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传:倚天抽宝剑,入海斩蛟龙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材料】《资治通鉴》 魏纪 烈祖明皇帝 太和六年 公元232年
侍中刘晔为帝所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执不可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
后暨与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
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于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或谓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
【译文】侍中刘晔为明帝所亲近器重。明帝将讨蜀汉,朝廷内外都说“不可”。刘晔入朝与明帝商议,则说“可讨”;出来与朝廷大臣讨论,则又说“不可”。
刘晔有胆识,谈论起来,绘声绘色。中领军杨暨是明帝的亲信大臣,也看重刘晔,是执不可伐意见中最强硬的人,每次从朝廷出来,就去拜访刘晔,刘晔都讲不可讨伐的道理。
后来杨暨和明帝谈起伐蜀之事,杨暨恳切规劝,明帝说:“你是个书生,怎么知晓军事!”杨暨道歉说:“我的话诚然不足采纳,侍中刘晔是先帝的谋臣,常说蜀不可伐。”明帝说:“刘晔和我说蜀可伐。”杨暨说:“可以把刘晔叫来对质。”明帝下诏让刘晔来,问刘晔,刘晔始终不说话。
后来刘晔单独晋见,责备皇帝说:“讨伐蜀国,是一项重大决策,我知道这件大事后,常常害怕说梦话泄漏出去增加我的罪过,怎么敢向人说起这件事!用兵之道在于诡诈,军事行动还未开始时,越机密越好。陛下公开泄露出去,我恐怕敌国已经听说了。”于是明帝向他道歉。
刘晔出来后,责怪杨暨说:“渔夫钓到一条大鱼,就要放长线跟在后,必须到可以制服时再用线将它牵回,那就万无一失了。帝王的威严,岂止是一条大鱼而已!你诚然是正直的臣子,然而计谋不足以采纳,不可不深思熟虑啊。”杨暨也向他道歉。
有人对明帝说:“刘晔不尽忠心,善于探察皇帝意向而迎合献媚。请陛下和刘晔谈话检验一下,全用相反的意思问他,如果他的回答都与所问意思相反,说明刘晔经常与陛下圣意一致。如果他的回答每次都与所问意思相同,刘晔的迎合之情必定无所遁形。”
明帝如其所言检验刘晔,果然发现他的迎合之情,从此疏远了他。刘晔于是精神失常,出任大鸿胪,因忧虑而死。
【解析】一、德本不固
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刘晔作为三国时代的大战略家,最后却落了个精神失常、忧虑而死的结局,这与刘晔自身德本不固是分不开的。
为何?因为刘晔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正宗的东汉皇族,这和刘备、刘焉、刘表这些西汉散装皇族比起来,与汉献帝的关系亲近多了。
大汉延绵几百年,世受恩泽庇佑,刘晔作为刘家子孙,享尽了权利,可是到头来却不愿履行匡扶汉室的义务。
做为汉室皇族,刘晔上当效刘备、刘表、刘焉,割据一方谋求续绝存亡;中当效一众刘姓皇族,隐逸于世;
但以刘晔之才,他既没有选上策,也没有选中策,反而是选了下策,支持曹氏称王称帝,亲自上手挖祖宗的龙脉,曹魏为什么用他?看重他的才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重他姓刘,这是最关键的统战价值。
咱们中国人有史以来讲究的是敬天法祖,祭祀祖宗是日常非常注重的行为,可是刘晔呢?他作为光武后裔,却帮助曹氏篡位,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一脚踹翻了自家的祖宗牌,数典忘祖,让祖宗不得血食啊!这样一个人,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连祖宗都不要了,谁敢真正的相信他呢?
虽然说汉室凌夷,气数已经尽了,但刘家的摊子,谁都可以去掀翻,唯独刘晔这种人掀不得,你去掀自家的摊子,连祖宗都不要了,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到如此,谁能对你没有看法呢?
因此我们说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刘晔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德本不固,德是前面的1,才是后面的0,德本不固,后面零再多也枉然。
....
可能刘晔早就疯了,绝不是因为耍手段被曹叡发现后才发疯。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