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论语为政的第三句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于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个话,他对我们如何做好管理实际上起了一个非常大的智慧。前面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他讲的什么管理?讲的政就是制度,我们用制度去管人,刑是打压,抓起来,刑就是刑法,严酷的刑法去制约人,用制度去管人,还有刑法去打压人,那么这个时候治理国家的结果是什么,叫“民勉于无耻”,这个时候,老百姓不敢去做了,这个不敢去做大家发现没有,实际上是外部强大的压力,去震慑了老百姓。你比如说一个人想偷瓜,小偷小摸,比如我们有严苛的刑法,谁要偷东西鞭刑,打,或者严酷的判上几年,这个时候可能他也有效果,这个效果叫民勉于无耻,实际上就是外在的那个制度和严酷的刑法对人太有震慑力。孔子说这个层次是低的,因为这个层次是外在的力量,压迫着人不得不这么做,那么层次高一点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德和礼,德就是内在的,不想做不愿意做,我觉得偷东西特别耻辱,贪占的小便宜,内心里面觉得这样很不应该,这就是德。那么齐之以礼,礼是什么,实际上是通过教化,而不是通过法律不听就打,不听就抓。那么通过道德和教化起到的结果是有耻且格,老百姓不仅不做坏事,而且内心里边会严格要求自己,恐怕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了。
那么这里边包括我们给孩子教育也是这样,孩子教育他实际上也有两个方向,你比如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学不行,家长也压,学校也压,在各种能力的压,压是什么呢?就跟挤牙膏一样,你比如说家长说必须完成作业,这个就是挤牙膏,你要挤他的分数,实际上就是刚才讲的外界的力量逼着孩子去学习。但是这个孩子成绩能不能提高呢?有时候也能提高,因为你老逼着他学,虽然内心里面很不情愿,但是成绩也能提高,但是这个大家知道后果很严重,请问上大学怎么办?你中学之前,父母蹲在旁边去监督他、去管制他,学校和老师结合起来,可是你读了大学行不行?大学父母还坐在孩子身边吗?辅导员还坐在孩子身边吗?没有了,所以当来自于外部的力量逼迫着孩子去学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可是一旦走到相对自由的环境里边这种孩子迅速都垮掉。所以我们看了很多孩子乖乖的,仿佛成绩很好,待人接物很有礼貌,但是一旦没有外部的力量以后,他就放纵,他就堕落,甚至走向自我毁灭,这种人多了,我在大学工作见过很多,他根在什么地方?就是不懂得刚才孔子说的德和礼。那么内在的是靠什么来教育孩子呢?实际上是感恩和励志。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内在的力量生发了,比如说他觉着父母不容易,他作为中国的好少年,觉得对国家有责任,他要感国家的恩,要感父母的恩,在这种感恩的驱使之下,就会变成行动,这就是立志,我一定要通过我的努力来报答我的父母,感恩我的国家,这就是德和礼。当一个孩子由外在的力量转变为内在的,外在的是什么?你必须学;内在的什么?我要学。当把外在的你必须学转变成我要学的时候,一个真正的中国好少年就出现,这种孩子走到大学以后,当外部的力量越来越弱的时候,孩子一样可以蓬勃健康的发展,一切来自于内在的。
所以大家通过这里就更能体会中国《易传》的话,叫“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个世界上一切有成就的人,实际上他的动力源基本上都不来自外部,都是内在的那种觉醒,内在的那个自律,内在的那个理想,在理想的激发下,不断的去成长去奋斗,从而创出一番让人尊重的业绩去利国利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