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有话说_第04集_黄土高原厚土上的不老故事

地理有话说_第04集_黄土高原厚土上的不老故事

00:00
05:45

第四集 黄土高原厚土上的不老故事

你也许见过大风天气。早晨,窗台上均匀地盖了一层细沙,让人看了不觉咯牙。可是你听说过大风能吹来一座高原吗?

大自然鬼斧神工,比你想象的还要厉害千万倍。在亚洲中部的沙漠地区,地表有着大量的细小尘土,每当大风骤起,就会飞沙走石、尘土弥漫。

被卷起的沙土随西北风长途跋涉来到我国北方,呼啦啦从半空中撒落下来,慢慢堆积在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沙土越堆越厚,越堆越硬实,渐渐就形成了如今这片广阔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面积达40 多万平方千米,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南抵秦岭山脉,北到长城一线,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虽然欧洲、北美等地也有黄土分布,但在厚度和面积上,与我国的黄土高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黄土高原的沙土厚度一般有五六十米,少数地方甚至能达到200 多米呢!

奔腾不息的黄河自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村开始转向南下,流向黄土高原,滚滚流水巨大的冲击力将黄土高原切割开来,再加上几座大山的阻隔,黄土高原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东侧是山西高原,晋陕段黄河和六盘山之间是陕北高原和关中盆地,六盘山以西是陇中高原。

山西高原地势起伏较大,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两座大山之间,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美丽的汾河像一根红绳,自北向南贯穿了整个山西高原,串起一个个盆地。盆地里有开阔的河谷平原,地肥水美,五谷丰登,自古便是不愁吃喝不愁穿的好地方,因此也成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广泛种植优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谷物,并用它们酿制出了名闻天下的老陈醋。

翻过吕梁山,再越过黄河,就到了陕北高原。这里海拔1000 米左右,虽然大山脉较少,但是绝不意味着这里很平坦。因为流水的作用,一条条深沟把陕北高原切得好像一块块剁碎的豆腐,形成了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曾多次采访过毛泽东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一书中,曾这样描写过陕北的地形:“这一种黄沙土地面……成了各种形状的小山,有的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大象,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可见这里地貌形态的怪异。

这里坐落着我国革命摇篮与红色圣地——延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战斗了 13 个春秋。

坐落在陕北高原和秦岭之间的是关中盆地,十三朝古都西安就坐落在这里。这片盆地是由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从东面的潼关到西端的宝鸡,长约300 千米,南北两面受山地和高原的束缚,没法向两边展开,宽度较小,整个平原看上去是狭长形的。关中盆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古就是有名的粮仓,号称“八百里秦川”。长篇小说《白鹿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陇中高原也称陇西高原,地形上属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这里海拔较高,常年温差大,日照充分,泥土养分高,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因此这里还是我国五大马铃薯产区之一呢。黄河流经这里,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峡谷,水位落差很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刘家峡、八盘峡等一连串水库大坝,正源源不断地将这里的水电能源输向全国各地。

讲到黄土高原,就不能不说一说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最古老的居住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窑洞多数建在向阳的山坡或土塬的边缘,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由于黄土的土层很厚,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因此窑洞里总是冬暖夏凉,住在里面可舒服了,被人们称为“绿色建筑”。要是你来到黄土高原,可一定要去窑洞住一住,感受一下“穴居”的乐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