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德道经》第八十一章-丹道实修者解读道德经帛书版

修行者的《德道经》第八十一章-丹道实修者解读道德经帛书版

00:00
04:48
《德道经》第八十一章 欲擒故纵

原文:将欲翕(xi)之,必固(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古)举之; 将欲夺之,必固(古)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视)人。

解读:
1将欲望收敛内聚时,必然是张之过头了。
2将欲望削弱时,必然是强盛过头了。 3将欲去一个地方必定是欲去的地方本来相对的。 4将欲剥夺的,必然是本给予的结果过头。
5这就叫做“微明”(万物的极心,太极无极点)。 6柔弱胜(相胜之道即是互相成就)强,跟鱼不可脱于水一样(渊,极心,意念不可以脱离极心,一旦 脱离极心会偏离道的运行规律),就跟制约邦域的利器一样,不可以用心用意去看与探究洞中的先天 之身(视)真人人 释义:张翕有度,弱强有法,去举合理,夺予有方,微名的极心如万物的发机,动机,柔弱刚强之 争非是要有高低,而是跟鱼水之欢那样不可分离,控制与制约天下的极心如深渊幽谷那般不可以视 人得见。亦如修为上,真人居于中心玄牝大洞之中,不可以用心用意去理喻,张翕,强弱,举与消 减,夺之予以都是道的法则中二元相胜的状态,不可以名以心志,无以为而觀自在。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觀。

原文: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阗)之以无名 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解读:道恒常而不可名状,真人居于中心,若能以其不欲,无为而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并作, 阗之与中间道的极心,阗之与极心,并不会因此而辱没真人居于中心,如如不动,动静等矣,天地 将自正。

释义:赵州禅师曾云:“佛是烦恼,烦恼是佛。”有僧问:“佛也有烦恼吗?”赵州 答:“有。”僧问:“因甚么烦恼?”赵州答:“与一切人烦恼。”僧问:“如何免得?”赵州云:“用免作么?”要免做什么?《大般若经》里,宝性如来问候释迦佛:“少 病少恼、起居轻利、气力调和、安乐住不?世事可忍不?众生易度 不?”《法华经》里,净华宿王智佛也这样问候释迦佛。这两个公案,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人总是本能地拒绝和逃避痛苦,而痛苦正是成就人的东 西,且一切成就,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模式。放眼自然界众生灵,以及万事 万物的演化,无不是如此。这是阴阳之道,唯逆反之力可成磨炼,可激发 自己的消化融合之潜能,如同锻炼和吃饭,性灵之“肌体”因此得以生 长,谓之成长。反之,便会如动物园里的老虎,这个时代男性的娘炮化。 生物学上本来就有一个现象,便是太安逸的环境下,物种便会“泛雌 化”。辱与静同一,正与反一政,正即是上下,为学不易为事实难为人即 是难易之间平衡,容易而。

五千文字道风彩,个种消息其能猜?
灵音到处有奇华,应坐如是觀如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