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六次突围》上:揭秘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上:揭秘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

00:00
17:33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这本书大约17 万字,我会用34分钟左右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阳明心学的内容以及王阳明创建阳明心学的艰辛历程。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战败,日本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取得在东北以及朝鲜地区的霸权,原来想独霸东北的沙皇俄国觉得日本侵犯了俄国的利益,两国产生矛盾,爆发了日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日本海军在海战中歼灭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对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东乡平八郎回国后受到日本举国的称赞,在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众人为他欢呼,只有他默不作声,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腰牌给大家看,只见上面写着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这里的阳明就是指我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东阳平八郎此举除了表达他对王阳明的敬仰之情外,也表示他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深受王阳明和他开创的心学的影响,心是心脏的心。

听到这里,您一定会好奇了,这个王阳明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因为曾经在家乡浙江余姚会稽山的阳明洞外盖了处房子,住在那里,就自号阳明,后来他又收徒讲学,被人称为阳明先生,所以也叫王阳明,而他讲学的内容就是他开创的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谓影响深远。

王阳明和他的阳明心学不仅影响了东乡平八郎,甚至跟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有密切关系。因为推动日本维新的那些人都受到了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就是这个意思。

受日本整国当时都在学习阳明心学的影响,中国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一个浙江青年,也开始学习阳明心学,并且把自己的名字“蒋志清”根据心学格言中的“大中至正”改为了“蒋中正”,这个青年就是蒋介石。

既然连日本人都这么认真学习王阳明,我国更不会懈怠。在近代,我国的国学大师梁启超,胡适,国共两党的领袖孙中山,陈独秀,还有毛主席等人,都曾经认真研习过阳明心学。而现在,早在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就曾经说过: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那么,王阳明是如何创建阳明心学的呢?阳明心学讲述的又是什么内容?这就是许葆云先生这本《王阳明的六次突围》所要讲述的内容。

在这本书里,许葆云先生通过选取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六个时期,讲述了王阳明创建心学的过程以及阳明心学的内容。阳明心学的内容分为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三部分,以良知为核心理念,提倡人要知行合一,通过致良知,最后达到圣人境界。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中悟出了人人都有良知的道理,然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并在赣南剿匪后,不断完善,建立心学。在经过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以及阻止皇帝南下这些时期实践“知行合一”后,王阳明又进一步提出人可以通过致良知,达到圣人境界,把心学推向了高峰。

本书的作者许葆云先生,著名历史专栏作家,也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曾经出版过多部作品,其中这本《王阳明的六次突围》,作为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被称为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部明史随笔佳作。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王阳明创建阳明心学的过程。

第二个重点: 阳明心学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个重点:如何评价王阳明?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王阳明创建阳明心学的过程。

这本书的名字叫《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这里的六次突围就是指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六个时期,分别是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阻止皇帝南下,天泉证道。这六个时期之所以被称为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因为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就包含在这六个时期里。只有理解了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才会更加理解阳明心学的精髓。

阳明心学的内容分为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理念。我们就按照这三个理念依次被提出的顺序来看一下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

现在先看王阳明悟出“良知”的过程,这就是龙场悟道。

王阳明的出身不平凡,他的父亲王华中过状元,是朝中的高官,用现在的话说,王阳明就是一个官二代,自从他中进士做官后,就已经被父亲安排好了,可以安安稳稳的升官发财。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年号正德,大太监刘瑾仗着皇帝的宠信,胡作非为,忠心的王阳明上书弹劾刘瑾,却被抓进了锦衣卫的大狱,差点死掉,在狱中,王阳明明白了不能对皇帝愚忠,但作为一个信奉忠君爱国的儒生,他也失去了人生追求的意义。王阳明出狱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去做驿丞,就是龙场这个地方驿站的头,这可是连品级都没有,芝麻官都算不上的小官儿。

王阳明带着两个仆人千里迢迢的到达位于深山中的龙场驿后,发现这里几乎是原始社会,住只能住在山洞里,吃要自己想办法,三个人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周围又都是苗人,语言不通,沟通不便。这种情况对于过惯了富贵生活的王阳明落差简直太大了。这且不算,最要命的是无边的寂寞,本来就没什么公事,又无事可做,生活真是乏味到要命,他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调出这个鬼地方。现在物质条件差,精神生活也没有,又没什么盼头,王阳明坐在山洞里,绝望到极点,自己感慨,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对王阳明来说,这时的生活已经很绝望了,可偏偏还有更绝望的,来照顾王阳明的两个仆人,在这个时候都生了病。这可不得了,本来就三个人,要是两个仆人再因为生病去世了,王阳明的日子就更没办法过了。因此,一生没照顾过别人的富贵公子王阳明开始像亲人一样,用心的去照顾两个仆人,无微不至,没有主仆之分,王阳明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也不再空虚。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找到了人生价值,一个人不仅是为自己活着,也可以通过为他人服务来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这就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的道理。仆人病了,王阳明通过照顾仆人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觉得生活有了意义,而且照顾生病的仆人,是王阳明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想去做的,这个从心里能够指导自己行为的东西,他能感受到。他不需要再向外面寻找验证自己人生价值的东西,比如去向皇帝愚忠,获得肯定。

他在山洞静坐中想明白了这些道理后,说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原来讲究“仁者,爱人”,被称为圣人的孔子的道,我自己心里就有啊。这就是发生在正德三年的“龙场悟道”。

而那个心里能自动指导人行为的东西,王阳明称它为良知,并且认为良知就在一个人的心里,能识别是非善恶,与生俱来,无时不在。

领悟了良知之后的王阳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改变,不在绝望等死,而是开启了新生。

既然可以服务仆人,也可以服务百姓,他带着仆人修房子,种粮食,又跟当地的苗人交流,给他们讲课。王阳明在家乡的时候,曾经住在一个叫阳明洞天的山洞外,现在他又把他悟道,所住的山洞称为阳明小洞天。在给苗人讲课的时候,他就自称阳明先生,阳明先生的称号也就从这时开始传播开来,王守仁从此就是王阳明了。

悟出“良知”之后,王阳明就开始了对这个理念的不断完善,并在良知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阳明心学。他在龙场经过上面一番实践后,又在良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提倡人要把自身的行动与心里的良知统一起来,用良知来指导行动,如果只是知而不行,还算是不知。

不过,要想让自己的理论有说服力,光提出理论还不行,自己还得先能做到。接着王阳明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阻止皇帝南下,这就是王阳明亲身实践知行合一。

正德十二年,官位一路高升的王阳明被派到了赣南,也就是江西南部去剿匪,这就是赣南剿匪。但是这次剿匪,不只是单单剿江西南部州府的匪患,而是包括江西南部,福建,广东等四省交界处九个州府的土匪,这些地方地势凶险,易守难攻,土匪丛生,地方官府又没有能力剿灭,已经闹了十几年的匪患,现在加上明武宗又横征暴敛,农民的土地被兼并,无家可归,去当土匪的人更多。

面对这种棘手的状况,王阳明一个从来没带过兵,又没打过仗的人靠着良知和知行合一却圆满完成了剿匪的任务。王阳明认为,既然人心里都有良知,能识别是非善恶,以良知为准绳,人就可以进行自我反省,如果能知错改错,就更加难能可贵,毕竟即使是圣人,也会犯错。

所以就算是盗贼,心中也有良知,也知道做贼不光彩,你如果称他为贼,他也会觉得羞耻。盗贼如果知错改错,即使原来是盗贼,现在也不耽误成为君子。

在这样的良知指导下,知行合一,王阳明招抚那些愿意改邪归正,不再继续当土匪的农民,给他们土地,耕牛,种子,让他们好好种田过日子。那些农民们本来就是被生活所迫才去当的土匪,现在有地种,又能过安稳日子,谁还去当土匪,于是大片的土匪被王阳明“招抚”,重新做回了老百姓。而对于那些不知悔改,仍然继续作恶的土匪,王阳明则坚决采取军事打击,在王阳明的运筹帷幄下,最终肃清了这九个州府作乱十几年的匪患,赢得了江西老百姓的衷心爱戴。

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平定匪患后,就在他在江西的治所,江西赣州,又开始讲起学来,传授心学,也就是在这一年,根据王阳明的讲课笔记刻印的《传习录》开始出版,成为传世名著。书名中的“传习”两个字,来自于《论语》中曾子说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曾参,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这里“三省”的三是指多次的意思,不是三次的意思,传是指传授的意思,习是指温习。所以《传习录》这本书中的“传”读chuan,传授的传,而不是传记的传。

《传习录》的问世标志着“阳明心学”正式建立。

现在江西的匪患剿灭了,朝廷还让王阳明继续留在江西,是为了让他防备明朝在江西的藩王—宁王朱宸濠造反,这个宁王朱宸濠就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位动不动就要发飙的宁王。宁王看到现在明武宗不理朝政,只知道玩乐,百姓怨声载道,就有了趁机造反的心思,并从正德二年开始,准备了十二年,势力遍布朝野上下,江西省内省外,于正德十四年突然集结十万大军造反,兵峰直指明朝的陪都南京。

面对拥有这样优势的宁王,孤身一人的王阳明并不惧怕,他在知行合一的指导下,迅速展开行动。

他先是打出平叛的旗号,集结江西省内还忠于朝廷的部队,兵力不足就就地招兵,这也才一共召集了装备不怎么样的三万兵马,然后故布疑阵,大肆宣扬说朝廷早就知道宁王要造反,正在调兵进军江西,宁王迟疑,怕进攻南京,就失去了江西,竟然真的就在南昌按兵不动半个月,错过了出其不意进攻南京的最佳时间,也给了王阳明招兵和由江西通往南京的沿途城市增加防卫的时间。

宁王发现上当后,就领军离开南昌,开始沿途朝着南京方向进攻,王阳明又趁机利用他剿匪时招抚土匪的那一招,瓦解了南昌守军,兵不血刃的夺取了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宁王回军争夺南昌,然后以逸待劳,在鄱阳湖率军与宁王决战,宁王最终战败被俘。这时周围省份的援军都还没有到来,王阳明从起兵开始到最后擒获宁王,一共只用了三十五天,这就是平定宁王叛乱。

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说王阳明是在知行合一的指导下平叛呢,这是因为王阳明打仗的战术都是在知行合一的指导下产生的。知行合一最注重效率,思考和行动一定要密不可分,作为提出知行合一的一代宗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衔接的特别紧密,王阳明想到战术后就会马上实行,这样一招一招的主动出击,衔接的非常快,宁王被王阳明眼花缭乱的战术搞的晕头转向,就被牵着鼻子走,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在赣南剿匪的时候,王阳明的军事战术也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来看阻止皇帝南下。

宁王起兵造反的消息传到北京后,贪玩的明武宗朱厚照高兴坏了,他率领大军御驾亲征,南下江西。皇帝和大军所过之处,百姓们都被搜刮,折腾的苦不堪言,就像大片的蝗虫从庄稼地里飞过一样,处处一片狼藉。遵从良知指引的王阳明,为了皇帝南下沿途地方和江西百姓的利益着想,知行合一,不顾自身的安危,想尽各种办法阻止皇帝南下,与皇权搏斗,最后也只成功了一半,皇帝还是南下了,只是到了南京,没有到达江西,江西百姓算是躲过了一劫。虽然仍然有些皇帝的宠臣带着军队进了南昌,想搜刮百姓,最后还是被王阳明赶出了南昌,赶出了江西。

到了正德十六年,王阳明通过亲身实践知行合一,对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解更加透彻,王阳明又提出了一个“致良知”的口号。致良知简单的说就是尽可能的去扩充自己的良知,把人生的一切目标都包容在良知之内,一个人时时刻刻能够致良知的话,良知就会十分的纯粹,进入所谓的圣人境界,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可以成圣,也将心学推向了发展的高峰。

这就是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悟出“良知”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在赣南剿匪后,刻印《传习录》,建立心学。在经过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以及阻止皇帝南下这些时期对“知行合一”的实践,王阳明又进一步提出人可以通过致良知,达到圣人境界,把心学推向了高峰。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王阳明创建阳明心学的过程。说完这个,咱们接下来说第二个要点:阳明心学的内容是什么?

既然王阳明穷其一生创建了阳明心学,那他的阳明心学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和影响?

不过在说阳明心学之前,我们得先说一下心学的起源。

心学并不是王阳明开创的,它是儒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大儒陆九渊,陆九渊结合孟子的学说,认为人想要成为圣贤,只要好好的修炼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不必向外寻找方法,因此他的学说被世人称为“心学”。心学的观点也都是从儒家经典,比如四书五经里发展而来的。

陆九渊在世时,他创立的心学能够与朱熹主张的理学相提并论,但是后来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把理学确立为正统地位,心学也就没落了,直到王阳明又结合孔子,孟子,陆九渊等人的学说,创建自己独特的“阳明心学”,才使心学再次焕发光彩,王阳明也因此被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这个词,我们现在一般都指在某一个领域特别精通,知识渊博,能够兼收并蓄,整理概括成体系的人,但是这个词出自《孟子》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孟子称孔子就是集大成者,而在儒家术语里,“集大成者”就是圣人的意思。

所以后人把孟子称为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称为理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称为心学集大成者,再加上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四人并称为孔、孟、朱、王,都是圣人。

明白了心学的起源后,现在我们看阳明心学的内容。

阳明心学的内容包括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理念,这三个理念是逐渐发展的,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心学体系。现在我们就挨个的讲一下这三个理念。

我们先看“良知”。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都是在良知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那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谓良知也”。

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

可见,良知就在人的内心里,而且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良知能辨别是非善恶;其次就是自觉,因为良知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人心里马上就会知道,根本不需要谁从外面来告诉自己,人的羞耻之心也就是这样来的;然后就是人人都有良知,与生俱来,无处不在,只要是人,无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有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应该把良知作为人生的准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要根据良知来判断,良知认为对的就做,认为不对的就不做,只要按照良知指导去做就可以了。

这样说大家可能有点不明白,我举几个例子。

我们平常出行时,在公交车上,如果遇到老弱病残上车,我们会自然而然想把座位让出去,这就是心中的良知在起作用,提醒你让座是帮助你,是对的,是应该做的。而当我们在火车站买票插队,有人指责我们插队不道德时,我们会马上脸红,觉得不好意思,这也是良知在告诉我们这件事我们做的不对,不该做,自己也就觉得羞耻。

最后,王阳明还把良知上升到一个为国为民的高度。

既然人人都有良知,那么作为一个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生,如何把良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呢?儒家最讲究忠孝,良知肯定会以此为标准,王阳明也认为应该以“忠孝”的良知为人生的准则,但是他讲的忠孝跟理学朱熹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不一样,那是一种对皇权的愚忠。

王阳明讲的“忠孝”是对自己内心良知的忠孝。一个真正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生从内心的良知出发,面对芸芸苍生,家国天下,会忧国忧民,会勤于政务,会反对贪官污吏,会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敢于上书皇帝抗争,即使是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些都是一个真正的儒生该有,会有的良知,正是这些良知,让一个真正的儒生可以无私无畏,为国为民。所以,这些内心的良知才是该被自己忠诚和孝顺的,也就是该遵循的,而不是愚忠于皇权。王阳明本人也正是在这些良知的指引下,为百姓和国家着想,不辞辛苦,最后成就了自己的功业。他后来之所以一定要讲学,也是为了想培养更多有这样良知的人,好为国家百姓出力。

这也是王阳明和他的阳明心学伟大的地方。

不过,既然人人心中都有良知,又把良知作为自己人生行动的准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按照良知行事,去犯错呢,很多人明明知道一件事情不对,最后还是去做,就像那些土匪,明明知道做贼不对,还是去做贼?

这个问题王阳明也发现了,他认为这是因为人的内心被各种欲望蒙蔽了。在赣南剿匪结束后,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里的“心中贼”就是指每个人心中遮蔽良知的欲望。因此王阳明还要帮天下人都破掉“心中贼”。

明明知道良知提醒了该怎么做,还是禁不住欲望的诱惑,就不按照良知的指引去行动。这是故意行动不与良知一致,这样的人多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坏了,全是虚伪狡诈,贪婪好色之人,尤其是当时明朝的士大夫们,看看当时的明武宗和那些贪官污吏就知道了,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和国家哪还有救,老百姓还怎么活。

所以为了改变世人这个行动与良知不一致的毛病,也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王阳明在良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人的一切行为全都应该以“良知”为指导,听从“良知”的指引而行动,人一旦感受到良知就要立刻行动起来,这就不会犯错,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道理说出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很多人,包括王阳明的弟子,知道了知行合一后,还是没什么改变,所以王阳明又说了一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并且自己也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从贵阳龙场驿调到江西庐陵县做县令,冒着被罢官杀头的风险为百姓免去赋税,这是知行合一;在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这是知行合一;为了百姓利益,阻击皇帝南下进入江南,进入江西,这是知行合一;王阳明晚年,朝廷调他去广西平叛,他本来可以不去,但是考虑到如果他不去,别人去处理不好的话,广西百姓受苦会更加严重,他再次不顾自己身体不好,还是去了,并且一去不返,这也是知行合一。

可以说,自从王阳明龙场悟道,提出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念之后,王阳明的良知都在指引他去考虑百姓利益,他也都根据良知的指引去执行了,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不过,通过自身实践知行合一后,王阳明也更加理解知行合一,他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致良知”的理念,这是阳明心学真正的核心所在。

致良知简单的说就是尽可能的去扩充自己的良知,以良知为指导,运用到行动中去,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修炼,也是知行合一的高境界,王阳明之前谈知行合一,是希望天下人都把“良知”和自己的行动合而为一,但这个说法还略显含混不清,可有了“致良知”这一口号,阳明心学就给人们指出更加清晰的道路了。

在致良知里,什么都合一,人生的一切意义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良知。对此,后世大儒黄宗羲总结得好:“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这就把“良知”和“致良知”的关系阐述清楚了。这时的知行合一就变成,知,是“知”个良知;行,是“致”个良知,把自己内心的良知扩充到无限大,将人生的一切目标都包容在良知之内,将自己内心的良知修炼成纯粹无比,这就是所谓的圣人境界。

至此,阳明心学达到了一个高峰,通过致良知,让自己的行为与良知合为一体,人人都可以成圣。

明武宗去世后,他的堂弟嘉靖皇帝即位,嘉靖六年,广西发生叛乱,朝廷起用王阳明去广西平叛,这时的王阳明已经五十六岁,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回不来了,在出发前夜,他在家乡的天泉桥上对告别自己的弟子留下了包含心学精髓的四句教导: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天泉证道。

这四句教导被称为“四句教”,意思是说:人的内心本来是没有善和恶的,当人的念头在心里已经产生,做出判断时,这时就有了善恶之分,真正能够区分善恶的是良知,而坚持善的,反对恶的,靠的就是致良知。因为在儒家经典里,格物就是为了致知,而勇敢的坚持对的,反对恶的,这就是致良知。

好了,以上就是本书第二个重点:阳明心学的内容分为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理念,其中良知能辨别是非善恶,是人生行动的准则,人人都有良知,与生俱来,不会泯灭。一个真正儒生的良知应该以为国为民为指引。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行为要听从“良知”的指引而行动,一旦感受到良知就要立刻行动起来,这是拯救社会的学问。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高境界,通过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好了,下面来为你说说最后一个重点:如何评价王阳明?

从前面两个重点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自从悟出来良知后,从此都在为了百姓利益而不懈的知行合一,不辞辛苦的来回奔波,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除了因为被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而成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呢?

在我国古代评价一个人有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都在《左传》里,《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这段话中,立德”是指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是指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立言”是指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这三者每一个都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都会流芳百世,所以称为三不朽。

我们看这“三不朽”中,能做到其中一个就很厉害了,更不用说三个都做到了,如果一个人能把这三朽都做到的话,这个人几乎就是完美的,被称为“完人”。

而王阳明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三不朽”都能做到的完人。

有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完人的只有两个半,其中一个完人是孔子,半个完人是曾国藩,另外一个完人就是王阳明,而且是完全没有争议的三不朽完人。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学生又为他整理了《论语》,在立德,立言方面都可以达到,可是在立功方面却没有大的功绩,而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冰鉴》和根据他的家书整理的《曾国藩家书》等著作传世,在立功,立言都能达到,可是在立德方面,曾国藩就不行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因为曾国藩杀人太厉害,甚至有曾剃头的称号,而且镇压太平天国也是为了的荣华富贵,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可以说是愚忠,这也是为什么曾国藩称为半个完人的原因。

王阳明就不同了,立功有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广西平叛,立言有弟子根据他讲解心学笔记整理的《传习录》,而立德是指王阳明在良知的指引下,知行合一,全心全意的为了百姓着想所建立的功德。

我们在前面讲过王阳明把良知上升到一个为国为民的高度,他也是在这样做的,不管是在江西庐陵县做县令时,冒着丢官杀头的风险,为百姓私自免去赋税,还是在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广西平叛,阻止皇帝南下,他都首先考虑的是百姓的利益,至于是否危害到皇帝的统治,这不是他先考虑的。

王阳明本人也并不看重荣华富贵。朝廷让他做官,其中有好几次他都不想去,只想好好找个地方讲学,教导更多的人学习心学,将来有更多的人可以为百姓着想,拯救社会。比如让他去赣南做巡抚,他竟然推掉了明武宗让他上任的三次圣旨,第四次他才在好友的建议下去的,而一到地方发现土匪危害那么严重,就马上采取措施剿匪。这样的情况,在他最后去广西平叛也是一样,朝廷征召他去平叛,他本来不想去,但是考虑到别人去的话,百姓可能会受苦更严重,他还是去了,到了广西后用最小的代价平定了叛乱,把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小,然后就辞官回乡了,没想到病逝去路上,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风骨。

他一心为了百姓,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我们从两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

一件是王阳明在赣南剿匪班师回来时,沿途百姓顶香跪拜,后来还为王阳明立了生祠。祠是祠堂的祠,生祠就是指祠堂里祭祀的这个人还活着,就已经开始祭祀他,这并不是说要诅咒他死,而是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以及他的功德无量,在古代,只有做了很多好事,或者救了很多百姓,做过重大贡献的人才有资格被立生祠。

另一件是王阳明被南昌百姓抬在竹轿上重游南昌。

王阳明在南下广西平叛时,经过南昌,南昌的老百姓听说当年为他们呕心沥血的阳明先生要经过南昌,就自发的守在江边,拦住他的官船,一定要让他进南昌城去看看。不过王阳明这时候已经五十六岁,身体又不好,再加上军情紧急,就想推辞掉,没想到南昌的老百姓早就准备好了一乘用竹子扎的轿子,这乘轿子也没有专门的轿夫,王阳明坐上后,百姓就用手托着这乘小轿,走几步就换人,一步一步的把王阳明从江边托进了南昌城。

进了南昌城后,王阳明就愣住了,原来南昌城的百姓早都已经走出了各自的家门,静静的站在路的两边,就等着这位以前用生命救过南昌城的前任父母官从自己的家门口经过时,他们能够好好看看他。王阳明从开始进城,轿子就被托着,轿子到了谁家门口,谁就托着轿子,然后再传给后面的人,就这样一个一个,一家一家的传下去,直到王阳明把南昌的大街小巷都转了个遍,南昌城十几万的百姓都微笑着看到了王阳明,这顶竹子做的小轿子才又被人托着抬出城,送王阳明回到船上,然后南昌的百姓们在江边恭送他离开。

在第二年平定广西叛乱后,王阳明辞官还乡,最终病逝于江西境内,听说王阳明在江西去世,在接下来江西境内的行程里,江西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他的遗体。

这就是王阳明的立德,这就是曾国藩跟他的差别。

许葆云先生在书中说,当南昌城的十几万百姓抬着他在南昌城转一圈时,王阳明就已经是圣人了。

我们前面说过,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是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但是王阳明之所以能被称为圣人,可不止是因为在心学上的表现。

一切听凭良知的引导,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不惜一切,仁至义尽,就成了“圣人”了。

王阳明临终前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这也算是他对自己完美一生的总结。

从正德元年,上书劝谏皇帝骂刘瑾获罪,身陷诏狱,到嘉靖七年,他平定广西叛乱,这些年的宦海沉浮,他做事时时依着良知,事事遵循天理,从没有擅离职守,对得起自己的官职,对得起自己治理下的百姓,他对自己这样的一生十分满意。至于功名利禄,他早就看破了,对于皇帝和朝廷,他也早已经看透了,没什么好说的。对于自己的阳明心学,“四句教”都已经告诉了自己的弟子,让他们去理解吧。所以,他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这就是王阳明,不仅是圣人,还是我国古代唯一一位没有争议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到了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阳明心学创建的过程,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悟出“良知”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在赣南剿匪后,刻印《传习录》,建立心学。在经过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以及阻止皇帝南下这些时期对“知行合一”的实践,王阳明又进一步提出人可以通过致良知,达到圣人境界,把心学推向了高峰。

其次,我们讲到了:阳明心学的内容。阳明心学的内容分为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理念,其中良知能辨别是非善恶,是人生行动的准则,人人都有良知,与生俱来,不会泯灭。一个真正儒生的良知应该以为国为民为指引。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行为要听从“良知”的指引而行动,一旦感受到良知就要立刻行动起来,这是拯救社会的学问。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高境界,通过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最后,我们讲到了对王阳明的评价。王阳明在良知的指引下,知行合一,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叛乱,广西平叛,阻挡皇帝南下,全心全意的为了百姓利益着想,又有《传习录》传世,是我国古代唯一一位没有争议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5a5fcyvrilmfr6i2t9bi

    皇帝不是好皇帝,宁王造反就是应该的,王阳明愚忠,王阳明应该帮助宁王兵不血刃的造反,这才是良知。

  • 5a5fcyvrilmfr6i2t9bi

    日本人没有良知,良心大大的坏。

  • yuncai_r0

    太好了,喜欢有书主播阿成和杨枪枪的声音。

  • 1305065xm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