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00:00
02:51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历经过许多“神通”之事的王阳明,在总结“神通”现象时,一语道出了“神通”秘密——所有“神通”,皆是心诚则灵。我们先看见《中庸》中的这一句话,颇值玩味,即:“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所谓“前知”,就是提前预知之意。又如《周易》中所讲,即:“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大意是说,一个人若是心诚到极致,就有可能感动天地。王阳明:知行合一言外之意,“心”因至为沉静而相通天道,继而可以通晓天地之变化——“神通”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而“至诚”二字,则感应力的根本。当然,这也正契合王阳明提出心学的三大核心之一“心即理”——当“心”能够避开外在一切以及自身欲望的干扰与影响之后,“天理”就会自然呈现。所谓“天理”就是犹如本体一样无所不包,而这正是“神通”起用的法则。举个例子,我们与一个人相处久了,往往都能够体会得到对方的真诚程度,这就是感应,西方人称为第六感。推而广之,一个人若是能“至诚”到一定程度,“神通”是有可能的,感动天地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解释古人为什么相信“孟姜女哭长城”这样的故事了。从另外方面讲,所谓“诚”,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做到“至诚”?却很少有人做得到了。而这或许是许多人没有“神通”或不相信“神通”的真正原因。进一步的说,古人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相对而言,古时的诱惑干扰少,人也普遍更质朴,而现在的人,则更容易心浮躁并很容易受到自身欲望的牵引,根本无法停息,更不可能做到王阳明所讲的“至诚”或者“心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