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法国染指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风在高卢蔓延

11 法国染指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风在高卢蔓延

00:00
08:13

我们再来看看大陆的另一端,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发动了对意大利的全面入侵,就此,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拉开了序幕。

1498年,法国瓦卢瓦王朝的第八位国王路易十二继位,他被称为“人民之父”,属于奥尔良旁系,因为前任国王死后无子才轮到了他。

路易十二继承了先王查理八世的野心,继续出兵意大利,意大利也因此被卷入了更大规模的连续战争之中。在马基雅维利的笔下,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都不是善茬。

当时意大利境内分散成了诸多城邦或共和国,威尼斯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威尼斯也想独霸意大利,因此他邀请路易十二进军意大利,企图借刀杀人削弱米兰的实力。

1499年,路易十二进攻米兰公国,成功征服了米兰,但在不久之后又被驱逐了出去。

1500年,路易十二与西班牙的阿拉贡国王费迪南签订了《格拉纳达条约》,共同瓜分了那不勒斯。但是随后,两军就因为分赃不均而大打出手。

1503年,切里尼奥拉战役爆发,这场战争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场火枪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战役。西班牙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凭借长枪火枪方阵与壕沟的配合,大破数量占优、装备精良的法军。由于西班牙在那不勒斯的胜利,法国实际上已放弃了半岛南部。

1504年,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去世,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帽子落在了她与斐迪南二世的女儿胡安娜头上。这位胡安娜,当时已经疯癫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还得从1496年说起,这一年,17岁的胡安娜与18岁的腓力结婚,腓力的父母均大有来头,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母亲则是勃艮第的女王玛丽。实际上,这是一场政治婚姻,是哈布斯堡家族和拉斯塔马拉家族之间的一场政治同盟。

当时,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二世还有其他几个孩子,但都相继去世,除了嫁到英国的凯瑟琳之外,胡安娜几乎成了唯一的一个继承人。

胡安娜与腓力之间的婚姻并不幸福,腓力是一个花花公子,到处留种,很多人都将胡安娜的疯癫归因于其婚后的生活不幸,当然,这可能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因此在1504年之后,疯癫的胡安娜便继承了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王位,但是她的老爹斐迪南二世,对卡斯蒂利亚垂涎三尺(之前虽然伊莎贝拉与斐迪南二世共同掌控了西班牙的两大王国,但君主是两个人,因此西班牙还差了一个统一的形式)。于是,费迪南便宣布自己作为父亲,为胡安娜摄政,企图吞了卡斯蒂利亚,实现西班牙的真正统一。

然而,卡斯蒂利亚内部的一些贵族却非常忌惮费迪南,因此他们找到了腓力,将腓力送上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之位。

1506428日,早已分居的胡安娜和腓力再一次碰头,带着一大帮雇佣军于西班牙登陆。费迪南对此大吃一惊,他试图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让腓力放弃,在两次交谈后,无果,费迪南便对外宣布,自己的女儿胡安娜被腓力绑架,他要为了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内战眼看就要爆发,在紧要关头,腓力于15069月去世,这让费迪南长吁一口气。在吞并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道路上,他又前进了一大步,因为胡安娜和腓力的法定继承人查理才只有6岁。

此后,胡安娜成了有名无实的君主,虽然所有文件都以她的名义发表,但文件上签的却是斐迪南的名字。

1508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为了遏制威尼斯的野心,组建了一个反威尼斯同盟,即康布雷同盟。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同盟的名单: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苏格兰王国,米兰公国,佛罗伦萨,费拉拉大公国和瑞士。

他们陆陆续续加入了同盟,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西欧都被卷了进来。

1509年春,法国出兵威尼斯,占领了其在伦巴第的领地。

同年,阿尼亚代洛战役爆发,法军击败了威尼斯雇佣军,这极大地打击了威尼斯的扩张势力,而且法军在此一战后,在意大利境内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于是在1510年,教皇国、威尼斯、西班牙、英格兰和瑞士组成了神圣同盟,开始驱逐法国在意大利的势力。(每次看这段历史,都觉得很好玩,昨天还在战场上势同水火的敌人,明天就成了战友;今天还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明天就成了对手)

雇佣军:今天我们帮谁?打谁?

1512年,拉文纳战役爆发,法军击溃了西班牙的军队,同年,威尼斯转而又投入了法国的怀抱。如此混乱的局面,法国也不知该怎么做,没有将一系列在战场上获得的胜利转化成战略胜利。

紧接着,神罗和瑞士对法国釜底抽薪,首先是神罗皇帝将法军中的德意志雇佣军抽走了,而后,瑞士雇佣军也背叛了法国。如此,法军不得不放弃了伦巴第地区。

1513年,法军被瑞士揍得鼻青脸肿,于诺瓦拉战役中惨败,瑞士也损失惨重。同年,威尼斯也在拉莫塔之战中败于西班牙和神罗联军。

消停了一年多后,法王路易十二去世,由于没有留下子嗣,因此由查理五世的玄孙弗朗索瓦一世继位。

弗朗索瓦一世被后人称为开明的君主,也是最受人爱戴的君主之一。他被称为法国文艺复兴的第一位国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前两任,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皆出兵意大利,但丝毫没有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智慧带回来。这两位君主只是在简单模仿几个世纪以来,法国国王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扩展土地,加强王权。他们因而被认为是最后两位“中世纪式”的法国君主,不过他们的成绩为法国即将卷起的文艺复兴之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弗朗索瓦一世一时之间成了艺术家的最大主顾,支持和保护了许多当时的艺术家,他真诚邀请艺术家到法国来安居乐业,达芬奇就收到了这份邀请。

除此之外,弗朗索瓦一世还派人到意大利收购米开朗基罗、提香及拉斐尔等人的著作,不知大家想过没,如今法国卢浮宫里收藏的作品,很多都来自于意大利,其实这种收藏实际上就是从弗朗索瓦一世的时代开始的。

但是,另一方面,弗朗索瓦一世也不是一个和平分子,他一心一意想夺回在1513年失去的米兰,于是在1515年继续出征,在马里尼亚诺战役中击溃了瑞士雇佣军,重新将米兰收了回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