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歼-11D,甚至比歼-16更加先进,号称国产版的苏-35,这么优秀的战机,为何最终不能服役?就在90年代,我国引进过一批苏-27SK战斗机,在使用过以后,我国空军对此有着很高的评价,为此在俄方多做努力,最终成功签订了协议,将苏-27SK战斗机生产线引进了国内。而也就是有了这苏-27SK战斗机的存在,也让我国的战机,有了新的突破口,于是歼-11系列,就在苏-27SK战斗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进,乃至于我国基于歼-11发展研制,成功迎来歼-16,也是其中最晚出现,也是最先进的,并且歼-16D,也在前些时候传来了好消息,成功投入了实战化训练。可是你知道吗?在这中间,我国还出现过歼-11D系列多用途战斗机,可是对于这一战机,知道的人却很少,这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它最终没有服役,所以并没有被大众获悉。可是歼-11D某些性能,甚至比歼-16还要先进,到底是什么导致歼-11D不能服役呢?歼-11D从设计上来看,就是一架重型战斗机,其装备了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于机体方面也做了很大的优化,整体的提升,也加大了空中作战的能力。翼尖挂架也在原本歼-11B的基础上从梯形挂架改成了一字型挂架,据称这是为了能够挂挂载霹雳-10高机动格斗导弹而做的准备。其使用的“心脏”,也是我国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可以说对比起歼-11B,歼-11D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虽然他不像歼-16那般是新研型号,依旧是歼-11改型,可是却也拥有了强大的性能,起码同系列中是强大的,并且有的新系统,是现在的歼-16都无法比的,你们可能说我瞎掰扯,可是这是事实存在的,我说的也不是推测,而是歼-11D,真真实实的就在2015年的4月成功进行了首飞。可就是这样一架性能大幅度提高,至今都没有服役,而在随着歼-16和歼-20的服役,名声大噪,没有服役的歼-11D,其存在感太低,更是被大家逐渐遗忘。其实歼-11D和歼-16在原本的计划上,是共同服役,联合作战,再加上两者相似的后勤保养体系,因为能够降低维护成本,然而没想到因为歼-11D的存在,反而让歼-16无法量产。这从何说起呢?表面上看来,歼-16和歼-11D有着不同的作战任务,然而现代化战机的信息化处理以及处理能力的增强,歼-16这类双座的设计,显然要更加合适去处理各种任务,在歼-16服役以后这个问题尤为明显优势也更为加大,如果歼-16就能完成两者任务,那么歼-11D的存在就会让任务重合,那又何必生产两款战机呢?在这,在歼-11D首飞以后,我国还进口了一批俄罗斯的苏-35,当这批苏-35进入国内,测试一飞,再和我国歼-11D一比,国产版的苏-35,显得有些四不像了。这样一来有了苏-35,原本想让歼-11D,成为紧急备份的计划,似乎也没有了必要,这样歼-11D似乎就没有了服役的必要。而要说真正打碎歼-11D希望的,就是歼-20的服役了,歼-20。在有了苏-35,又有了五代机歼-20的存在,还有歼-16这优秀的前线空优,的前提下,实在没有必要再去采购一批歼-11D了,真的有需要时,还能够再进口一批苏-35,而不用自己再去打开歼-11D的生产线,这样下来成本会剧增。同时也是成本控制问题,歼-11D的生产成本已经逼近歼-20了,可见其的造价并不低,然而和歼-20对比空优作用来说,却是远不及歼-20的。这样来看生产歼-11D,显然是不划算的,如今歼-16做前线空优、歼-20做制空空优、苏-35用于搬砖,歼-10做家丁,非常合适,看起来没有了歼-11D可插足的位置了。就这样歼-11D最终没有走向服役的路线,令人惋惜的同时,又觉得本该这样。
观点不敢苟同,糊乱说,拜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