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万物之母、生命之源,也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然而有媒体调研发现,一些地方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特别是在个别缺水型城市,大量自来水被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清扫、施工降尘等,甚至有地区仅冲洗道路就年消耗自来水1000万吨,与此同时再生水的利用率也不高。缺之忧,怎么破?用之患,如何解?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这是我国的基本水情。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正因如此,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势在必行。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地区、个别干部没有做到优水优用,反而乱用滥用、无效利用,加剧水资源紧张局面。
爱水节水,意识先行。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不能觉得水危机还很遥远。事实上,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每一滴水都不应该被浪费。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深入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采水用水,行动到位。再生水循环利用,被认为是破解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的绿色可持续方案。2022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80亿立方米,较10年前提高了4.6倍。但是毋庸讳言,有的地方闲置不用,有的地方外排不用,有的地区甚至修改统计口径……可见,再生水利用率不高、利用途径单一的现象比较突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确保再生水利用目标可达、重点项目可落地、政策措施可持续,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才能有助于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说到底,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工程,绝不能随心所欲。解决水资源短缺、滥用问题,必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强化节水监督考核,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加强再生水、海水、雨水、矿井水和苦咸水等非常规水多元、梯级和安全利用,我们才能为水安全筑牢坚实根基,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