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也是把高潮放在故事中间的作品。
小说讲一个美国姑娘伊莎贝尔·阿切尔来到英国之后,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故事。前一部分主要讲她怎样在几个追求者中挑选未来的丈夫。她年轻大胆,天真勇敢,最大的梦想就是要看世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人生,是她认为最大的幸福。
在这种情况下,她被姑妈带到了英国。伊莎贝尔到了英国之后,她的表兄拉尔夫,也就是她姑妈的儿子,对她一见钟情。但拉尔夫已经得了肺病,病入膏肓。这在那个年代是不治之症。他的生活就是等死,以及如何处置他父亲要留给他的一大笔遗产和他自己的财产。现在,他喜欢上了他的表妹,但是爱在心里口难开。处于这样一种境地,他的生活有了另外一个乐趣:看他的表妹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拉尔夫想,这样一个女孩,胆大无畏,勇于追求自由,如果给她追求自由的条件,看她能够追求到什么样的自由,经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平淡、普通、循规蹈矩的生活肯定不适合她,她注定要过一种激动人心、自由自主的生活。
拉尔夫劝说父亲把原本该自己继承的遗产的一半转给了他的表妹。这给她带来了命运的转机。伊莎贝尔本来身无分文,按照当时上流社会的一句话,身无分文的女孩谈不上自由,没有钱,只能被选择,而不可能自主选择。
在恋爱上,伊莎贝尔很幸运,她有三个求婚者。第一个是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古德伍德,他是个精力充沛的百万富翁。他从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一直追到英国,想跟她结婚。第二个求婚者是英国贵族沃伯顿勋爵,他是拉尔夫在当地的朋友。勋爵风度翩翩,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是一般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这两个人都出现在伊莎贝尔获得遗赠之前,也就是说他们都不计较她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他们只爱她这个人,因为两个人本身都有足够的生活保障——美国青年足够富有,英国勋爵也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都能够改变她的人生道路。第三个追求者吉尔伯特·奥斯蒙德出现在伊莎贝尔有钱之后。他是个侨居意大利的美国人,显得很有文化教养,但比较落寞,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跟他的女儿生活在一起,没有人知道他女儿的母亲是谁。
在三个求婚者当中,女主人公选择了最后一个。这和她的人生信条有关。她的朋友告诫她说,那个奥斯蒙德喜欢你是因为你有钱。而伊莎贝尔却说,我很高兴我的钱能够帮助需要钱的人。
伊莎贝尔对那个美国男青年的感觉是他身体太健壮,态度也太强势。伊莎贝尔的内心非常自由和独立,她不喜欢被人控制。她为什么不接受那个英国勋爵呢?因为她觉得社会地位意味着义务、道德和约束,也是对她自由的一种妨碍。嫁给这两个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她未来的日子、未来的人生,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将遇到哪些问题,也知道她的丈夫会竭尽全力替她清除一切障碍,让她过得优裕而富足。然而,万事无忧的生活不适合她。
那么她为什么嫁给奥斯蒙德?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奥斯蒙德总是告诉她自己受过多大的苦、还有多少人生的不确定因素在等着他。每一次说他自己不好的时候,伊莎贝尔就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显得特别有魅力。这个男人越诉苦,这个女孩就越有保护他的欲望,也就越激发了她那种母性的感觉。对于一个独立自强、很有能力的女孩,这是有可能发生的。换句话说,这个中年男子采取的策略非常有针对性,他让自己在伊莎贝尔眼里,好像一个坠落的、受伤的天使,一个误入人间的受害者,一个应该得到保护的人。之所以在前半生过得落寞,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女人来安慰他、保护他。伊莎贝尔觉得自己年轻,有活力,可以帮助他、拯救他,自己所具备的各方面条件恰恰能够满足这个男人的最大需要。也就是说,她从他那里感到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伊莎贝尔选择了她的亲戚、朋友最不希望她选择的人。这是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要展示她的性格特征和她的选择。小说的后半部分写伊莎贝尔对丈夫的妥协、斗争和决断。高潮和转折点在第四十章。有这样一段描写:
伊莎贝尔刚跨进客厅的门槛,便站住了,原因是她看到了一个场面。严格说,这场面也不是以前没有过的,但她总觉得它包含着一种新的意义。由于她的脚步极轻,没有一点声息,因此在她进入这个场面之前,有时间对它进行仔细观察。梅尔夫人戴着帽子站在那里,吉尔伯特·奥斯蒙德正在跟她谈话。一时间,他们没觉得她进来。当然,这情景也是伊莎贝尔以前常常见到的,她没有见到过,或者至少她没有注意过的,却是他们的谈话陷入了不拘礼节的沉默,这使她立即意识到,她的到来会使他们感到惊慌。梅尔夫人站在离壁炉不远的一块小地毯上,奥斯蒙德坐在一张高背椅子里,身子靠在椅背上,眼睛望着她。她像平时一样,昂起了头,但眼睛却垂下去对着他的目光。伊莎贝尔感到诧异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坐着,梅尔夫人却站着,这种不寻常的状态吸引了她的注意力。随后她看出,他们是在交换意见当中临时停顿的,现在正带着老朋友无拘无束的神情,面对面陷入了沉思,因为老朋友之间的谈心有时候是不用依靠语言的。这不值得惊奇,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老朋友嘛。
但这仅仅在一刹那造成的印象,却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她的心。他们彼此的位置,他们那聚精会神地面对面的注视,使她觉得好像发现了什么。(亨利·詹姆斯著、向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49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这个情景写的是在伊莎贝尔和奥斯蒙德结婚三年之后,一次外出郊游回到家,伊莎贝尔看到丈夫在客厅的椅子上坐着,身边有一个女人在站着。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在,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是若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背景,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画面能让伊莎贝尔浮想联翩。在那个讲究女士优先的背景下,根据尊重客人的准则,男主人坐着,女客人站立一旁,绝对有悖礼节、有违常态。女士优先,客人优先,这是一个基本的交往礼节。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所体现出来的细节对故事的主题展开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天夜里,伊莎贝尔独自坐在壁炉旁边,一直坐到深夜,陷入了沉思。白天看到的情景——她丈夫坐着,梅尔夫人在一旁站着——更加清晰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把婚前婚后的事情都想了一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细节,道听途说,或者有意打听过来的消息,慢慢叠加在一起:
……恐惧困扰着她的心灵,它们一有机会,立即从她的心灵中跳了出来。为什么它们突然变得这样活跃,她不太清楚,除非这是由于她下午得到的那个奇怪的印象:她丈夫和梅尔夫人有意想不到的更直接的关系。这个印象不时回到她的眼前来,现在她甚至奇怪,她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点。(亨利·詹姆斯著、向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513~514页。)
通过这个细节,她觉察到了她丈夫和梅尔夫人之间不同寻常的亲密关系,想到了许多事情,把人物都联系在一起。在此之前,她丈夫和梅尔夫人要求伊莎贝尔向一直追求她的沃伯顿勋爵施加影响,利用勋爵对她的好感让勋爵向奥斯蒙德的女儿帕茜求婚。也许这次被伊莎贝尔撞见的会面,就是两人在商量如何利用伊莎贝尔帮助安排女儿的未来命运。这是高潮到来之前伊莎贝尔的处境。
她觉得自己受骗了,然后开始反省,对丈夫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她感到从一开始,自己的婚姻就是一个陷阱,是梅尔夫人和奥斯蒙德精心设计的圈套。结婚之后,丈夫对她形成一种压迫,不断向她施加影响,而她不管多么有悖于自己的心愿,也尽量妥协。
她认识到了自己的生活真相:
婚后生活的无限远景,实际只是一条又黑又小的胡同,而且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它倒是通向下面,通向地底,通向受束缚、受压抑的领域。正是她对她丈夫的深刻的不信任,使世界变成了一片漆黑。这是一种容易指出,但不容易解释的情绪,它的性质那么复杂,以致需
要经历很长时间,忍受更多的痛苦,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亨利·詹姆斯著、向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514~515页。)
一般人会在婚前婚后对生活有不同的认识,这种不同也许是慢慢积累形成的,也许是通过某个偶然事件引起一系列反应形成的。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细节加速了这个过程,引起她对自己生活的反思。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挫折,伊莎贝尔终于认清了丈夫的本质:
在他的文化教养,在他的聪明能干,他的优雅风度下,在他的温和仪表,他的老成练达,他的生活阅历下,却隐藏着他的自私自利,就像在遍地鲜花中隐藏着一条毒蛇。(同上,520页。)
同时,她也理解了表兄拉尔夫的可贵。拉尔夫不顾自己病重,还专程从伦敦到罗马来看她:
拉尔夫的短暂访问,像黑夜中升起了一盏灯……拉尔夫的谈吐,他的笑容,甚至单单是他住在罗马这一点,似乎都包含着一种东西,使她那个死气沉沉的生活圈子一下子变得明朗了。他使她感到了世界的美好,感到了可能有的希望。(同上,525页。)
拉尔夫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助她。在她想要看世界的时候,拉尔夫把自己的一半钱给了她,这样她才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在她最需要别人指导,最需要别人为她揭示真相的时候,拉尔夫又远道而来,告诉她事实的真相。两相对比,她认识到拉尔夫才是真正关心她的人,而她的丈夫只是在利用她。她认清了两个人的本质差别。
她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她以为自己是一个为爱奉献、为爱牺牲的伟大女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那个男人,提高他的生活品质。却发现自己是一个被利用、被伤害的人。后来,伊莎贝尔发现帕茜是她丈夫奥斯蒙德和他的情人梅尔夫人的私生女,梅尔夫人极力促成她和奥斯蒙德的婚姻,目的是为了给他们的女儿找到一个有身份和地位的母亲。这是故事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之后,人物的真实面目被揭示出来,人物的关系得到重新界定。伊莎贝尔改变了她对生活、对周围人的看法,对自己的命运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书中第四十章的细节引发的思考对她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高潮没有惊心动魄的行动和引人入胜的事件,完全是伊莎贝尔的内心感受。但是,这种内心感受比外在事件的冲击更强烈,因为它影响的是主人公深层的思想意识,带来的是对人生认识的转变。作家亨利·詹姆斯说:“这次沉思成了她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从实质看,这不过是一种探索和评价,但它的作用却比二十件‘事件’更大。”作家本人对这一章颇为高兴,自认为这“显然是全书的最好部分”。(亨利·詹姆斯著、向星耀译:《一位女士的画像》,“作者序”,17~18页。)
高潮在中间的作品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小说开头写道: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逮住。(海明威著、吴劳译:《老人与海》,10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小说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们。然后小说描写这位老人的日常状态,以及一个喜欢跟着他的小男孩,两个人如何聊自己支持的球队等等。后来他出海打了一条大马林鱼,那条鱼比他的船都大。但是,那条鱼在从海上拖回来的过程中,被一群又一群的鲨鱼追着把肉都吃光了。最后他只把那条鱼的骨架给拉了回来。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他跟那些要吃他打到的那条大鱼的鲨鱼做斗争,一个人打退了多次鲨鱼的进攻,从中他也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刻要来了,可是我连鱼叉也没有。那条等多索鲨是残忍、能干、强壮而聪明的。但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他想。也许我仅仅是武器比它强。
“别想了,老家伙,”他说出声来。“顺着这航线行驶,事到临头再对付吧。”(同上,176~177页。)
很多人读《老人与海》,或许忘掉了故事,忘掉了人物,但是会记住这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姿态。在小说发展中,这就是高潮。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大鲨鱼再进攻,他都不屈不挠。我打的鱼,我一定要捍卫它,即使没有肉了,我也要把它拉回去。小说的最后一句是:“老人正梦见狮子。”狮子代表勇气。
通过前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高潮在中间这种安排在结构上是前后对称的。一个开头吸引我们,然后是一个上升阶段,到了高潮,各种人物矛盾、真相都得到展示,后半部分则慢慢地下降,一直到结尾。这种小说读起来有一种对称之美。
互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