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生命是宇宙的偶然吗》:生命的出现,早就被宇宙安排的明明白白
 6.57万
试听180

科普丨《生命是宇宙的偶然吗》:生命的出现,早就被宇宙安排的明明白白

00:00
29:31

生命的出现,早就被宇宙安排的明明白白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本书作者是天体物理学家罗伊·古尔德。他在书中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宇宙的诞生物质的形成以及生命的进化这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出生命的出现并非偶然这一观点。


一、宇宙的诞生


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大爆炸理论的出现得益于爱因斯坦。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模型来分析质量、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他认为物体的质量会让周围的时空发生改变。从该理论出发,可以推论出宇宙正处在不断膨胀之中。这一推论后续也得到了天文观测的验证。


宇宙膨胀的理论可以反过来使用,并推导出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很小的点。这个点可以看作是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在某一个时刻,这个点发生了一次开天辟地的爆炸,从而创造出了如今的宇宙。


大爆炸理论得到了众多证据的支持。比如,物理学家伽莫夫推演了大爆炸后的情形,并计算出当时宇宙元素中有四分之三的氢,四分之一的氦。直到今天,宇宙中也大致维持着这一比例。此外,还有人提出大爆炸会产生巨大的电磁辐射。1964年,美国学者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一种名为宇宙微波背景的电磁辐射信号,验证了这一说法。


大爆炸之后,宇宙中形成了一整套运行规则。这套规则的核心是四种基本力,分别是引力、电磁力、弱核力,以及强核力。这四种力分工明确,在不同尺度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星球和星系的尺度上,引力扮演着主角;电磁力则是在分子层面发挥影响;两种核力的作用距离更短,主要是在原子内部起着支配作用。


宇宙大爆炸还产生了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并有着很多神奇的特性。比如,如今宇宙中的氢原子从诞生之初,就没再变过。原子内部也是井井有条,每个质子质量都是电子的1837倍;而且,电子总是沿着特定的轨道运行,以确保原子可以保持稳定。


从四种基本力的强度和作用距离,到原子的种种特点,这些自宇宙诞生之时便已经设定好的参数一直保持至今,并为生命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二、物质的形成


大爆炸之后,宇宙在四种基本力的作用下,开始形成各种新的元素和分子。


大爆炸之初,宇宙中只有氢和氦。引力将分散的氢、氦进行汇聚,从而形成了宇宙中的第一批恒星。在恒星内部存在着极端的高温和高压环境,在弱核力和强核力的作用下,氢和氦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了氮、碳等新的元素。恒星越大,产生的新元素种类越多。


恒星并非一直存在,有的恒星在生命末期会发生剧烈的爆炸。在爆炸过程中,能够产生金、钴等新元素。恒星爆炸还能将新产生的元素喷洒到宇宙各处。这些新元素,会与宇宙尘埃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恒星和其他星体。


为了出现生命,还需要更复杂的物质,因此不同元素需要相互组合形成分子。分子的形成要依靠电磁力。电磁力可以把不同的原子组合到一起,产生各种化合物,如糖、氨基酸等这些生命体中的关键分子。此外,电磁力也能把各种分子粘在一起,进而组成我们周围的一切。比如,让不同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这种生命最基础的化学反应同样是在电磁力的操控之下完成的。


在四种基本力的推动下,宇宙中有了各种元素作为原料;又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了无数重要的分子,为生命的诞生打好了物质基础。


三、生命的进化


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上,生命的出现和进化过程是一种偶然之中的必然


首先,在分子层面存在着诞生生命的必然性。科学家随机生成了一万亿种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的结构都是随机的,跟现存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关系。在这些随机样品中,居然能找出可以与高能分子结合的蛋白质。在这些筛选出来的蛋白质中,继续精挑细选,还能找出在高温下可以维持稳定的分子。这一实验说明,生命体内的蛋白质虽然功能神奇,但确实并不稀有。在众多分子组成巨大系统之中,生命的出现变得高度可预测。


在物种层面,则存在着趋同进化的现象。不同物种在应对自然环境的考验时,会进化出类似的应对方法。比如,亚洲的穿山甲、澳洲的土豚、南美洲的食蚁兽,分别独立进化出了相似的长舌头,用来舔食蚂蚁。植物之中云杉和松树,则各自进化出了抵抗寒冷的特性。趋同进化的根源是在基因上。很多基因是各种生物共有的,只要让类似功能的基因发挥作用,不同生物就有可能完成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生命是否是偶然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还需要到系外行星上去寻找。系外行星是指太阳系外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几千颗系外行星。根估算,银河系中就有几十亿颗跟地球差不多大的行星有待发掘。这些系外行星,可以看做是地球的平行实验场,用来检验生命诞生的可能性。为了探寻系外行星的生命足迹,科学家们可以研究这些星球发出的电磁信号,来分析其上的大气成分、温度等信息。


作者深信,人类终将在另一个星球上找到生命。因为整个宇宙,从大爆炸开始,就已经将生命写进了自己的剧本。



书名:《生命是宇宙的偶然吗》

作者:[美] 罗伊·古尔德

撰稿人:圆的方块(理工科博士,科普作家)

编辑:阿柑

主播:晟焕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崔新甜

总编辑:宋晨希


精选用户评论
  • 雪野Chris

    同意,作者是用己知结果倒推必然原因,是犯了逻辑谬误。我没考上北大,是因为我出生了😂 作者还暗示所谓造物主的形而上学。所谓一股神秘的东方力量创造了那个准备爆炸的点

其他用户评论
  • 思想边界1

    人类连暗物质都无法了解,有什么资格否定外星文明的存在?也许宇宙根本不在乎生命,只在意灭亡与重生。生命,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级的偶然性物质。外星人,这么称呼也许不够准确,因为外星文明未必以人的形态存在,可能是某种漂浮的离子,也可能是某种液态的物体。

    雅士_we 回复 @思想边界1: 所谓的暗物质,其实是还没有结合成为原子的基本粒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迭代,根据混沌数学的理论,这些基本粒子就会慢慢结合成为原子,分子,细胞,病毒,细菌,生命。

  • JINJIANTIE

    生命是宇宙的必然

  • 南無克蘇魯理中客天尊

    人类的存在证明概率不为零 宇宙的无限加上不为零的概率 约等于必然存在

  • 庄庄子o

    首先,宇宙大爆炸都都是猜测

    luo1984 回复 @Raket: 牛顿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绝对时空的猜想上,而且他的猜想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你现在用不用力学三定律呢?

    南無克蘇魯理中客天尊 回复 @庄庄子o: 很多现象都证明了大爆炸学说 因此这个学说是目前的主流 严格来说 所有物理学说都是猜测

    Raket 回复 @庄庄子o: 那问题来了在猜测基础上的推理有用?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淡淡忧伤花香入心房

    可是,那个点又是哪来的呢

    luo1984 回复 @淡淡忧伤花香入心房: 这是个哲学问题

    0东方欲晓0 回复 @淡淡忧伤花香入心房: 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质量无限大的黑洞,将时间和空间极度扭曲,形成一个极小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