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推开,两杯拿铁”,拜登跟苏纳克算的什么账?| 京酿馆

“一把推开,两杯拿铁”,拜登跟苏纳克算的什么账?| 京酿馆

00:00
05:59

自当地时间4月11日起,美国总统拜登对英国北爱尔兰和爱尔兰进行了闪电访问。总是强调其爱尔兰血统的拜登,此行算是回“老家”,但此次访问却似在英美这对二战后最亲密盟友间留下了阴影。

实际上,拜登刚刚抵达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尴尬的一幕就发生了。据《每日邮报》报道,面对前来迎接的英国首相苏纳克,拜登似乎是将其“一把推开”,转而与其他人员交流。

这一幕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有网友调侃苏纳克是不是被拜登误认为司机了,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交冷落,因为美国总统在北爱尔兰甩开了英国首相。

随后,据《卫报》报道,拜登与苏纳克在贝尔法斯特举行的会谈,也不到45分钟时间——就像一位美国官员私下对《纽约时报》记者所调侃的,这“只是两杯拿铁的时间”。《卫报》则表达得更加直接:拜登和苏纳克似乎没什么好谈的。

本该是“有话可谈的伙伴”

拜登是为了庆祝俗称“耶稣受难日协定”的《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25周年,才对仍为英国领土的北爱尔兰和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进行这次闪电访问的。

为表达对美国总统来访的重视,以及凸显自己与拜登间“特殊的私人关系”,英国首相苏纳克亲自赶到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机场迎接,翌日又与拜登举行了一对一会晤。

某种程度上,苏纳克是对的。作为英国首相,他和拜登间的关系自然比两位前任约翰逊和特拉斯要好得多。前者和拜登关系紧张早已不是秘密,而后者任期虽短暂,却已在她“成名作”——减税计划上受到拜登毫不客气的点名批评。

相对而言,拜登和苏纳克本该算是“有话可谈的伙伴”。但如今看来,至少在贝尔法斯特,这对“有话可谈的伙伴”间似乎并没有多少话可谈——尽管苏纳克为这次“两杯拿铁时间”的会谈辩称,双方在5月和6月还有一系列碰头深谈的机会,不在乎这一次谈多久。

不仅如此,苏纳克这番辩解,反倒让北爱尔兰亲英批评者抓到了他“甘心被美国慢待”的把柄。仿佛嫌这还不够,拜登在北爱尔兰的演说更是堪称“神助攻”。

在北爱尔兰发表演说时,拜登刻意强调自己祖先的爱尔兰血统,并炫耀自己堂兄弟、橄榄球运动员基尼2016年在芝加哥“痛殴”世界劲旅新西兰队——但他犯了个致命的口误,将新西兰队的绰号“全黑队”说成了“黑棕队”。

“黑棕队”是20世纪20年代爱尔兰独立运动期间,听命于英国秘密情报部门的一支安全部队。1920年,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一场橄榄球比赛中,“黑棕队”曾射杀爱尔兰独立派14人,打伤60多人,这也成为爱尔兰独立运动的转折点之一。

鉴于拜登曾经谈及“黑棕队”的黑历史,此次口误自然被敏感的北爱尔兰亲英派视为“打脸式揭短”;无独有偶,拜登在北爱尔兰乘坐的总统专车,本是悬挂美国国旗和美国总统旗,但车过爱尔兰边界时,却变戏法似的多出一面爱尔兰国旗。

种种细节,让北爱尔兰亲英派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将拜登称作“反英人士”,并借机贬损苏纳克“丧权辱国”,也就不能全然算作吹毛求疵。

英美都在算“国内一本账”

实际上,这次“拜登反英”风波并非真的意味着英美反目,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各自国内政治的借题发挥,算的都是“国内一本账”。

北爱尔兰亲英派及其背后的“硬脱欧”支持者意图一目了然,希望借此发泄对英国给北爱尔兰保留部分欧元区特权“留了个尾巴”的不满,并力图将责任归咎于苏纳克的“绥靖”和无能,以此转移英国公众对“硬脱欧”以来经济发展状况日益增加的不满情绪。

拜登则更是如此。美国东北部俗称“新英格兰”的地区追根溯源,是由从英伦三岛流亡过去的爱尔兰后裔建立的殖民地。而第二批定居北美的欧洲移民所乘“五月花”号船,所载几乎也都是爱尔兰天主教徒。

如今,根据人口普查,拥有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逾3150万,人口占比高达10%,且在不少关键选区占据绝对优势。爱尔兰后裔在美国蓝领工人群体中也举足轻重,都是民主党和拜登要竭力争取的票仓。

尽管美国拥有成千上万的天主教徒,但历史上以天主教徒身份当选美国总统者寥寥无几,拜登是第二位。而在拜登之前唯一的一位,则是同样有爱尔兰血统的肯尼迪总统。

很显然,在不久前刚刚半正式宣布谋求连选连任、民调支持率长期持续低迷的紧要关头,拜登不惜借“重返故乡”之机反复强调自己的“爱尔兰血脉”,都是为了“出口转内销”,意在拉选票,而非有意让苏纳克和美国最亲密盟友英国难堪。

当然,此举也表明,在选举因素畸形膨胀的今天,作为美国总统的拜登将选情和国内目标选民的眼色,看得远远重于最亲密盟友的感受。

正因为不论拜登或北爱尔兰亲英派,“小题大做”和借题发挥的根本目的,都是针对各自国内政治,而非意在给双方都倚为柱石的美英同盟拆台,因此对拜登“反英”的“阐发”注定只会浅尝辄止和点到为止。

占据主动的美国方面自然不用说,英国方面,不仅是苏纳克本人对这些细节“一笔带过”,其他要员也公开强调了对拜登来访的“热烈欢迎”,重申“美国是我们最强大的盟友”。

很显然,虽然双方都要借机心照不宣地打几个“擦边球”刺激一下各自国内政坛,但国内国际“一本账”也都是明摆着的,美英双方都不会玩出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