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吴瑭(吴鞠通)自序(白话文)
施行德政、建立功勋、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圣贤之人做的事情。我吴瑭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敢担当如此重任呢?这是由于在我十九岁的时候,父亲长年患病,最终去世了。我内心深处愧恨交加,难以诉说,悲哀和痛苦使我也快活不下去了。感到父亲患病而自己却不懂得医药为父亲治病,还有什么颜面存活于世间呢?于是购买了医学书籍,在守孝期间专心地阅读。当我读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外逐荣势,内忘身命”的论述之后,十分感慨,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仕举做官的道路,专心致志地研究起医学来。
过了四年,我的侄儿巧官患了温病,开始时咽喉肿痛,外科医生用冰硼散吹喉来治疗,用后咽喉反而痹阻不通了,以后又请许多医生治疗,所用的方剂大概不外乎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疗温病,最后巧官全身发黄而死。我因为初学医,不敢妄加评论,且对于这种病证,也没有掌握诊治的要领。张仲景因为悲痛族人病死的太多而著了《玉函经》,成为后世医学之祖。怎奈《玉函经》中的《卒病论》部分亡失于战火之中,致使后世学医者无从效仿他的方法去治病,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却收效甚微。又过了三年,我有机会来到京都,阅读了《四库全书》,看到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看他的论述广博,确实其中有许多观点,是前人所没有阐述过的,于是我就专心地学习起来。然而仔细地钻研他的诊治方法,发现有些杂乱不精练,大致上有所长,亦有所短,所以说他写作此书是用心良苦,只是在学术上还没有达到精深的地步。于是又遍阅晋唐以来诸多医家的著作,这些著作无一不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要寻求一个完善的,却很难得。这些著作又怎么能传授、信服于后来的学者!
我一方面诊治疾病,另一方面潜心研究,十年终于有了一些收获,但是还不敢轻易地为人治病。癸丑年,京都温疫病大流行,诸位亲友都坚持请我为患者治病。所治的大多是危重患者,幸而经我治疗存活了不少人。像这样的患者,被世俗庸医误治致死的不可胜数。
唉!黎民百姓有什么过错,竟然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医,如此要医生还有何用。学医不精通,还不如不学医啊!因此,我立志采集历代名医的著作,去伪存真,再附上我自己的心得和临床实践经验,合起来写成一部书,命名为《温病条辨》。虽然这样打算,但仍然没敢轻易着手动笔。又过了六年,到了戊午年,我的同乡朋友汪瑟庵先生催促我说:明年己未年是湿土正化之年,湿与温合将有温疫病大流行,你应赶紧写成这部书,可能会造福于百姓。
我惭愧自己才智愚钝,不敢自信,唯恐以救人之心,而获害人之罪,书中如果有错误,而又辗转相传,互相效仿,以致流患无穷,那罪过就无法补偿了。然而这本书如果不刊行问世,则其功过得失根本无法见到,于是我还是不顾自己才疏学浅,勉为其难地写成了这部书,来请求海内名贤的指正。如果大家能够指出书中的纰漏和错误,批驳指正本书的观点,使这部书的内容完整起来,将对后世起到无穷无尽的作用。
淮阴吴瑭鞠通自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