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伟《灸出健康来》(四)
灸法三大类,根据历史的延续而来
一、直接灸
(一)“壮”的概念
最早的灸法,称为“直接灸”。拇指、食指搓艾绒产热,热量就能改变艾的质量,搓得越久,灸时越不烫。因二指相磨,磨而生温,温而熟艾。搓出两个尖,去掉一头,把艾绒做成像米粒大小圆锥体或如豆类或如链子大小的艾粒,把艾粒放穴位上点燃,一粒即一“壮”,因艾火、灸火壮人故名。
(二)“壮”的内涵:艾灸使人壮
身体虚弱缺气,要用火强壮自己。根据年龄、病情等确定壮数。还有“随年壮”,如52岁想做艾灸养生,就在人体保健大穴关元上连灸52壮。
(三)直接灸分类
1、知热灸
范老师与现场一阿姨演示直接灸。用线香将其对火点燃,一感觉到烫用手捏灭或用镊子夹去(笔者补:旁边备碗凉水,把未燃部分扔入水中彻底灭火,以免发生火灾)。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也可在穴位上当姜片、蒜片,可用姜汁、蒜汁涂在穴位上,最好用蒜汁,因为更黏,艾柱放上面不会掉落。
2、发泡灸
同知热灸的方法,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放在皮肤上施灸,点燃后在感到热时以最大忍耐力坚持3-5秒,连灸3壮,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见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或次日即会长出黄色小水泡,但不需挑破,令其自然吸收。皮肤会留下些颜色,但过一夏天后就没有了。
3、化脓灸(瘢痕灸)
先在施灸部位涂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柱,用线香从上端点燃,当烧近皮肤而患者有灼痛感时,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须待每壮艾柱燃尽后,才除去灰烬,方可换柱,每换1柱,都涂凡士林或大蒜液一次,可灸7-9壮。
一定要灸出水泡,泡破后还要化脓,这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古书讲:“灸者脓出百病皆除”。化脓又叫“灸花”,“灸花若发,去病似把抓”,行话称之为“开门驱邪术”,即把穴位打开,让其中寒热之邪得以宣泄出去。若灸后无脓,可吃牛羊肉让其发出来,只有灸出脓才能起到关键效果。
(四)直接灸为灸法中最纯粹者
在直接灸、艾条灸和器械灸中,只有直接灸才是灸法中最纯粹、最传统者。直接灸中最精华者为化脓灸。但现在作用直接灸的人太少了。直接灸里最精华的是化脓灸,如胃痛、老年关节炎,各类疼痛均可用化脓灸。
(五)哪痛灸哪,不必知穴位
不知穴位,也尽可忽略,在痛点处用笔做记号,灸时做半个米粒大小的锥形灸柱即可,每次1-3壮,连灸2-3天。质量稍次的艾绒可用来泡脚等,好艾绒用于直接灸。
(六)灸时宜专注且放松
中医无论治、养都在于“摄神”,灸时思想一定要放松,注意力要集中,放松闭眼用心感受每一壮的不同变化(现场阿姨被施灸部位为合谷穴),最终要循经往上走。
(七)寒性体质灸后要“封穴”
灸完最后一壮,要连灰带穴压住,即“封穴”。若为热性体质,则不必压。
(八)发泡出脓不影响日常
次日出泡后,一切如常该干嘛干嘛,也不必怕沾水,即便出脓也照常。
只要有火之处,就没有细菌,纯阳的地方就没有阴性的东西,古时无狂犬疫苗,洗净伤口后,在伤处用艾绒灸三壮,因火无所不克。化脓灸虽然简单,但也不能乱用。
二、间接灸(隔物灸)
(一)隔蒜灸
蒜片刺孔,因隔蒜,壮可适当大些。身上长的疙瘩,脓包发不出,水泡均可隔蒜灸。
(二)隔姜灸
姜片刺孔,姜有表寒作用,对寒症重者效果好。
(三)隔盐灸
只用于灸神阙(肚脐),用棉纸放肚脐上,捅下去再放盐,把灸柱放盐上,盐易受热且能长时间保持温度,对老人、中气不足者尤佳。
三、器械灸
(一)器械灸为怕火怕烫者研制
器械灸解决很多人怕火不敢直接灸的问题,于是近代人们发明出一种罐形灸具叫“瓦甑”,罐体上下有孔,把绒放里烧,或把艾条插到里面烧,随后放身上灸。这种灸具是最早的灸具。市场上也有一种温灸器,叫温灸罐,最早就是范老师改良制造的。哪里不舒服就把灸罐放在哪里熏灸和熨烫,这样相对来讲,安全舒适。
(二)器械灸效果尚可
效果上来讲也还可以,但肯定不如直接灸。范老师还介绍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或是痹症,下肢麻痹等的灸具,但现在已不用。
四、灸法中最神奇者:长蛇灸
适于强直性脊柱炎,身体严重虚弱者。将艾绒放在背部脊柱上,艾绒下放蒜泥,灸完整个脊柱都起泡,放出的水能有半脸盆。范老师说目前仅杭州有一老中医会做,其他人不敢做。大都是病入膏肓者用,效果奇佳。
五、长寿灸
(一)长寿灸养生作用巨大
日本人称灸足三里为“长寿灸”。日本有谚语“不灸足三里,不作旅人”,“不与不灸足三里者同行”。因为不灸足三里腿足无力,最后走不动会给同伴添麻烦。中国俗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即一年四季都要化脓,一点点即可。
(二)长寿灸操作方法
每月初一至初八,依次灸足三里1壮至8壮,如初一灸1壮,初二灸2壮……以此类推,初九休息一天。从初十到十七,依次灸足三里从8壮到1壮。即每月灸17天,知热灸、发泡灸和化脓灸均可。艾条灸按时间算,无法按壮数,对于老年人时间可稍长,每侧10分钟,灸后身轻如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