,才会选择南门白家锅庄或包家锅庄。据说抗战后木家锅庄曾遭遇火灾,全部房屋被焚,主人无力重建。最后,是住在木家锅庄的大金寺客人给他们捐助了巨款,帮助他们重建锅庄,并且不要任何报酬和特权。由此可见,锅庄和客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因为藏商与汉商语言不通,需要锅庄阿佳帮忙翻译才能交易,所以一般情况下,雅安一带的茶叶运到康定后,会先进入茶号,由茶号通知锅庄,再由锅庄主人与藏商联系磋商。因此,在藏汉贸易中,锅庄阿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藏商需要通过他们买到价格合适、质量上乘的茶叶;茶号则希望通过他们将自己的茶卖出好一点的价钱。《四川通志》中关于锅庄阿佳有这么一句评价:“经纪商务,传译语言,明习夷汉之情,过于男子”。由此可以看出,在康定的许多锅庄里,都是阿佳们掌控着汉商和藏商的交易制定权。她们为人热情大方,讲究信用,无论是藏商还是茶号,都很信赖和尊敬她们。

康定锅庄对住进来的藏商是免收食宿费的,就算藏商住上半年或一年,锅庄也分文不取。不仅如此,锅庄还会以藏族的生活习俗热情款待他们,让商人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藏商与茶号的生意做成后,锅庄会雇人替他们将茶包从茶号转运至锅庄, 再由锅庄雇请的“甲株娃”也就是“缝茶工”将竹篾包装的茶更换成牛皮包装,以方便藏商后期的运输。

换过包装的茶叶分“满包”和 “花包”两种。其中,“满包” 指的是将茶叶用牛皮全部重新包装,再用细条牛皮绳缝合的严严实实,一般会发运到远一点的地方,像拉萨、昌都、甘孜,德格、石渠、玉树等;而“花包”则只是将茶叶两头用牛皮包装,中间则按照规格,用牛皮缝成很均匀的花纹,“花包”一般会发运到较近一点的地方,像雅江、道孚、理塘等地。康定的大部分锅庄都有自己固定的 “甲株娃”,人数大约在二十左右,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甲株娃”更换完茶叶包装后,藏商就会自己拿笔在牛皮上写好要发运的地方,茶包就可以起运了。

当茶包由茶号转运至锅庄后,藏商就需要付佣金给锅庄了。佣金分为两种:一为“退金”,这是成交后给的。具体标准是每包茶付银三分,累计超过五十两时,另付银一分,折合下来大约为成交总额的百分之四。另一种佣金名为“糖金”,是藏商离开锅庄时给的。“糖金”也是按茶包计算,每包茶付银一钱。“糖金”最早是没有的,后来常有一些茶商携带家眷、小孩入住锅庄, 而锅庄主人往往对他们照顾有加, 经常以糖果、零食款待, 茶商离店时, 就向锅庄主人作一点回敬表示感谢。时间一久,就相沿成俗, 成了定例。

锅庄为茶商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而茶商则回馈以锅庄高额的收益,据史料记载,康定靠经营锅庄发家致富的人家不在少数,像下桥瓦斯碉包家、诸葛街木家,明正街汪家,他们的锅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每年收入都超过十万大洋。而随着锅庄资金的充裕,它们的另一个功能也渐渐被开发出来。【录音3:藏商到这来买茶,我想多买点茶,钱不够,怎么办。他担保,藏族人阿佳还是很讲信用的,他有点像咱们古代的钱庄,所以他又代替了这个作用。】

凭借着锅庄的担保,茶商可以先拿茶,再给茶号付款,而茶号呢,因为有锅庄作担保,也不怕收不到钱,一来二去,锅庄在客栈、中介、加工之外,又兼具了钱庄和银行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康定锅庄在推动边茶贸易、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清末明初,随着边茶业的逐渐衰退,康定锅庄的户数有所减少。1954年,随着川藏公路的通车,锅庄,这个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独特行业,终于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川川茶志》

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川藏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杨绍淮老师对本节目的特别指导!

文案编辑:杨睿  

录音制作:葵葵



本文参考书目如下:

《四川省志——川茶志》

《四川茶叶史》

《川茶与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探源》

《康定县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