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意在言外

第七讲  意在言外

00:00
03:20
第七讲 意在言外
 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率先将" 意" 引向了审美范畴。作者用二十四首诗形象地描述了中华诗歌的二十四种品位,提倡诗歌"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也就是离开" 形"" 言" 的束缚,捕捉主体难以言说的深意。司空图推崇诗歌中"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般的美,认为好的诗歌能"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也就是不说比说更令人体味。其原因在于,"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人生的感悟只在自心,知者自知,不知者不必与知,"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若非遇见知音,往往越说,心隔得越远。司空图二十四首诗都写得朦胧优美如水月镜象," 月之曙"" 气之秋"" 幽人"" 空山"" 惠风" 等,创造了一幅幅不着色相的优美图画,其中的" 意" 实在令人体味无尽。司空图之后,审美范畴的" 意" 成为文艺家们经常探讨话题。北宋司马光说,"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温公诗话》);南宋姜夔说," 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白石诗话》)。从此,中华文艺家所说的" 意",便往往指向创作主体内心深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甚至说清道明以后反而没有意思的情愫。元代画家倪攒说" 一说便俗",当代作家周作人说" 一说就俗",正是说,有些话不说比说更好。从此,中华高明的文艺家不像西方文艺家那样,洋洋洒洒恨不能将话说尽将笔用尽,而是收敛着说,有分寸地说,拐着弯子说那些不想说不方便说的意思、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使艺术作品如轻云淡雾般地委婉含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