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观星、戈壁探秘、名校访学……随着暑假的临近,五花八门的研学旅行也随之升温。近年间,脱胎于夏令营、冬令营,逐渐走俏的“研学游”已成旅游市场快速“起飞”的风口之一,而“研学旅行指导师”也成为人社部公示的新职业之一。当前,研学旅行产业呈现哪些新形态?其“目标客群”——青少年乃至学龄前的儿童们,是否能通过研学行程,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返京的路程中发现,一大早,车站就已经挤满了一波又一波出省研学的学生团,高铁上,中小学生几乎占满了整个车厢。其中一个研学团的领队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是暑假前的研学小高峰,很多研学计划都安排在这个时候。去哪儿大数据显示,6月至今“研学游”产品销量环比增长4倍。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前的“研学游”项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当天往返的城市研学产品,如博物馆研学、科学自然探索体验等,据体验者反馈,研学感受与“一堂校外课的效果类似”;第二种是跨省市的“多日游”产品,行程大多会覆盖一些古迹名胜或高校访学等环节,部分产品因“游多学少”被家长诟病;第三种则是以集训、主题教育为核心的夏令营,往往有专业导师带队,教室、食宿条件相对完善,但也不乏部分教培机构悄悄植入“学科培训”,成为“学多游少”的补习班。《环球时报》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不论哪种形式,这些研学团均价格不菲且产品价格差距很大。以一日游、半日游为主的研学项目价格多为数百元至上千元,多日国内跨省市研学项目基本在数千元至上万元。热闹的表象下,一些研学旅行产品悄悄变了味:有的只研不游,变成变相的异地辅导;有的多游少研,家长花费了远高于正常旅游价格的团费,研学旅行却成普通旅游。社交平台上,网友们掀起了对研学旅行的讨论。不少给孩子报过“研学游”的网友吐槽,称这种旅行产品已成为“割家长韭菜”的工具。前不久,家住武汉的吴女士带着孩子参加了当地小学组织的研学活动。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两天一夜的行程没有什么收获,在车上待的时间比研学的时间还长,全程都在赶进度,“体验非常差”。今年4月,一位来自佛山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连发12问,就研学“乱象”提出质疑。他在视频中表示,他女儿就读的私立学校组织小学生到香港“微留学”,活动5天,收费5980元,远高于行程的实际采购价。而“研学”内容及行程极其模糊。此外,这位家长还提出了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如何保障学生安全、收费账号为个人账号等问题。两条视频播放量近千万,获近70万点赞,引发不少家长共鸣。对此,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王琢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些旅行社没有足够的资源,又想搭“研学游”的便车,在线路里加上高校打卡,就能将普通的旅游产品包装为研学旅行,并按研学旅行收费。“研学游”需求爆增,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的供给不足也是导致当前“研学游”产品价格普遍偏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环球时报》记者致电多家旅行社,咨询研学旅行产品中是否配置了研学旅行指导师时,有的旅行社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有的旅行社避重就轻,只强调随行导师有教师资格证。王琢认为,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目前不同机构对“研学旅行指导师”有不同的认证方式,对这一职业的社会普遍认可度相对偏弱,“如果教育部门和文旅部门达成一致,并推行统一培训和评定,这一现象会有所好转。”在《环球时报》记者的调查中,也有不少家长对部分“高品质、收获大”的优秀研学产品表示了肯定。而这类产品往往是一些高水平导师在“大语文”教育背景下,精心打磨讲义并与孩子积极互动后的成果,具有“小而美”“成本高”“难复制”的特征。对此王琢认为,越是高知识含量的产品,越需要专业人员的精心研发,成本也相对较高。为了避免产品被轻易抄袭,供应商不得不筑起高价的壁垒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王琢建议,“研学游”的健康发展应借助行业协会,不断出台指导意见并规范市场环境。此外,也需相关研学服务机构秉持教育初心,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结合旅行目的地的资源禀赋以及目标受众群体的特质,不断推出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因地制宜推出有竞争力的课程产品。
不错
果然孩子的钱好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