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通过别人,看清自己

老子道德经:通过别人,看清自己

00:00
06:52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世界是一面镜子,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
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对他人的看法,体现的是自己的认知和心念。
看过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京城里下起了鹅毛大雪,一位卖酒翁正沿街叫卖着。
一位官员看到了,感叹道:“天寒地冻,百姓的生活不好过啊!”
而在楼上饮酒的画家见此情景,大喜道:“真是一副难得的冬景图。”
楼下,酒店的老板刚好在门口,心想:“还是自己酒楼的酒要好卖一些。”
这时,路旁一名乞丐,正十分羡慕的看着路过的酒瓮,喃喃道:“要是我也有酒卖,就不会流落街头了。”
由此可见,同样的情景,不同的人,位置角度不同,身份处境各异,看到的便是不同的故事。
所以说,别人是怎样的不重要,透过别人这面镜子,照见自己,看清自己的位置处境,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命题。

欢迎转发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章选自【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木木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夕123

    愚者总是关注他人,智者懂得认清自己。主次分明,清醒自知才是最高明的活法。主次分明,清醒自知才是最高明的活法,《弟子规》中也说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静,世事变化,人心难测。

    璐昕心灵空间 回复 @夕123:

  • 幸运的紫珊

    讲得太棒了,内容精彩,值得好好好反思自己生活中待人的方法是否正确,改观不足成就更好的自己!主播棒棒哒

  • bettinadan

    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关他屁事,是成年人正确的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