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04|榆树钱白酒的“前世今生”,一段闯关东的传奇

中国酒文化04|榆树钱白酒的“前世今生”,一段闯关东的传奇

00:00
05:36

禾田碧绿藏灵秀 沃野青葱炫彩霞

吉林榆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早在四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古为肃慎、夫余国,三国两晋时期,汉族与鲜卑族纷纷迁到了此地。这片灵秀沃野,孕育了清末于氏“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的传奇,将古榆大地文化发展推向了巅峰。

我们今天要讲述的酒故事就发生在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的沃土之上,与于氏家族同样也是渊源颇深,你准备好走进这个故事中了吗?

松辽平原第一仓 万顷粮田种梦想

榆树市有沃土良田37.9万公顷,地处世界著名黄金玉米带、白金水稻带,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这里出去的大米、玉米和特色农产品,形成了“白金、黄金、纯金”三张名片,成为了榆树的代名词,也让它具备了生产好酒优势。

第一,好粮。榆树市地处北纬44°30′57″~45°15′02″,属于黄金玉米带,日照时间长,高粱成熟充分,加上水源较好,能够酿出白酒。

第二,好水。在东北,一条松花江横亘整个省份,将长白山的好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里。

第三,好工艺。榆树市地处东北腹地,契丹民族、女真民族、蒙古民族都在这里建立过城市,而契丹民族是蒸馏酒技术的改良者和创造者,女真和蒙古又是传播者。所以,榆树土著民族的酿酒技艺非常纯熟,有一把好手艺,具备生产好酒的技术人才。

所以,在辽金、蒙古、明代的时候,榆树市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美酒窝子。

时间进清朝时期,清康熙三十六年,五棵树建起了“沈家烧锅”,已有300多年历史。众多酒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不过,在众多的酒厂中,聚成发烧锅成为行业翘楚。

这是为什么呢?看看大老板做的几件事,我们就知道了!

聚成发烧锅

聚成发烧锅的创始人叫做姜振海,老家在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城南小姜屯。

那个时候,山东经常闹瘟疫,很多人加入了闯关东的步伐,希望到东北掘金。姜振海就是其中一员,夫妻俩越过山海关,进入吉林境内,又越过了长春厅,进入今天的榆树市,先在今天榆树市城发乡姜家村安家。

清王朝多年的封禁,让榆树市的自然环境非常好,荒地很多。起初,姜振海除了开荒种地之外,农闲时干些木匠活补贴家用。随着进入榆树市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繁荣。朝廷也非常重视这里的发展,设立了伯都讷厅,且将今日榆树市区,原来叫做孤榆树的地方设立了分防巡检,颁发了很多政策。于是, 姜振海决定搬家,到孤榆树屯居住。姜振海非常聪明,看到来孤榆树屯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有酒坊,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买卖。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姜振海不会酿酒,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

姜言润

这个人叫做姜言润,是姜振海家族中的族孙。

在老家昌邑县小姜屯,姜家是大户。在家乡时,姜振海与姜言润在辈份上虽然是祖孙,但是年龄没差几岁。两人关系很好,想到自己闯关东混的还不赖,就想着让姜言润到东北来帮助自己酿酒。之所以想让姜言润来,姜振海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就是姜言润在老家的时候就是酒坊的伙计,酿酒技术非常棒。

不久,姜言润就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东北,帮助姜振海酿酒。

姜振海和姜言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址。

经过千挑万选,两人最后选中了今天的榆树市啤酒厂院内,那时这里在位于孤榆树屯的东北,地势平坦、还有方圆1平方公里的深水塘,常年不干。在水塘的四周堤坝上长着直径30厘米到40厘米粗的榆树,树龄都在40年以上。春夏之际,榆树枝叶上挂满了榆树钱。经过与里正交涉妥当之后,签字画押,开始动工修建酒坊。

不久,酒坊落成竣工,占地面积达到9垧地左右,正门向北、东有后门、东北面建有姜家祠堂,供奉着祖宗牌位。四周围墙高丈二有余,土叉墙,基底由石头铺成。墙帽三层,青砖上青瓦为帽。围墙四周修有高高的炮台。黑门楼子、前檐斗拱,后檐出梢,两扇大门铜帽铁环,非常气派,“聚成发”牌匾高悬门楼檐下,镶金大字闪闪发光。放眼望去,如同府衙。

那么,姜振海和姜言润为啥将酒坊起名叫做“聚成发”呢?接下来,他们又做了哪些事情,才会让聚成发跻身榆树市白酒行业前列呢?我们下期揭晓。

全媒体矩阵在这里哦

关注的人都说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