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4-5月份,这种海鲜有毒!尽量不吃,煮熟也不行

紧急提醒:4-5月份,这种海鲜有毒!尽量不吃,煮熟也不行

00:00
05:34

一天晚上十点多钟,急诊的诊室门口来了一个捂着肚子、面色苍白的年轻女性。

接诊的小刘医生照例询问:“怎么回事?哪里不舒服?”年轻女子声音微弱地回答:“医生,我吃坏肚子了,一直拉肚子,怎么都停不下来。”

小刘医生点点头:“吃了什么东西?吃了多少?还有哪些症状?”年轻女子回想了一下,告诉医生:“我就在家吃了一些腌泥螺。拉了得有一个礼拜了吧。”

“一开始就是有些肚子疼而已。我还以为是自己那几天,吃的太多、太杂。自己嘴馋,又没控制住自己,吃了不少生冷的东西。所以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吃了一点蒙脱石散来止泻.”

“可是,完全不起作用。我拉肚子快有一个礼拜了,肚子也一直疼。中间我自己到药店买了点别的治疗腹泻的药。吃了以后,拉肚子更狠了。我今天感觉不对劲,就感觉来医院看看。”

听完患者主诉,小刘医生详细记录了内容,便给她安排了一些检查,再对症处理。一查不要紧, 化验单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超出正常临界值40多倍!

以为只是单纯地吃坏肚子了?结果是肝脏的毛病更危急!

不光是这位年轻的女性,另外同期进来的一个病人参加别人的生日宴会,在席间解馋,吃了不少的醉泥螺,之后自己的总胆红素比正常值高出10多倍,甚至需要人工肝血浆置换!

害得这两人生病、入院的罪魁祸首都是一样的:食用了被贝类毒素污染的食物,从而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

什么是贝类毒素?

分子式为 C10H17N7O4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很多人对它都不太了解。这是一种神经性毒素,一旦中毒的话,是没有解药的!

为什么贝类食物含有这种毒素呢?哪一些品种才含有毒素?其实,贝类食物本身是不产毒素的。但是当它们与有毒的藻类---双鞭甲藻共生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由于贝类是滤食动物,它们会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食物颗粒,再进食。可是当赤潮时,它们便有可能滤食有毒藻类,在体内积聚大量毒素。所以并不是个别贝类自身含毒素,而是很多贝类因为进食原因,容易被毒素污染。

问题是,这种毒素,对贝类没有害处。但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旦中毒,便无解药!

为什么提醒大家4-5月份,要更加注意呢。因为这个时间段往往是有毒”赤潮“的高发期,也是各地高发食物中毒事件的时候。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不同地区更新、上报的贝类食物中毒人数都在增加,不少贝类食物可能已经被”污染“了,在市面上流通。

这种有毒食物外表一切正常,且无解药!

为什么就连市场监管部门都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市民们最近尽量少吃泥螺呢?这跟毒素的另一大特点也有关系。

被贝类毒素污染之后的贝体,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吗?就像传说中的蓝环章鱼,一眼就容易分辨?答案是否定的!被贝类毒素污染的贝体,颜色、气味不会有任何变化。

判断贝类里是否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唯一方法是实验室检测!所以幻想着自己闻一闻、看一看贝类食物,挑出不好的、被毒素污染的部分?绝无可能!

有些人也许会说:那我又不爱吃生食。买来泥螺、青口、牡蛎、扇贝之后,自己用高温好好烹饪一番,不就行了?

可惜,这一算盘又落空了。高温焖煮、爆炒等传统常见烹饪手段也不能完全破坏掉这类毒素。所以,这一方法并不真正安全。

不光是贝类食物,其他的海洋物种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比如爱吃贝类的螃蟹,也可能会积蓄不少毒素,尤其是在螃蟹的消化腺、生殖腺里更是如此。

误食被毒素污染的食物之后,会有哪些症状?

一旦误食,中毒症状来得可能非常快,最短只需几分钟。最长也就几个小时左右。

具体症状包括:舌头、嘴唇、手脚双腿感觉发麻,身体发热,出现皮疹等等。不少感染者可能还会出现恶心感。

另外,针对常见的4类贝类毒素都没有特效治疗药。而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可在30分钟内发生死亡。由此可见,健康风险非常之大。

Dr.X说

4-6月是高风险月份!平时也注意吃和煮的方法,除了不吃高危贝类, 在蒸扇贝的时候,也可以把汤汁倒掉,减少可能存在的毒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