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萝卜、大蒜、甘蔗 _ 《诗经》《楚辞》里的“进口”植物

12.萝卜、大蒜、甘蔗 _ 《诗经》《楚辞》里的“进口”植物

00:00
13:58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潘富俊,今天我们讲讲《诗经》《楚辞》里的进口植物。

中国历史悠久长远,从史前时代,经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当时引种植物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和经济需求。因此,历史事件与植物的应用有很大的相关性,其实,一部植物引进史就是一部人类活动史。远古时代,交通不方便,不同地区的人类交流极为困难,各类物资转运的进度极为缓慢。经济植物的交换流动,仅限于特定的区域内。有高山海洋相互阻隔的地区,物质的交流、植物的远距离移动,都更为困难。春秋战国时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环境艰困,但人类还是很辛苦的进行各种物质交流。当时,有些植物经由贸易或其他无意的活动,陆续从远离中国的印度、波斯,甚或北非、欧洲被引进中国;同时也将中国独有的物品交易到西方各国。

由于古代文献很少,且书写文字不易保存,很难得知晓这些史前时代,外来植物引进中国的确切年代。《诗经》是目前最早的文学作品,也是据以推定史前时代已经引进中国的植物种类的最可靠文献之一。另外的文献则是稍后于《诗经》的《楚辞》100。这时期引进的植物大部分是人类赖以存活的谷类、蔬菜、水果植物,少部分染料或药用植物。

《诗经》载录的外来植物:《诗经》是春秋时代的作品,已有载录140类植物,其中有9种不是中国原产,而是从今日的欧洲地中海附近、北非、西亚、印度等遥远的区域,在一段不知多长远的史前时代引入中国。包括原产中亚细亚、波斯的榅桲(木李)、原产欧洲的苍耳、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萝卜、原产地中海沿岸至阿富汗、外高加索的芜菁、原产地在北非的匏瓜、甜瓜,原产地尚有争论,但可能在中亚、西域的小麦、原产地小亚细亚、中东、北非的大麦,和原产热带亚洲的郁金等。

《楚辞》记录的外来植物:《楚辞》共有100类植物,其中有7种是外来植物,有苍耳、大麦()、匏瓜等3种植物也出现在《诗经》。有4种是《楚辞》新出现的外来植物,包括原产亚洲热带地区的甘蔗、原产西亚或埃及的红花、原产亚洲西部、欧洲的大蒜、原产热带亚洲的柚子等,都是史前时代已经引进到中国的植物。

《诗经》提及的栽培蔬菜,大多是外来的品种:有「韭」(韭菜)、「葑」(芜菁),「菲」(萝卜)、「匏」(匏瓜)等,除韭菜中国有原产品种外,其他芜菁、萝卜、匏瓜等,都原产外国,在史前时代就已引进中国,这些植物目前仍是重要的蔬菜。

1. 匏 (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y ,属瓜科)

今称匏瓜,又名瓠、瓠瓜,《诗经》有多种名称,如《卫风·硕人》篇:「领如蝤蛴,齿如匏犀」之匏;《豳风·七月》篇:「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之「壶」;《小雅·信南山》篇:「中田有庐,疆埸有瓜」之「庐」。在当时,匏已经是普遍栽植的蔬菜。

2. 芜菁 (学名:Brassica rapa L.,属十字花科)

《诗经》有三篇提到「葑」,如《唐风·采苓》:「采葑采葑,首阳之东」,「葑」今名芜菁或称蔓菁,已是当时的重要作物。


                                                                        芜菁


3. 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属十字花科)

萝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诗经》称「菲」,如《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之「菲」。历代诗文,「葑」「菲」经常并提。「菲」指萝卜,「葑」是芜菁,均为史前时代就引进中国的常吃的蔬菜。

4. 大蒜 (学名:Allium sativum L.,属百合科)

大蒜《楚辞》才开始引述,称为「胡」。《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之「胡」就是大蒜。《离骚》中将大蒜与菌桂(肉桂)、蕙等香木、香草并提,因此大蒜在《楚辞》中被视为香草。

史前时代引进的粮食作物只有小麦、大麦两种。

1. 大麦 (学名:Hordeum vulgare L.,属禾本科)

《诗经》称「牟」,如《周颂·思文》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之「牟」。《楚辞》称「穱麦,如「《招魂》篇之「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句。 大麦约 4,000 年前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中国人先熟知大麦,因此,和唐以前的古籍包括《诗经》与《楚辞》,所说的「麦」都是大麦。

2. 小麦 (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inn.,属禾本科)

《诗经》称「来」,如《周颂·臣工》篇:「如何新畬?于皇来牟」之「来」。中国古籍原无大麦、小麦之分。《诗经》时代有部分地区已开始种植小麦,但还不是很多。汉唐后,小麦逐渐盛行,取代原来大麦的粮食地位,诗文中的「麦」都变成小麦了。

史前时代引进的水果,有甜瓜、榅桲、柚等。

1. 甜瓜 (学名:Cucumis melo L.,属瓜科或称葫芦科)

甜瓜原产地是热带非洲,经埃及传入印度,于史前时代引进中国,《诗经》时代已经普遍栽植了。如《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及《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两诗的「瓜」。甜瓜可说是中国最早利用为果品的瓜类,栽培历史已久。

 

                                                                     甜瓜


2. 榅桲 (学名:Cydonia oblonga Mill.,属蔷薇科)

榅桲《诗经》称「木李」,即《卫风·木瓜》篇之「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句中的「木李」即今之榲桲,引进中土栽培的历史已相当悠久。榲桲花白色亮丽,盛开时宛如李花满树。结黄色果,味芳香。叶在秋冬时会转变为黄色,因此观花、观果、观叶皆宜。


                                                                  榅桲


3. 柚 (学名:Citrus grandis [L.] Osbeck,属芸香科)

《楚辞》才开始出现,即《七谏·自悲》篇:「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以及《七谏·初放》篇:「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之「柚」。柚引进中国后,在华中、华南地区大量栽培。由《七谏·初放》及《七谏·自悲》两篇,可以得知战国时代,柚和橘、桃等同为华中地区的时令水果,且橘、柚已有大面积栽植。

史前时代引进的特用植物。特用作物又称工艺作物,其生产物必经加工才为人类利用的植物,因其具有高经济价值及特殊用途,而称为特用作物。

1. 郁金 (学名:Curcuma domestica Valet.,属姜科)

郁金古时作香料,用其根状茎之粉末,渗和于黑麦(秬)所酿成的酒中,使酒色变黄且气味芬芳。这种酒称为「黄流」,用以祭祀祖先。即《诗经·大雅·江汉》篇所说:「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秬鬯一卣」中的「秬鬯」指的就是用黑黍和郁金酿制的酒,用有柄的酒壶(卣)盛装,用来祭拜祖先(告于文人)。

2. 甘蔗 (学名:Saccharum sinensis Roxb.,属禾本科)

两汉之前,「柘」指的是甘蔗。如《楚辞》之《招魂》篇:「胹鳖炮羔,有柘浆些外」之「柘」,说用烧鳖烤羊和甘蔗汁来祭悼亡魂。甘蔗在汉代以前视为稀有的高尚食品,只有富贵人家才得以品尝,也是当时重要的祭品。中国最早记载甘蔗的文献应为《楚辞》的《招魂》篇。由本篇可知,战国末期,楚国已经榨甘蔗汁作饮料了。

3. 红花 (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属菊科)

《楚辞》才开始记载。即《九叹·惜贤》篇:「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捻支于中洲」之「捻支」。「捻支」又有烟支、燕支、燕脂及胭脂等写法,原产于西域,今称红花、红蓝或黄蓝。花晒干后可作红色染料,并制成胭脂,是重要的化妆品原料和药材。


                                                                         红花

史前时代引进植物大多数是人民生活所需,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者,只有苍耳是例外。苍耳是杂草,无任何经济价值,是附着在其他商品上,无意间被引进者。苍耳 (学名Xanthiumstrumarium L.,属菊科)。《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之「卷耳」,即苍耳,古籍又称「葈耳」。苍耳果实满布倒钩刺,常附着兽类皮毛或人类衣物藉以传播。史前时代就借着羊或羊毛买卖而进入中原地区,所以又名「羊带来」。

远古时期,在古埃及、两河流域到中国的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有许多小规模贸易路线,大体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这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考古数据数据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史前时代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原产欧洲、非洲、印度、西域之《诗经》植物榅桲、萝卜、芜菁、甜瓜、大麦;原产欧洲、非洲、西亚的《诗经》、《楚辞》植物苍耳、匏瓜、小麦等;原产西亚或埃及的《楚辞》植物红花,原产亚洲西部、欧洲的大蒜,应该就是以这个路线进入中国。

原产东南亚、热带的《诗经》、《楚辞》植物甘蔗、柚、郁金等,是辗转由中南半岛经由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再传至中原地区,或由当时的海路(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

说完了《诗经》、《楚辞》里的外来植物,下节课我们讲讲《楚辞》里的一种国产植物——甘蔗,一起听听古人都是怎么喝甘蔗汁、吃甜食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