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超越恐惧和贪婪(上)

《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超越恐惧和贪婪(上)

00:00
15:12


书评全文 

坚持读书,坚持投资,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您好,这里是由银华基金播出的读书系列节目《银华书房》。今天给您推荐的一本好书是《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

从投资心理的角度去看金融市场,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推荐给大家一本金融心理学书籍《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此书作者是美国金融学家约翰 R. 诺夫辛格,译者为郑磊和郑扬洋。


书中对各种投资行为、投资理论和投资心理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是一本叙述很全面的金融心理学入门书籍。

这本书不厚,有12个章节,每章各自独立,且语言简洁精炼,通俗易懂。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描述一些心理现象,帮助读者理解那些晦涩的心理学名词。如果大家通读以后,就会对不少心理现象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股市投资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如果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共性特征,就有可能预测在特定市场条件下,投资者会做出哪些投资行为。有了这种预测,才能有意识地避免和防范那些心理陷阱,从而提升投资效果。本书在传统投资方法基础上分析了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受到的外部和内部影响,总结常见的心理偏差,并一一提出应对解决办法,帮助读者快速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了解投资行为中的心理偏差,并积极防范,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并做好笔记。

第一讲 拒绝自欺,准确认识投资心理动机的复杂性

大家都知道,想在股市上赚钱,最根本的逻辑是“低买高卖”,谁也不会傻到“高买低卖”,自动当“韭菜”。

基于此,传统金融产生两个最基本的假设:1、人们会做出理性的决策;2、人们对未来的预测不存在偏差。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有数据显示,散户投资者很不善于把握市场时机。尤其是在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由于情绪效应被放大,很多投资者会因此做出糟糕的决策!

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非理性投资现象的出现,传统金融经济学家们也开始不得不相信:投资者不但可能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甚至,投资者的决策失误是可以被预测的,也会影响市场发挥其正常功能。它们正是“行为金融学”讨论的话题。


行为金融学的贡献包括:①记录了投资者的真实投资行为;②记录了与传统模型中理性投资者行为不一致的市场价格表现;③为这些投资行为和价格表现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通过学习行为金融学的知识,可以认识到许多影响投资决策的心理偏差,了解这些偏差是如何影响投资决策的,从而有意识地做出规避,大幅提升投资的成功率尽可能保护我们的投资安全。

下面我一起来看下投资者身上存在哪些隐藏的心理偏差:

一、自欺(情绪和框架效应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人们在决策前,觉得自己会比实际表现的要好,从而产生“自欺”心理,陷入认知误区。在投资中会造成认知误区的因素有:过度自信、自豪与懊悔、风险感知偏差。

1、过度自信,人可能会过度自信。

2001年盖洛普·潘恩韦伯对个人投资者的调查显示,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且男性比女性表现得更明显,尤其是在那些被认为是男性居主导地位的领域中,例如金融管理。

投资中的过分自信,即高估自己的知识、低估风险和夸大自己的掌控能力,会导致频繁交易,甚至选择错误的投资标的。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更相信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因此男性投资者要比女性投资者交易更频繁。

在盖洛普·潘恩韦的社会调查实验中,过度自信、频繁交易最后导致投资收益缩水的现象十分明显。一是,人们通常认为随着信息量的增加,预测的准确度也会增加,比如,当人们购买某类股票取得收益后,后续的投资中会倾向于继续购买该类股票。二是,人们误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事情的发展时,会更加自信,交易也会更加频繁。就积累财富的角度来说,非常不建议在过度自信时进行频繁交易,不管投资成功与否,都会消耗较高的交易佣金,还会助长这种略带“赌博”性质的盲目自信心理。

2、自豪与懊悔

人们习惯性避免那些会引起事后懊悔的行为,而去寻求能令人自豪的行为。比如,假设你现在需要一笔钱,打算从现有的股票中卖出一支。而你的股票自买入以来,A股盈利了20%,B股亏损了20%,你会选择卖出哪一只呢?如果你卖出A股票,此时你会获得一笔收益,你会认为买它的决定是明智的,而且套现并锁定利润会让你感到自豪。如果亏本卖出B股票,意味着原先买它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会让你痛苦。

正是这种避免懊悔、寻求自豪的心理导致投资者往往过早套现盈利股票,过久地持有亏损股票,这种现象被称为“处置效应”。

经济学者史拉鲍姆和特伦斯·奥丁分别在1964~1970年和1987~1993年的股票交易社会调查中证实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此外,奥丁发现,投资者卖出盈利股票的可能性比卖出亏损股票要高出一半。作为投资者,应该理性分析股票未来盈利的可能性,注意避免个人情绪影响客观判断。

3、风险感知偏差


“一个人如果不能平静地面对损失,就有可能涉足本来不会参与的赌博。”

投资者的经验对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长期来看,投资者的记忆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过去的失败经历带来的悔恨也会逐渐淡化,但面对市场突然性的跃升或暴跌,投资者很难短时间内控制情绪,容易在冲动时做出错误投资行为。

比如人们在盈利之后,会更加自信,进而更愿意冒风险,这就是常见的“赌资效应”,也就是投资者在潜意识里认为,从“赌桌上”得来的钱不是自己的钱,他们更愿意拿这笔钱进行风险投资;


而在亏损之后,会出现“蛇咬效应”,即风险回避效应,投资者会更不愿意冒险;


还有一些亏损的人有尽量返本心理,即“翻本效应”,与“蛇咬效应”正好相反,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弥补损失。这种心理与赌徒心理非常类似。所以,投资者在面对大起大落时保持情绪稳定尤为重要。

二、启发式简化(启发式简化效应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大脑选择走捷径的方式来降低信息分析过程的复杂度,心理学上称其为启发式简化。这些捷径使大脑可以在完全吸收消化现有信息之前就得出一个大致答案。

1、决策框架

人们做出的选择受到【问题框架】的影响,人们在正面的框架下偏好低风险的选择,而在负面框架下偏好高风险的选项。

比如,现在关于器官捐赠有两个选项:1.自由选择加入器官捐赠计划,2.默认加入器官捐赠计划,要申请才能退出。结果:加入计划人数2>1。再比如几个数字相乘,如果这串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人们估计结果较小;而从大到小排列,人们估计结果较大。这两个例子表明,问题的描述方式会影响人们选择。

我们的大脑习惯利用捷径加快信息的处理,只掌握部分信息的大脑容易受到代表性思维和熟识性思维的影响。即大脑会利用固定的模式进行判断,认为相似特征的事物是相同的,所以投资时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事物。但往往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会有种错误的感觉。简而言之:即认为过去是如何的,未来也应该是如何的。反映到投资上,未来是不确定的,不要把历史业绩作为投资的依据。

2、心理会计

心理会计是指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心理账户”,用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管理资金。这就使得钱不再是客观的价值,而是主观认为的价值。

比如,一个投资者在年收益4%的账户中存了15W,准备5年后买房;但他同时申请了利率9%的车贷,花了11W买车。事实上,他现有的资产可以覆盖购车所需的资金,还不用还那么多利息,可以等到买房再选择贷款。但他受限于心理会计,认为那15W就是买房资金,即使要支付高额利息也不能动用,最终导致孤立考虑各项投资。

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不同,人们进行心理预算时,偏向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导致做投资判断时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3、构建投资组合

各个心理账户相互割裂,无法组合起来考虑问题,这会对投资组合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投资者会将组合中的各项投资分开来看,进而做出错误的金融决策。

比如,一个风险偏好特别高的投资者,拒绝投资国债或黄金等保守型产品,但其实黄金和股票走势通常负相关,将两种投资标的放在同一个组合里可以为整体分散风险。再比如,一个风险偏好保守的老年人,拒绝投资股票,但其实合理规划股票的配置和比重,可以将整体组合后的风险降低到他能接受的范围,购买适量股票是可以帮其提高收益的。不少投资者就因为心理账户的原因,妨碍了构建组合。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价格变化,理性分析各个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4、代表性与熟悉程度

启发式简化有两个关于捷径的例子:代表性和熟悉度。比如,投资者认为好公司代表好股票,好股票就会有好投资。事实上股票只有不断上涨才是好投资,它与好公司没有必然关系。
另外,当投资者购买的某股票很长时间都处于升值状态,股票的长期稳增会让他放松警惕,但事实上很少有公司能一直保持业绩的快速增长。投资者仍需定期对公司的发展进行理性分析,并及时调整投资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在做出投资判断时,会受到“过度自信”、“自豪与懊悔”、“风险感知偏差”等心理的影响,以及“决策框架”、“心理会计”、“构建组合投资”、“代表性和熟悉程度”等大脑自动简化的思维路径影响。从而做出没那么理性的投资判断,最终导致投资失败。所以投资者在做出判断前,应提高警惕,对现有信息多加以思考,以免做出错误的选择。下一讲中,我们将重点讲述,如何拒绝情绪左右决策,做出理性且正确的投资行为。

欢迎关注银华理财家电台,银华基金,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我们下集见。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节目不错呀,方可以回关交流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