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00:00
05:06
父亲:“这次考试你一定要考第一名。”女儿:“一定要第一名吗?”父亲:“没错。”
女儿:“万一考不了第一名呢?”
父亲:“考不了第一名就说明你笨!”
上面是一对父女的对话。“考不了第一名就说明你笨!”父亲这句话的分量有几个孩子能承担得起?要知道,“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难道除了这一个“第名”是聪明的,其他的孩子都是笨蛋?这是哪门子的理论!作为父亲,自己在心里期望女儿能成为第一名,是可以理解的。可为什么非要把它作为一个标准、一个真理,让孩子去承担这不堪的重负?给她贴上“我不是第一名,我是笨蛋”的负面标签,难道这样做就不怕把孩子给压垮吗?
生活中,家长爱给孩子贴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绝非个别现象,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一个很瘦弱的孩子,母亲总是很无奈地当着他的面对人说:“没办法,他就是不爱吃饭!”父亲在闲谈时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脑子笨,反应慢,不是学习那块料!”还有爱哭鬼、自私、小心眼儿、胆小鬼、怕人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负面标签。或许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大都出于无心,然而这些负面标签不但会伤害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还会严重地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尚不懂得客观评价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来自于权威、父母、老师。
这个时候,老师、家长的评价,很容易起到贴标签的作用。一旦孩子的自我定位被父母的负面标签所捆绑,负面标签往往会引导孩子踏入歧途,因为这是他得到的指引。他们会认为,“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我知道我很懒惰”,或者“我有什么好在乎的,反正他们认定我顽皮捣蛋”,如果孩子这样想了,你还能期望他能有什么改变呢?
一次课间,孩子们跑过来告诉老师,男生冰冰用铅笔戳伤了同桌的手腕,老师赶过去时,个头不大的冰冰正瞪着眼睛“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看着老师走过来,冰冰抹了一把眼泪,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反正我已经不是好孩子了!”那话语里有不服气,更有着一种绝望和赌气的情绪。
经过家访,老师了解到,原来冰冰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是被他们娇惯着长大的。入学后回到爸爸妈妈家中,冰冰的很多习惯让妈妈看不惯,因此常常被她严厉指责和训斥,得到很多负面的评价。久而久之,他就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真的不是“好孩子”,开始自暴自弃了。
由此可见,对于负面评价,你越强调它的存在,事情就越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还会使这些所谓的坏习惯更加牢固地跟随着孩子,成为孩子的一部分。如此,便印证了那句话,“你害怕孩子变成什么样子的人,孩子就会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因此,无论基于哪种原因,家长都不应该轻易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积极的暗示和期望,让他健康、愉快地成长。
1.多为孩子喝彩
当孩子考试不理想或者做事情失败的时候,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喝彩和鼓励。已经习惯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父母,则更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将那些难听的词语换成正面鼓励的话语,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2.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小俊今年12岁,曾经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总是爱搞小动作。但是自从妈妈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有一次,小俊的英语成绩又没及格,妈妈并没有像过去那样骂他“笨蛋”,而是和蔼地对他说:“没关系,妈妈觉得你下次一定会考好。”
下次,小俊的英语成绩果然得到了提高。妈妈于是接着说:“妈妈觉得你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渐渐地,小俊的英语成绩提了上来。
积极的心理暗示,犹如润物无声的细雨,在不知不觉中就影响了孩子稚嫩的心灵。故事中,小俊的妈妈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让小俊相信自己下次能考取好成绩,并对他寄予更高的期望。而小俊感受到妈妈的期望,心理潜能得以激发活化,自信心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真正将成绩提高了上去。因此,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应该将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之路前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