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之危机,我之机遇?印度东北骚乱会成中国收复藏南的好机会吗?

印之危机,我之机遇?印度东北骚乱会成中国收复藏南的好机会吗?

00:00
09:22

东北六邦,是印度的不可触摸之痛。但问题是,印度是一个极度能受苦受痛的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国家,印度最大的国情就是等级分明,高高在上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对底层的吠舍和首陀罗进行着无情的压迫和剥削,与印度“民主典范”的形象格格不入。

然而,身在金字塔底的广大首陀罗们,非但没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同时揭竿而起,反而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将被高种姓压迫的怨气无情发泄在种姓制度之外的达利特身上。

毕竟,某种程度上说,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的达利特们,作为名副其实的贱民,很多时候连人都算不上。

所以,身在种姓制度金字塔地基以下的达利特们,作为印度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理论上应该比首陀罗更有反抗性。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是作为首陀罗的出气筒,达利特们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忍耐力。之所以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情况,除了他们自欺欺人地坚信“吃苦越多,来世越幸福”,更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垃圾桶”,那就是东北六邦的阿萨姆人。

一提起阿萨姆,印度就头大得不行,因为这是印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制造的麻烦。

本来阿萨姆地区远离印度核心的恒河平原,更远离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即印度河流域,是缅甸王国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英国殖民地漂洋过海来“打印”并成为印度半岛的统治者,很快就以印度为家,开始了疯狂的“开疆拓土”,除了向西以“杜兰线”割走阿富汗半壁江山,向北以“麦克马洪线”野蛮夺走藏南,更向东疯狂侵略缅甸,迫使缅甸将阿萨姆地区割让给英属印度,从此阿萨姆地区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虽然缅甸后来也被英属印度吞并,但阿萨姆地区的归属没有变。所以当二战后印度和缅甸先后独立,阿萨姆地区最终成为印度领土的一部分。

由于穆斯林聚集的东孟加拉按照“印巴分治”方案划入巴基斯坦,导致印度本土与阿萨姆地区只剩下宽仅20多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

对于印度而言,这样的局面实在太过尴尬,要知道,印度是名副其实的“人种博物馆”,虽然人口10多亿,但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仅占44%,根本起不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为维护印度的“大一统”,印度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宗教整合国家的策略,毕竟英属印度时代,印度教徒就是有着明显优势的大多数,“印巴分治”后,印度教徒比例更是狂飙到80%以上,为印度社会的“统一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本不属于印度的阿萨姆地区,居民多为黄种人,不仅民族和印度格格不入,宗教信仰更是五花八门,想要整合这里根本无从下手。

但什么也难不倒狡诈的印度政府,既然整合不来,那就反其道而行之,让阿萨姆地区彻底乱起来。

于是,一个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的阿萨姆地区被印度一分为六,先后设置了那加拉邦、梅加拉亚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和曼尼普尔邦。

行政区划的碎片化,没有给印度的统治力增加分毫,但却让东北地区永无宁日。就像苏联成立之初打着“民族识别”的旗号在中亚“创造”了5个加盟国一样,时至今日依然是中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所以,当各民族势力范围以行政边界明确化,东北六邦自立门户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

而即便这样,印度政府依然感觉不够乱,于是“大手一收”,一大波孟加拉人汹涌而来。

印度放任孟加拉人涌入东北,不是因为宅心仁厚,恰恰相反,印度对孟加拉国有着黄鼠狼给鸡拜年般的野心,毕竟西里古里走廊卡在那里不偏不倚,印度不能容许巴基斯坦在这里和北方邻国南北夹击,于是在1971年和苏联签订了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后,印度马不停蹄地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由此独立。

孟加拉国的独立,可谓印度建国以来的重大胜利,毕竟以前被巴基斯坦“掐头去尾”,如今让巴基斯坦缺胳膊断腿,印度恨不得立刻舞上三天三夜,并决心再接再厉,将孟加拉国彻底捏在手里。

眼看刚刚立国就要亡国,走投无路的孟加拉国爆发了强大的“求生”欲望,生下了令印度目瞪口呆的人口,最终印度知难而退,孟加拉国也取得了“子宫战争”的辉煌胜利。

但14.75万平方公里的沿海低地,怎能维持1.6亿人口的生计?于是不用印度动员,孟加拉人自己就往印度东北跑了。

面对孟加拉人纷纷到印度东北“投资置业”的现实,印度选择接受现实。毕竟一方面确实有心无力,另一方面让东北更乌烟瘴气,是印度政府必须要实现的历史使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孟加拉人很快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印度东北成了永不落幕的“狂欢”圣地。

看起来一切可控,优势在我,但问题是孟加拉人特别能生产,特别能战斗,万一最后和当年的锡金一样来个反客为主,进而和孟加拉国里应外合,印度不就彻底傻眼了吗?

对于这样的可能性,印度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虽然孟加拉人在印度东北获得了土地和武斗的参赛资格,但失去了地位啊。要知道,印度国内的穆斯林,地位本就比贱民还卑微,信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人,到印度当然要入乡随俗地成为人下人。

而人下人,是没有人权的,印度法律规定可以射杀且不担责任。

另外,虽然印度嘴上说东北六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毕竟还要蚕食藏南地区和“向东进”,但实际上却是“投资不过西里古里走廊”,保证了东北六邦的“共同赤贫”。

可以说,经过印度政府一系列不走寻常路的操作,东北六邦成为“打印”愿望最强烈的地区。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在曼尼普尔邦的大规模暴乱,能成为印度东北六邦挣脱印度控制的契机,并为我们收复藏南地区提供优越条件吗?毕竟本次暴乱不仅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大,让印度不得不派出55支部队赶赴现场,甚至出动了C-17运输机及大量地面装甲部队开赴曼尼普尔邦随时开火准备镇压,更迫使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不得不放低姿态,对印度可谓真正的伤筋动骨。

但即便如此,静夜史依然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之所以如此悲观,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作为名副其实的“缝合怪”,有着强大的“承受力”和“忍耐力”。就像印度人喝了“恒水老白干”,不仅不上头还想再干三碗,其它人喝了就会上吐下泻一样,很多在其他国家难以接受的分离主义,对印度而言就是毛毛雨。毕竟印度本身就是英国捏合起来的国家,对“分裂”一词的理解可谓入骨三分。

所以,东北六邦再折腾,印度政府内心也很平静。因为它深知,没有外部势力尤其是我们的影响,东北六邦就是一拥而上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毕竟除了我们朝思暮想的藏南,其它国家对这里还真没啥兴趣。

而没有外部势力的支持,印度军队就是战斗力再菜,对东北六邦的武装分子也是手拿把攥,毕竟万国牌武器的威力不是盖的,怎么也比“要你命3000”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我们目前无瑕西顾的情况下,曼尼普尔邦暴乱的最终结局就是偃旗息鼓,成为几十年来众多“打印”行动中的其中一次。

而东北六邦不会和印度分道扬镳,藏南问题的解决自然不会水到渠成。

静夜史始终认为:藏南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台海问题和蒙古问题之后。而当我们能彻底解决藏南问题时,东北六邦的民心向背似乎也就无关紧要。

而且,即便是印度东北六邦无足轻重的民心,也不曾心向我们。今天的东北六邦,虽然被印度政府嚯嚯得不像样,“打印”之心咬牙切齿,但这并不代表黄种人居多的他们和我们感情有多深,事实上相比于印度,他们与我们虽有渊源,但明显更陌生,即便给他们更多“打印”的武器, 他们大概率也不会领我们的情。

因此,收复藏南,我们不能指望印度尤其是东北六邦的“自爆”,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实力和决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30384805

    ∵播讲内容很好,也受我们喜欢,但你语速太快,这个效果就不好了,希望减缓点语速。

    A贺广 回复 @听友330384805: 你可以自己把语速降下来,别人应该为你改变吗?有人喜欢快语速

  • A贺广

    别异想天开了

  • 听友345566258

    俄乌冲突后,都不想开战了

  • 789456321哈哈

    满嘴胡扯八道

    东方如水 回复 @789456321哈哈: 你也扯一个呀?

  • 苏小糖570420

    语速慢点不行吗?你身后又没有恶狼猛兽追!

    东方如水 回复 @苏小糖570420: 不回调整语速?

  • 81256068

    叽哩哇啦的说的啥哦,播音难道不知道什么是抑扬顿错吗

  • 何程_15

    幼稚

    东方如水 回复 @何程_15: 是呢,你太幼稚了

  • 恨悠悠几时休

    就像快进的播放,不是演讲,完全没听的欲望

    1373213nfon 回复 @恨悠悠几时休: 语速自己可以调啊,调到0.75

  • 大圣卐

    对对对

  • 北山诗歌

    纯粹胡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