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亚马逊旗下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正式停止在中国运营其电子书店,此后用户无法再购买新的电子书。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这一消息在中国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电子书阅读器不再风光,Kindle成为“时代的眼泪”。还有网友表示,“微信读书”等国产阅读APP抢占了市场,令Kindle经营遇到压力。据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2013年Kindle正式进入中国,2016年中国成为该设备的全球最大市场,至2018年其销售量已达到数百万台。目前亚马逊并没有透露Kindle退出的具体原因。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尽管Kindle在中国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这一市场的总体规模一直在萎缩。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子书阅读器整体销量下降了12.5%。此外,过去Kindle的市场份额被小米、科大讯飞和华为等中国本土竞争对手抢走。上述机构分析师兰莫说,后者打造的新一代设备兼具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功能,更具吸引力。《环球时报》记者向十多位Kindle用户询问了使用体验,大多数人表示,“感觉可有可无”,手机几乎能替代它。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Kindle曾为推动中国电子阅读市场发展做出贡献,但它目前显然没有智能手机的效率高、功能全,并且中国也有提供便宜正版电子书的网站,因此它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落后了。美国IT网站的一篇文章则认为,与用智能手机阅读相比,Kindle的优势在于其墨水屏能够降低眼睛疲劳,并且阅读时不会被其他应用分散注意力。据了解,起初Kindle的一大核心卖点就是“电子墨水屏”。“掌阅”首席执行官程超表示,随着国内公司掌握了墨水屏技术,Kindle失去了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因为本土企业最了解当地消费者。《环球时报》记者发现,除了阅读功能外,目前国内主流生产商的设备还具备录音、记笔记等办公功能,当然价格也更高。此外,有行业人士分析称,Kindle的系统比较封闭,而国产设备多采用安卓系统,开放性更强、流畅度也更高。还有分析人士说,盗版电子书的存在使Kindle在中国市场难以盈利,这也是其关闭业务的重要原因。那么,Kindle的黯然离场是否表明,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纸质阅读的拥趸并不会让电子书市场过分“得意”?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此前报道称,咨询公司麦肯锡、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均显示,年轻一代更喜欢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他们的理由是纸质阅读更享受、更专注,眼睛也不会过度疲劳。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万名成年受访者中,42.73%的人喜欢纸质书,24.79% 的人喜欢电子书,但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电子书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更加流行。张颐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两个产业目前是平行发展、双峰并峙。纸质书籍是线性阅读模式,而电子书一般是非线性的、跳跃式的阅读,两者各有长短,具有互补性而非竞争性。那么,未来电子书阅读器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它能否替代纸质阅读成为主流?科大讯飞消费者读写科技销售部总监赵飞龙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电子书阅读器后续的发展方向一是强化阅读体验实现破圈,二是升级为大尺寸、可读可写的产品。强化阅读体验是指在维护已有墨水屏阅读需求人群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听书、外文翻译等功能提升阅读的乐趣,渗透新用户群体。在大尺寸产品上,电子书阅读器已经从单纯的“读书”设备发展成可读可写的综合应用。未来墨水屏阅读市场可能逐步平稳或有所下滑,办公和学习场景正在引领墨水屏行业的发展。
手机都有墨水屏模式,下载书也更方便,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