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麻郎爷(一)

送麻郎爷(一)

00:00
03:37
7送麻郎爷

由于井陉县令在明朝至清朝光绪年间令行禁止打麻郎风俗,几经周折,打麻郎风俗几乎近与销声匿迹,但类似打麻郎的举动时不时的出现,这说明打麻郎的风俗在这一带老百姓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有一年,西王舍村出于敬仰杨家义薄云天的品行,请人塑成了杨六郎的泥像,与贾庄村商议再起麻郎会,每年正月十六清晨有西王舍村人送贾庄村人接,为送麻郎爷西王舍村还成立了轿子会。两村经过商议一拍即合,以后每年正月十六五更时分,西王舍村以鸣锣为号,全村男女老幼寄居在龙王庙前。
这时有一位麻郎会选定的特殊人物号称“马头”,马头在已经准备好的刀枪剑戟架前顺手拿起一把在自己的面颊上虚砍一下,身边两位身穿彩衣彩裤的青壮年将其刀夺下,一人架一边搁着,我扭头朝假装方向急奔。马头上身全部裸露,任凭风寒雪打。在他的右肩上搭一条长三丈,重12斤的粗麻绳儿,前端后端各有一人拉紧他们,一会儿刮风一样的向前跑,一会儿缓缓慢行,一切都由马头性子来。马头身材魁梧,气力较大,能一只手将十多斤重的麻绳舞动自如,象使马鞭,遇无事生非者可挥鞭抽去。
游行的队伍在马头之后是麻郎爷的轿子,轿内是杨六郎的泥塑,有四个壮汉抬着,另外有两人掌管180度转变的麻郎,按照活动的绑法,任泥塑颠簸不可松动,轿内有四尺高,围绑五彩条,前后左右各一朵大绸花,轿子一边行一边颠不准落地。
马头跑,轿子颠着跟随。马头绕弯向后转来,掌管轿子抬轿子的六人手疾眼快,全用右脚尖儿着地,只听管轿子的“噢”的一声,抬轿子的四个人就是转了个圆弧,由向北走改为向南走,动作甚是麻利。
等到了贾庄集市的中心,开阔地上更是热闹一番,除了壮汉马头不换人外,游行队伍的骨干都因汗水淋漓换了人,就是这样来来回回戏耍供人们娱乐。
马头和麻郎轿子后面是社火,唱戏的以及各种杂耍也同样走到了一个地方,撑开场子轮流表演。
西王舍村送麻郎的队伍走到贾庄村口,与贾庄村迎麻郎的队伍融为一体,热闹异常。
当迎送麻郎的队伍,到达麻郎垴南空阔地带,万人伞龙虎旗等围成了偌大一个圈子,游行队伍的人们尽情的表演,鼓乐震天,锣擦穿野。
等一天的麻郎会散场,仍然有西王舍村的送麻郎的队伍,把麻郎爷接回西王舍村。
编撰人:曹兰生
讲述人:梁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