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则、洞山寒暑1

第十七则、洞山寒暑1

00:00
09:08
良价于唐宣宗大中末年在豫章高安(今江西)洞山普利院开法。他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功勋五位、正偏宛传、三渗漏和三路接人"等方法在内的思想理论与修行实践体系。这种全新的禅风顿时风靡禅林,传播四方,天下僧衲争相来投。人们称之为“洞上玄风”。曹洞宗,由此正式创立了。
一位禅僧病情很重,想见洞山良价。洞山良价听说之后赶紧来到他的病床前问安。禅僧说:“和尚为什么不救度人家的男女?"
良价问他:"你是什么人家的男女?"
这僧说得颇为奇特:“我是没有一点善根,不相信佛法人家的男女。"
良价闻听此说,沉默良久。一默如雷,此时无声胜有声。
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睹启明星而悟道,说:“真稀奇,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陀在圆寂之前说的最后一部经典--《涅槃经》中说,最愚蠢、最不具善根、最不相信佛法的人,也有佛性,也可以成佛。这僧参禅多年,这些道理他都明白。一阵病痛袭来,他的定力很好,依旧盘腿而坐,根本不为肉体的痛苦所动。然而,他却问道:"如果四面都有大山相逼,怎么办?"
良价当然明白他说的不是病痛,而是心中的烦恼。他说:"老僧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过来的。"
禅僧说:"回互不回互?"
回互理论,是曹洞宗的根本宗旨。所谓“回互”,是说事物是相互融会,相互涉入,无所分别。如同许多蜡烛,它们的光芒将室内照得通亮,这种明亮是所有烛光相互融会的结果,烛光与烛光无所分别。
洞山回答:“不回互。
”不回互”是与“回互”相对而言,不回互所强调的是事物虽然相互融会涉入,却也各有分位,各住各性,不相杂乱。就像所有的蜡烛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它们各自散发着自己的光芒,井然有序,毫不错乱。
可惜,这僧未能领悟洞山老人的禅机,问道:“教我向哪里去?”洞山老人说:“种谷的田中去。
惟有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方是禅的真实受用,方是禅的真谛的体现。
僧人不理解,叹了口气,说了声“珍重",便坐化了。良价用禅杖在他的脑袋上敲了三下,说:“你只知这么去,却不知这么来。
夜间小参,没有点灯,有位僧人出来问话之后,不待洞山回答便退了回去。洞山见状,立刻吩咐侍者:“掌灯!"
一点灯火,便可驱散千古黑暗。洞山招呼刚才问话的僧人出来,那僧走到跟前。洞山转向侍者;“去,取三两擦脸的粉来,给这位上座。
只有女人才抹胭脂,擦香粉。送香粉给僧人,更是天大的侮辱!因此,这做一得七窍生烟,拂袖而出。然而,奇妙的是,他刚刚回到僧堂,忽然有所破恒。于是,他将自己所有资财都施舍了出来,设斋供养大众。三年之后,他来向洞山告
别。洞山知道他的意思,说道:“好自为之。
当时,雪峰义存尚在洞山参学,他问:“这僧告辞,何时回来?"洞山说:"他只知一去,不知再来。"
雪峰听洞山说的有些奇怪,便追踪那僧而去。那僧回到自己的寮房,在蒲团上跏趺而坐,潇酒地圆寂了。雪峰大为惊奇,赶紧去向洞山报告。洞山说:“他虽然去得很洒脱,还是比老僧三生差一些。"
这两位禅僧修行,可以说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自己掌握生死。真正的禅者,处热闹而心清凉,品黄连而心甘甜;在人人不能逍遥之时逍遥,在人人不能洒脱之处洒脱;任你弱水三千,饮否在我!同时,菩萨随愿力而生,度脱一切众生。所以,地藏王菩萨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以,沩山大师说:“老僧百年之后,到山下作一头水牯牛。”所以,洞山说这两个僧人只知去,不知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另一个禅僧问洞山:“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来参访你时如何?"
洞山说:“将他俩赶到水牛群里!"
这僧说:"和尚你这样说,诽谤菩萨,我看你下地狱像射箭一样快!"洞山一笑:“全凭他力。”
另一座寺庙的住持得了病,只要见到僧人便高喊:"救命,救命!"
然而,所有的回答都不投他的机。洞山听说之后便去探访他。见面,他还是喊“救命”。洞山问得颇为奇特:“什么救命?"
那住持坐了起来,问道:“你不是药山惟俨的再传弟子、云岩昙晟的嫡传弟子吗?"洞山说:“不敢当。
那住持合掌说:“大家相送。” 说完,飘然而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