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17.13

读《论语》17.13

00:00
02:37
17.13
子曰:“乡愿 ,德之贼也。”

今译:

夫子说:“那些'乡愿’,是败坏道德的小人。"

导读:

在孔子所骂的人之中,这种人最可恶,最该骂。孔子也骂得最重:德之贼。
《孟子·尽心下》记这一段,前面还有一句:“孔子曰:'过我门面不人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可见孔子对乡愿的峻拒。
为什么乡愿是“德之贼”?
—当你做好事时,他的态度无足轻重。
—当你做坏事时,他也不得罪你,你会觉得他好。
—当你受了不公时,他也不会站在你的一边,甚至他反过来劝你要宽容一些,想开一些,让你理解体谅宽容坏人坏事,接受对你的不公。
把上面几点一综合,一合并,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好好先生”,永远是在坏人坏事面前“好好”的人,他永远怂恿坏人坏事,永远包庇坏人坏事,永远抹杀是非界限,永远没有原则。他永远不会站在正义一边,站在善良一边,站在弱小一边,永远不会抵制坏人坏事。他只是劝说好人受害者受压迫者受侮辱者:要宽容坏人施害者压迫者侮辱者!
好像是南非大主教图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如果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那他其实已选择站在邪恶者一边。如果一只大象踩在老鼠的尾巴上,而你说你是中立的,老鼠就不会欣赏你的中立!
这种人绝顶自私,绝顶懦弱,绝顶孱头,绝顶卑琐,绝顶伪善--他可不正是“德之贼!”
人要堂堂正正,就要是非分明,爱憎分明、敢说敢做敢承当,这才是君子。
孟子对这种“德之贼”也曾大张挞伐,骂得比孔子更具体:“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孟子·尽心下》)
鲁迅把这种人称为“叭儿狗”:“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于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正派正直正道直行正大光明的人,愿意正派正直正道直行正大光明地活着的人,不可能不痛恨这种人!
11.21 孔子所说的“色庄者”,也即“乡愿”。可并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