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重要

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重要

00:00
12:50

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重要

亲爱的非洲朋友: 

你们好!

“脱贫”关系人民的安居乐业,关系社会的稳定繁荣,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此,作为一名高中生,非常荣幸能在此与你们分享我国脱贫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高屋建瓴设计好,精准扶贫策略高,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是取得胜利的根本遵循。

我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总书记曾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精准扶贫方案。“精准扶贫”主要做法是“六个精准”,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精准扶贫解决了“撒胡椒面式”的弊端,让每一块需要阳光的地方都获得了光明和照耀。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艰辛为脱贫。脱贫干部的艰苦奋斗是脱贫攻坚胜利战的有力保障。

无数的扶贫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取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这里有短短一年时间青丝变白发的驻村书记文雪松向贫而战,不惧险难;帮助百万农民脱贫的果林院士糜林翻山越岭,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农民;放弃大城市优渥条件,投身家乡家乡建设的黄文秀,用生命书写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为什么中国的脱贫功坚目标完成的如此好?正因为有这么一群以民为本,奉献自我的一线干部,在朴实无华的岗位上尽心尽力,默默奉献。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当前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抓手。

在这场与贫困的决胜战中,注重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把贫困山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脱贫的根本之道。要通过教育扶贫,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启民智民心。正如张桂梅校长所言,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蒙昧靠什么?只能靠教育。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相当于改变三代人甚至无数代人的命运。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亲爱的朋友们,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愿脱贫的春风吹遍世界各地,让幸福的阳光照在每一个人的脸庞。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在世界扶贫史上堪称奇迹,而奇迹产生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我们处理好了“当前”与“长远”二者间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既“求实效”,也“谋长远”。其实,不仅扶贫攻坚如此,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亦是如此。

解当前之急,求长远之效,方能行稳致远。

当前是基础,是长远目标引领下的基础,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而当前正是长远的基础,当前的问题不解决,长远之效无异于“空中楼阁”。“扶贫先扶智”,“扶贫不返贫”,“扶贫在于‘授之以渔’”,我们打的扶贫攻坚战是在长远目标引领下的“基础战”,而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纸上谈兵的“长平之战”。扶贫攻坚仅是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个侧影,我们在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教育事业、国防事业、外交事业等领域,无不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当前,勤勤恳恳地谋求长远。没有我们无数建设者们呕心沥血如“老黄牛”般地躬耕于各自的岗位,没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层事业对民生的高度关注,我们的国民经济、我们的综合国力又怎会稳步提升?

长远是目标,是厚实基础夯筑下的目标,目标不明则前路昏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坚定不移地走自强自立的发展之路,这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其中凝聚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血和希冀。而今我们向往高远之境,追求长远之梦,却从未妄想过“一步登天”“一蹴而就”,或是“天上掉馅饼”。当然,我们放过“卫星”,也吃过“大锅饭”,曾激情昂扬地誓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曾经忽视了当前的利益,没有处理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而影响国计民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覆辙我们不会重蹈。

国家发展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我们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有长远的理想和目标,我们有恢弘的壮志和雄心,我们以为天下可运于股掌之中,这都是好事儿;“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没有长远追求,没有青春热血的青年又怎能称之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的命运与国家与时代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长远的追求和抱负不难, 于我们而言,真正难的反倒是对当前问题的关注。我们昂首走路,眺望着远处灿烂的风景,却往往忽视了脚下的大地,导致脚步虚浮,结果要么“中道崩殂”,要么“功亏一篑”。所以,青年人既要昂首,也要低头;既要心存长远之志,也要有脚踏实地之行。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驾好“当前”之轮,掌好“长远”之舵,无论是对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必能行稳致远!

美若日长,丑则日消

有位法师,带着弟子们去园中除草。他问,如何除掉这些草。弟子们想出各种妙招,法师都不满意。最后他给出答案:“给土地去除杂草的最好方法就是种上庄稼。”

两种“中国式”,一为丑陋的杂草,一为美丽的庄稼,若想有效除草,最好的途径是种上庄稼:美若日长,丑则日消。

不能对丑陋杂草的存在装作看不见,甚或还以丑为美自鸣得意,那是自欺欺人的鸵鸟主义,不利于社会的改良;也不能是阿Q头上的疤瘌说不得,一被批评就火冒三丈,以“辱华”“汉奸”来诟詈之,这种态度,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是外强中干,说话硬做事软,止增笑耳。比如说,“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对规则的破坏,更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既不能只把它当个笑话一笑了之,更不能把它当成一块“特色招牌”,洋洋自得,也不能不让别人批评、不知悔改,如果不教育引导、切实整治,这种“中国式过马路”既破坏了交通秩序,更会使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伤害。

想要铲除丑陋的杂草,不能仅停留在嘲笑、调侃的层面上。简单的冷嘲,只是抖机灵,没什么实际意义。那么,怎样除去杂草?还是应该从根本上努力,也就是种上美丽的庄稼,让美日日生长,那么丑自然日日消亡。所以,我们要大力促进“中国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事实已经证明,有些“中国式”原来也可以这么美。当“中国式高铁”飞驰在华夏的大地上时,我们发现,原来绿皮火车上的“中国式火车躺”变少了,车厢干净,空气清洁;当“中国式扶贫”完美收官时,我们发现,原来的“中国式农村”旧貌换新颜,街头没有了鳏寡孤独流浪,乡村多了青山绿水;当“中国式法治”全面实施,我们发现,整个国家违法乱纪的少了,整个中国一片安宁,河清海晏。只有提倡、发展“中国式”的美,才能消除、根治“中国式”的丑。美无处不在,丑就无处安身。

怎样发展“中国式”的美?把生产力提上去,让老百姓富起来,古话说得好:仓廪实,知礼节。腰里有钱,心里有底,脸上就有笑容,举止就有优雅从容之态,有美充盈,丑自退。当然,“不学诗,无以言”,不能光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还要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我们还要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让百姓智力更聪明,精神更丰富,心灵更充盈,说话则口齿噙香,下笔则妙笔生花,待人接物则柔和谦逊,这样的国民岂能不美?这样的“中国式”岂能不优雅?

因此,面对曾经的“中国式”的丑,不能无视,也没必要自卑,只要我们广种“中国式”的美丽的庄稼,相信那些丑陋的杂草,自然会消退。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摸索,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崇高信仰,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继往开来。它是人类历史长河实证,民族精神的寄托,文化传承的媒介,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拥有42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157项,还有省级,市级,县级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根基。尤其是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发出蓬勃生机,形成巨大的产业,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大有作为,它始终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决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我们当今略显浮躁社会的文化根基。非物质文化的每一次亮相,都是一种人们对匠心之美、技艺之美的再认识,也是感受祖辈们聪明才智的载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应用到当前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中来,对农村产业新业态的布局,提高当地经济,推动乡村文明具有非常重要划时代的意义。

所以,保护好、继承好非物资文化遗产,将文化遗产充分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途径广,尤其是自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的直播功能。因此,借助好这些平台,可以让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可以使非物质文化让更多热爱的人学习,传承给更多的人,既可以在工作中展示非物质文化,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我们可以将之形成产业,如比较出名的柳州螺丝粉制作技艺和沙县小吃制技艺非遗项目的门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给农民增加就业,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游旅的优质资源,如果我们加以利用,相信会充分改善乡村的面貌。如湖南隆回的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两个非遗项目被当地打造成国家4A景区,给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要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就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的保护,这些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根基,对提高乡村品位,改变乡村面貌将发挥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华,始终都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传统文化定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落地开花,并不断完善,结出果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