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被居民当成宅院墙?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当地出台管理办法保护长城

长城被居民当成宅院墙?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当地出台管理办法保护长城

00:00
05:20

4月21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法律日”来临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5起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促进形成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更大合力。

例如,在甘肃省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中,检察机关在促进整改的基础上推动武威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武威市长城文化保护研究院,在每个县设立长城文化保护站,专门从事长城保护工作,并出台《武威市长城巡查检查办法》等措施强化常态监管。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次发布的案例分别是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诉某石料加工有限公司侵害长城历史风貌及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陕西省神木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清水营城址行政公益诉讼案、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这批典型案例所涉长城资源类型多样、公益损害情形多样。发布的案例涉及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包括燕、秦、明等多个时代的长城;受损情形既涉及长城本体如墙体、烽燧、敌台、关堡等,也有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损害长城景观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等情形;违法主体既有法人违法建设,也有行政机关在履行建设规划、资源保护等职责中未兼顾文物安全导致文物受到损害。发布的案例中,既有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有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各类监督方式手段督促公益修复,此外还注重通过办案促进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

据悉,甘肃境内的历代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1738千米,为全国之首。2019年12月,有关媒体反映,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长城遗存成为当地居民的宅院墙、圈舍墙和人行道,有的长城墙体被村落和农田包围,长城周边环境未得到有效保护。

红星新闻记者从公布的典型案例中看到,在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中,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经初步调查发现,辖区内涉及长城保护的问题点多面广、违法情形复杂多样,为统筹推动长城保护系列问题高效解决,甘肃省检察院于2020年6月23日将该案作为省院自办案件立案办理,成立由一把手检察长担任主办检察官,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技术处、警务处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专案组,对省内跨11个市、州共计14地28处长城遗存进行了现场调查。专案组细化调查方案,采取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分级、分类开展全面调查,省院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进行现场调查,指导涉长城保护的各市、县两级检察院配合专案组开展调查,走访市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及负有文物保护监管职责的行政单位300余家,查明各单位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履职情况。调查中充分运用无人机、高清拍摄设备、卫星遥感图像及大数据分析等设备和技术开展调查取证。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专案组审查认为,督促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更有利于区域内多处长城保护相关问题的统一协调解决。相关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其中,武威市人民政府专门设立了武威市长城文化保护研究院,在每个县设立长城文化保护站,专门从事长城保护工作;武威市文旅局下发了《武威市长城巡查检查办法》和《武威市长城保护存在问题整改方案》,细化任务推动整改落实。定西市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反馈定西长城保护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并将问题整改作为重点工作列入第四季度市政府履职管理督促考核,案件涉及的4个县政府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对检察建议书列明的具体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全省从推进文物保护联动机制、加大重点点段保护管理力度、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文物保护普法宣传、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方面持续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甘肃省检察院经跟进调查,确认检察建议指出的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