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科学家言必称实验,源自“不靠谱”的炼金术

27.科学家言必称实验,源自“不靠谱”的炼金术

00:00
11:08

今日金句 

近代科学是一个实验科学,实验科学就要求在实验室里通过人工的方式来重演自然事件,炼金术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


导语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炼金术。实验科学它的一个起点是打破了自然与人工之间的鸿沟。我们知道希腊人是把自然置于高于人工的一个位置,人工是永远不可能与自然相媲美的,人工只能够追随自然模仿自然。近代科学恰恰相反,近代科学是一个实验科学,而实验科学就要求在实验室里通过人工的方式来重演自然事件,所以现代科学的原则是:人工的就是自然的。人工制作的东西和自然物都是一样的东西,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打破这个区别的,一方面当然需要有观念背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有另外现实的实践操作,那么这个现实的实践操作主要就是炼金术。


炼金术是什么 

炼金术是个什么事情呢?它主要就是通过一种今天我们称之为化学的过程,通过煅烧、熔合、萃取等多种化学过程,把贱金属,所谓的破铜烂铁炼成黄金白银,炼成贵重金属。这个过程在化学实验室里是做不成的,也就是说任何的化学实验室都不可能把贱金属炼成贵重金属。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炼金术实际上都是一些假象,只是在破铜烂铁的表面涂上了一层白色的或者是金色的东西而已,它实际上内里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今天就不相信炼金术,认为它是一种伪科学,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但是在欧洲炼金术有漫长的时间历史,我们可以说从公元开始的几个世纪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那就不能说炼金术都是骗子,至少炼金术的实践者们自己是相信这一点的。那么为什么会有炼金术的实践?我想这首先是有希腊思想的背景。


希腊思想奠定炼金术实践 

柏拉图思想本身就相信元素是可以嬗变的。柏拉图认为事物的质料本身是空洞的,是没有性质的,我们可以通过向它灌输,赋予性质使它改变。而元素的嬗变,柏拉图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柏拉图并不认为自然高于人工,他实际上认为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大神创造出来的,所以自然和人工之间,它们就被创造而言是共同的,只不过所谓的自然界是由一个神所创造的,而人工是由人来创造的。所以柏拉图本人并不认为自然物和人工物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亚里士多德很强调自然高于人工,所以它成了古代希腊占支配地位的一种观点。不过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面,他也有一些思想元素,是有利于炼金术的,那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种由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那么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起支配地位的是一种向着至善至美的状态演进的一个自然趋势,也就是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这个思想可以被炼金术所采纳。


炼金术就认为所有的金属都有一种由贱金属向贵重金属演化的一个趋势,它也认为自然界里面的金属它本来过去就是废铜烂铁,就是铜和铁,后面经过漫长时间的自我演化,演化成了白银和黄金。那么炼金术就认为既然自然界有这样一种演化的趋势,我们通过人工的方式可以加快这种趋势,这是炼金术的一个基本的思想来源。所以希腊的柏拉图的思想也好,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好,都成了炼金术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那么真正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件事情的是在托勒密王朝的埃及的亚历山大。


炼金术:嬗变思想与神庙技术的结合 

亚历山大这个地方是希腊化科学的一个大本营,希腊古典的科学与东方的那些实用技巧的相结合,酿造了整个希腊化科学。希腊化科学有一个旁支,就是炼金术,也可以说炼金术是古典希腊时期嬗变思想与埃及本地神庙技术的某种结合。


在神庙里面,你总是免不了要展示一点神迹,这些神迹通过火烧,通过熔炼这样的方式,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就导致了在公元头几个世纪,亚历山大城里面很热烈的炼金术实践。这些实践传到阿拉伯人那里,阿拉伯人是非常喜欢炼金术的,而且阿拉伯人甚至把它提纯锻造成一种新的物质哲学。阿拉伯人认为所有的金属其实都可以看作是硫和汞的某种组合,他认为硫代表一种可燃烧的要素,而汞代表一种柔软的可流动性的要素,实际上他就认为很多金属就是由硫和汞不同的组成,不同的配比造就的。有些金属比较柔软,显然它就是汞的成分比较多,有些金属比较容易燃烧,那么它就是硫的成分比较多。所以阿拉伯实际上把炼金术的实践做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上的提升。他认为实际上金属的冶炼过程,就是一个关于不同组分的重新搭配,重新分配的过程。


因此,金属的嬗变是有可能的,只要你把里面的要素、组分重新进行搭配,重新分配它的比例,当然就可以实现金属的嬗变。阿拉伯人炼金术的实践和理论后来经过大翻译运动一并传到了基督教欧洲。基督教欧洲对于炼金术的态度应该说是将信将疑的。


炼金术场景


不同阶层对炼金术的态度 

那我们知道,一方面,像托马斯阿奎那这样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他当然是对炼金术持一种怀疑态度,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自然和人工之间是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然物永远是高于人工物的,所以对托马斯阿奎那这样的人来说,他觉得炼金术不大可能,当然他也承认炼金术中某些理论基础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理论基础本身,是值得信赖和信服的,但是他对于炼金术实践本身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这个怀疑态度在基督教世界,它不是铁板一块的。


在基督教世界里,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以及神学传统里面,有些人是很喜欢炼金术的。比方说罗吉尔培根,他就特别喜欢炼金术,而且亲自操作,亲自制造炼金作坊来亲自实践,所以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对炼金术态度暧昧,有时候支持有时候不支持,教会也没有明确地发表意见。
 
炼金术在中世纪欧洲随着大翻译运动,实际上就造成了一个新的小传统,在民间广泛地流传。这个传统其实有一支,比方说有一个流传下来,名字叫格博的炼金术家,他就用微理论重新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理论,他认为其实形势也可以分解成微观世界里面的各种组分的搭配,但实际上由一种微理论或者原子论的思想来重新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理论,这样一来炼金术在基督教神学里面,慢慢也有一些合法性。所以这样一来,中世纪晚期炼金术实际上是或隐或显地成为了一种思潮。一方面基督教对于亲自动手这个事情还是有同情心的,基督教的教义里面对手工劳动持有一种肯定态度,他认为通过手工劳动、体力劳动可以使自己赎罪,可以使自己获得上帝的谅解。所以基督教世界里面对知识分子不是取一种单纯的理论态度,而是有很强的实践态度。而炼金术本来就不是纯理论的过程,它需要你不光是说一套理论,而且要亲自去操作。所以基督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炼金术还是有一点点肯定和容忍。

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 

文艺复兴的早期和中世纪晚期有一个人物的著作的大规模流行,他的名字叫赫尔墨斯,又称作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赫尔墨斯为什么叫三重伟大呢?他一方面是精通炼金术,又精通占星术,还精通通神术,三个方面都比较牛,所以称为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墨尔赫斯的著作当时在基督教欧洲的民间广泛流行,这个人也是在大翻译运动中被翻出来的,因为他是一个跟摩西同时代的人,是一个很神的人,他秉有很多古代的智慧。其实赫尔墨斯这个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根本说不清楚,他的著作现在很多人认为也根本不是什么摩西时代的著作,它应该就是公元头几个世纪的作品。但是赫尔墨斯认为,人是可以通过自然法术来改变自然的,他认为人就是个小上帝,所以这个思想对当时新型的人文主义运动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所以人文主义者特别喜欢赫尔墨斯。所以赫尔墨斯的著作,炼金术的这样一些思想,结果就在欧洲广泛地流行。



赫尔墨斯·三重至大者正在传授“恒久哲学”


结语 

所以炼金术历史悠久的操作实践,以及它所准备的设备作坊,它的炼金方法,随着赫尔墨斯主义在欧洲的流行,就成了科学革命早期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背景,这个背景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准备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可以说为实验科学做了一个良好的准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剑胆琴心_N6

    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信仰(或价值)。科学之于科学信徒,独特之处在于:就获得认识而言,科学的方法在有效性和可靠性两个维度之间作了最好的平衡。然而,就单个维度,科学方法的有效性不如直接相信权威(比如:直接相信圣经成本低很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不如数学(科学理论猜想满足于实证,数学猜想要求止步于证明)。对于非科学信徒而言,往往觉得科学信徒的侵略性太强,不够包容。

    听友243519844 回复 @剑胆琴心_N6: 你说的啥玩意儿,好像很高深的样子

  • Blucecolin

    很多年前就买了吴教授的课,当年听不进去觉得枯燥,现在听得津津有味~

  • 1381368sdok

  • 牧云_0t

    吴老师什么时候更新啊?一不小心就听完了,坐等更新

  • 吃水草的玉兔

    某一学术思想的流行要依赖于社会的需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

  • 香烟牌香烟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