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

锦歌

00:00
06:30

锦歌

世界遗产地、滨海花样城,传承闽南文化、聆听海峡涛声。大家好,这里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人文荟萃、遇见漳州》系列节目。今天与您分享的是漳州的“锦歌”。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锦歌是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中国台湾省的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2006年5月20日,锦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锦歌的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锦歌在漳州的形成是由于唐宋元明以来,漳州经济发达,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当时,漳州演戏风俗也极为兴盛,当地演戏之盛况:"俗淫于潮戏,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资。"闽南流行的声腔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小曲的采茶戏,抽交肋的傀儡戏,以及乱弹,啰等。繁花似锦的艺术氛围给锦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养料。

唐朝以来,漳州的民间音乐就非常盛行,特别是"弦歌"的歌唱形式在漳州城乡流传,至今仍有一条街命名为"百里弦歌"路,到宋朝,明朝漳州一带这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锦歌有俚歌、弦歌、锦曲、杂凑歌、乡音、歌仔等不同称号,后来通常都称为"什锦歌"。

清中期以后,漳州、龙海锦歌馆(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答余堂、丰庆堂、声音堂、集弦阁、乐吟亭等,据统计,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锦歌馆(社)堂派31个,亭派35个。风靡一时,几乎遍布每个村庄角落。抗日战争爆发后,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战的优秀作品,激发全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民国时期,一些锦歌艺人或群众自发组成了"锦歌馆"、"乐社"、"歌仔馆"等数十个锦歌演出团体。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

漳州锦歌植根于民间大众之中,曲调优美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锦歌是闽南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把锦歌也带至台湾,并与当地民歌、调相结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因此专家认为,锦歌是歌仔戏的"老祖宗"。锦歌与台湾歌仔戏的密切关系,使锦歌艺术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人民心灵的"彩色纽带"。

闽南锦歌是闽台海峡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深深扎根于闽南方言,吸收了明代南词小调的许多曲牌,又继承了闽南当地大部分民歌中的小调,它的唱腔旋律和语调紧密结合,悦耳动听,婉转幽扬,沁人心肺,语言朴素,多采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唱词富有闽南乡土气息,因而倍受台湾民众的喜爱。是广大海内外闽南侨胞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怀,寄托思想情感,勉励奋进的最直接的精神食粮。从某种意义来说,闽南锦歌是他们的"土歌"、"乡情"。多少海外闽南侨胞就是带着曾给他们带来理想和快乐、拼搏进取的"乡情"、"土歌"回乡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浓醇似酒的乡音,使他们久久不忍离去。

闽南锦歌正因为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理解,才使锦歌久悬千年而不坠,远播中国台湾以及世界各地而辉煌。

世界遗产地、滨海花样城,传承闽南文化、聆听海峡涛声。这里是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人文荟萃、遇见漳州》系列节目,今天就与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