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已来,我们将会失业么? | 《智慧的疆界》

ChatGPT已来,我们将会失业么? | 《智慧的疆界》

00:00
18:22

原文 

近段时间以来,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一经推出,便迅速占据各大社会媒体热榜。之后不到一周,ChatGPT用户数就突破100万人,两月后的活跃用户竟然已经突破1亿,其火热程度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位顶级明星,成为当之无愧的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就连比尔·盖茨也不禁发出感概:“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它的兴起将与互联网的诞生或个人电脑的发展一样重要。人工智能将成为2023年最热门的话题。”


但随着ChatGPT的蹿红,许多人也开始担心一个问题:人工智能这么聪明,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人类?我们会不会面临失业?其实人工智能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无论是新闻推送、网上购物推荐,还是广告拦截、账户保护,这些操作都是人工智能在背后推动的结果,我们也早就习以为常,并未感觉到所谓的“末日危机”。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对ChatGPT产生如此过于激进或者保守的看法呢?相信大家对“智能”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以及人类的发展是否真的摆脱不了对人工智能的依赖。


今天我们通过国内人工智能和企业级开发技术专家周志明所写的《智慧的疆界》这本书,了解一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以及人类与机器在共存中产生的机遇和革命。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观点来自《智慧的疆界》这本书。


今天这条音频,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内容来详细聊一下。

第一、人工智能是什么?它是怎么萌芽的?

第二、如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

第三、人类和人工智能能否长久共存呢,未来又如何把握这些机遇?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知识点,人工智能是什么,它是怎么萌芽的?


作为一个专业名词,“人工智能”首次出现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年轻科学家们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用机器模拟智能问题,并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首次孕育出“人工智能”一词,也标志着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其实早在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列子·汤问》一书也出现有偃师造人这一神话传说,也是我国对“人工智能”最古老的记载。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也开始慢慢地从空想主义迈向现实生活,早在上世纪中期的时候就能看出痕迹了。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深远,为占据军事竞争制高点,各个国家在信息通讯和计算科学上的需求与渴望度日渐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国家环境和资源优势同英国学术界开展大量合作,其智慧与创造力达到了顶峰,信息科学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作为人工智能开创性人物,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和匈牙利裔美籍计算机学家约翰·冯·诺依曼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拉开了帷幕。


1942年末,图灵被英国政府秘密派到美国,和美国海军交流破译德国的北大西洋潜艇舰队密码的研究成果。


结束在华盛顿的交流后,图灵又来到了贝尔实验室,参与这里的安全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工作,与当时正在贝尔实验室数学组工作的香农就获得了一个和图灵合作的机会。图灵在当时是破译了包括希特勒通话在内的多项德军秘密通信的密码学破译专家;香农当时的工作是通过数学方法证明“X系统”——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之间的加密通信系统,是不可能被他人所破译的。他们两位经过在密码学上的探讨,很快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好友。接着,这两个人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图灵机”的概念,这也是现代计算机智能的重要起源。与此同时,大概相隔不到一年,美国的约翰·冯·诺依曼参与了计算机制作的工作,天才性地提出了“冯·诺依曼架构”,震惊了科学界。后来,这两个概念也就成为了现代计算机智能科学的起源,更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依靠的灵魂与躯体,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而且有趣的是,当时早就已经出现了对“人工智能”的危机性讨论,热度不逊于当下对ChatGPT的争议。那时的人类社会早已亲眼见证了机械替代体力劳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对于即将来临的智能代替脑力劳动的革命变化,人们似乎也有许多看法:有人担心无法养家糊口,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海军就曾在《纽约时报》上高度评价人工智能技术,他们的想法是很新奇的,甚至乐观地认为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听说读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件,而不是一件坏事儿。可见,过去和当下的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喜悦和恐惧感是十分相近的,它与人类智能之间的争论一直存在,从未消失。


不过,大家可不要认为人工智能就会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毕竟这场冒险才刚刚开始。


20世纪40年代仅仅是人工智能的萌芽阶段,它发展为今日的通用计算机可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起初,图灵等人在《计算机器和智能》一书中提出“图灵测试”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这一哲学问题既困扰着人们,也帮助着人们不断推进计算科学领域的发展。


又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的前途展开了激烈讨论,大多人都认为“机器智能不具有情感”,其实机械的智能性并不意味着机器一定要拥有意识感觉,就像潜艇会游泳一样,这一话题没有继续讨论的意义。之后,计算机与脑科学、物理学等研究互相促进,逐渐形成了更加完备的现代人工智能体系,例如Siri、阿尔法狗、深蓝以及眼前的ChatGPT等划时代的人工智能产品,但相比于手机与电脑这样革命性的发明创造,人工智能目前依旧存在诸多不足,所要行走道路仍然十分漫长,那么它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讲述的重点。


下面我们再来说第二个知识点,人工智能发展有哪些学派,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实刚才我们就已经提到,人工智能的争议言论从未休止,自然而然,争论背后存在的研究学派也就各有特色。在人工智能的长河之中,学说思想各有千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流门派,分别为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


符号主义又称为计算机学派,它的思想和观点直接继承自图灵先生。为了实现智能,符号主义学派利用“符号”来抽象表示现实世界,以此替代人类大脑的思考过程,他们觉得人类智能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来实现。


在这其中,美国科学家纽厄尔和司马贺是代表人物。在他们看来,人类和计算机都是物理符号系统。但我们都知道,人类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有非常大的差异,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北京阜成门桥,要去故宫博物院,如果靠导航软件,计算机可能会一步一步地告诉你怎么走,而你找人问路的话,他可能会说:“你就向东一直开,到了北海大桥右转不久就可以看到西华门了,到时候停车找买票的地儿就行。”


也就是说,虽然符号主义思想至今依旧影响着许多人,但它存在常识性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表示事物特征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符号主义学派就被其他学说攻击,逐渐没落。


那么究竟什么模样的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解决具体问题呢?


此时,连接主义学派有话要说了。

1943年,基于生物科学的跨越性发展,脑神经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沃伦·麦卡洛克和沃尔特·皮茨根据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模式提出了“神经网络”的概念。他们俩虽然在年龄上有所差距,但在学习研究上却达成了一致,认为人的大脑智慧并不是神秘的,而是可以通过逻辑性的推理来解释。就这样,两位科学家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也正式开启了人工智能的大门,这类学派也被称为连接主义学派。


人类智慧已被证明不仅仅藏在大脑中,那么究竟该怎么去进一步解释智慧力量的归属地呢?


此时,行为主义学派发表了自身的看法。

他们认为,对于智能而言如何适应外界复杂环境是关键。就像我们人类一样,随着与环境的磨合,人类发展出越来越强大的智能,那么人工智能也应该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当美国科学家维纳所著的《控制论》一书从西方国家传播到社会主义国家时,前苏联对《控制论》采取严厉批判的态度。维纳本人在《控制论》中将动物与机器相提并论,也引起了不少宗教人土的不满,认为这冒犯了造物主和人的尊严。由于以上原因,1956年《控制论》正式进入中国时,中宣部科学处的龚育之等人将正式的中文翻译定为“控制论”,目的就是尽可能避免此书再把“机器”和“人”“大脑”扯上联系。后来,我国著名科学家、控制科学的先驱钱学森先生在编写专著《工程控制论》时,特意摒弃了控制论中关于人与智能的充满争议的观点,专门针对工程控制和工程自动化方向发展。


直到90年代初期,行为主义学派进一步发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协会(AAAI)的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罗德尼·布鲁克斯教授在他的文章《大象不下棋》中提出,他一直倡导研究“没有表达的智能”和“没有推理的智能”,认为“智能”就取决于“感知”和“行动”。尽管后来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也是比较有限的。


总的来说,符号主义学派在研究“心智”,也就是心理和逻辑上的智能,连接主义学派在研究“大脑”本身,行为主义学派则在研究“行为”反应。那么按照正常思路来看,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未来应当和谐共存。那么,共存真的可行么?


接着我们来说第三个知识点,人类和人工智能能否长久共存呢,未来又如何把握这些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是一种互相竞争和发展的关系。1997年,人工智能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如今的ChatGPT可以回答许多疑问,似乎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我们的工作,甚至取代人类本身,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如何与自己的创造物人工智能和睦相处。


其实我们所生活的科技社会就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那就是人与机器一定会共生。


我们都知道,《星际争霸》系列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即时战略游戏之一,也是人类游戏史上战术最复杂的电子竞技项目,在全世界吸引了一大批职业玩家参与。在2016年,DeepMind公司宣布与暴雪娱乐合作,对人工智能阿尔法零,也就是阿尔法狗强化版本进行针对性训练,用于挑战暴雪著名游戏《星际争霸2》。尽管已经横扫各大人类竞赛活动,但训练一年多的阿尔法零竟然连游戏中自带的最简单的电脑都无法战胜,更不用说人类选手了。


不仅如此,2017年10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表了一篇名为《人工智能的智商评测与智能等级研究》的论文,其中分析了当前谷歌、微软、百度、苹果等世界知名软件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通过数据统计认为,即使当前表现最优秀的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其智力水平距离人类6岁儿童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一个正常成年人的智力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如果真的要以人类的智力水平来度量,现在世界上全部的人工智能产品,可谓都是“人工智障”。从上述内容来看,在现在和未来的人与机器共存关系中,人类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机器终究是辅助的工具。


根据有关报告显示,当前社会被取代概率超过50%的职业,多是工作内容重复性较大,或是所涉及的信息是可以通过技术捕捉、识别、处理、分析的职业,例如电话推销员、人力资源、保安、工人、厨师等。这也许会让有些人会被科幻小说中的言语所困扰,认为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万一有了意识该怎么办?其实人工智能所掀起的革命在对我们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时刻警醒自己要慎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理性对待它的替代性。


在2023年1月25日举办的一次科学技术会议上,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研究人员迈克尔·科恩和迈克尔·奥斯本就提出警告称: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人工智能或在本世纪内导致人类的末日。他们还在会上指出,“超人的人工智能”的危险程度“最终可能和核武器一样”,因此应该像核武器一样受到监管。”


的确,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促使社会资源从按劳分配转变为按需分配,必须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与之配套,这是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最大机遇,是生产力变革带来的社会秩序的变革。可见,关注并发掘人类本身的智慧与能力才是我们应当深刻思考的难题和紧紧把握的机遇,这与人工智能的进步是不冲突的。


说到这儿,我们回过头来观察就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了。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用浏览器搜索想要的信息,使用朋友圈了解好友的动态,甚至有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文字于艺术创作,诸如此类,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严重依赖于互联网,它的个性化推荐模式已经让我们陷入到欢乐的乌托邦世界中。


不知道是不是会有人真的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真相往往是残酷的,就像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抚养得极为舒适,其实大家并没有从画面中感受到满屏的幸福感,反而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与担忧。因此,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智慧的疆界》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马讲书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智慧的疆界》,了解一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以及人类与机器在共存中产生的机遇和革命。

  • 听友390874242

    🙄🙄🙄🙄🙄🙄🙄🙄🙄🙄🙄🙄

  • 听友390874242

  • 听友390874242

  • 听友390874242

  • 听友461065164

    抢到了,

    凯撒_原名196先生 回复 @听友461065164: 运气不错

  • 听友390874242

  • 听友390874242

  • 馨韵然然

    哇好棒的热文解说声音好好听,我关注你了,也请关注我下哦,谢谢

  • 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