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一部讲述新闻记者的电影《不止不休》开机。彼时,作为主演之一的张颂文虽然已经出演了《西小河的夏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作品,但还没有正式走进观众的视野。
今年《狂飙》引爆网络和社交平台,张颂文一举为全民所熟知。而这部沉寂三年的电影,终于在“狂飙”的余韵中正式上映。这次,他饰演的是一名资深记者。
这个角色,或者说演员张颂文,就像一枚定海神针,支撑着整部电影的时代背景、故事结构乃至一些“形而上”的思想空间。
可惜,他在电影的后半段隐身了。张颂文作为第二乃至第三主演,他的缺失,不至于颠覆整个故事,但实在遗憾。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7.2应该是公允的,但如果张颂文的戏份再多一点点,也许《不止不休》呈现出来的,将是另一番光景。
壹
《不止不休》讲述了一个无钱、无学历、无背景的实习记者韩东,试图通过一篇新闻报道,去改变一亿人命运的故事。
这句梗概几乎呈现了电影的全部特质:一、主角韩东是一个北漂青年,穷困潦倒,但有理想抱负;二、“新闻记者”是核心主题,更是撬动故事开头结尾的唯一支点;三、结局是正向的,既肯定了新闻的功劳,同时也将主角托举到了平民英雄的地位。
围绕这三点不难看出,主角背后需要一个像导师、推手这样的角色去支撑他,才能平滑地走向结局。
这个角色正是记者黄江,也只能是黄江。
具体来看,整部影片大体分为三个段落:“山西矿难”“乙肝代检”及“乙肝歧视”。在这三个段落中,黄江的戏份不多,却至关重要。
首先,黄江第一次亮相,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皮夹克又脏又旧,整个人像上了发条般停不下来。他的背包、饼干、一瓶污染水,加上所置身的报社环境,瞬间将观众拽入到昔日“纸媒为王”的时代。
无论是外在形貌还是内在气质,张颂文仅用一场戏就完成了众人对一个资深记者的想象。
在电影快速且逼真地展示了报社内部的图景后,很快就引入了第一个段落。黄江带领自己推荐的实习生韩东,连夜从北京奔赴山西,只为抢先报道一起矿难事故。
进入煤矿前,黄江带着韩东,收购农家旧衣,并在地上疯狂摩擦,用剪刀做旧,装扮成一副穷苦人的模样。这是资深记者的斗争经验。只有这样才不会招来煤矿的警觉。
到达煤矿区,这里没有显露出一丁点发生矿难的痕迹。黄江马上想到要找本地住满人的宾馆。这是资深记者的敏锐和智慧。他很清楚发生矿难后,煤老板一般会找一家宾馆,将受难者家属请来,用钱封口。
进入宾馆后,黄江将一支录音笔交给韩东后就不见了。宾馆成了展示韩东的舞台。他见识了煤老板的嘴脸和家属的悲痛,又恰好找到了采访对象,完成调查。这部分,黄江的缺失尚可以理解为这是他对实习生的倚重和信任,不会对情节产生影响。
下一幕,两人在出租车上赶稿子。车急速向北京驶去。这里有一个生动的细节:黄江写稿时,嘴里的烟竟粘住了嘴皮。只有长时间凝神写稿,双手没有碰烟,才会发生这种事。这是资深记者的专注和对时效的追求。
之后,电影场景转入黄江的家。当他妻子来到逼仄的书房,催促他放下稿子出来招待韩东及其女友时,黄江有两个动作,一是熄了烟,扇了扇,怕妻子闻到;二是出门时,“老不正经”地想亲妻子一口;再加上,他邀请后辈到家做客,充分地展示了他温情和善的一面。
这一生活场景最后定格在阳台上。韩东流露出对受访者的同情,想要改变些什么;而黄江则指出,作为记者,只需要把发生的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不必寄望于改变世界。这话有些冷峻,但却体现了记者的专业性和职业道德。
至此,“山西矿难”这个段落结束。相比主角韩东,黄江的形象更为突出、立体和丰满。他的存在不是为喧宾夺主,而是要让观众相信并代入到那个属于报业的黄金时代。
作为实习生的韩东,显然肩负不起这个叙事任务,黄江是导演唯一的选择。事实上,张颂文用出众的演技证明了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贰
影片进行到第二个段落“乙肝代检”时,故事的走向开始出现一些危险的偏移。黄江逐渐退出镜头之外,只是偶尔问一下韩东的调查进展,以及对他的努力表示肯定。
第一个段落精心营造的“双雄戏”,毫无征兆地变成了韩东的独角戏。这种转向,也许正是导演王晶想要的:“资深”加冕的光环,使得黄江没有成长、逆袭的空间;只有将一个貌似“菜鸟”的小人物,捧上英雄的宝座,才符合戏剧的情境。
但导演大概疏忽了,在第一个段落中黄江的戏剧功能更多体现在引领韩东进入新闻业,体验记者身份,并参与一起“简单”的调查报道;而没有对韩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比如说他的新闻写作、新闻理解、价值观念等,从头到尾,韩东始终如一。
照理说,进入第二个段落,作为导师的黄江应该继续指导、参与韩东的调查。在此过程中,韩东介入乙肝携带者群体,渐渐地了解到他们的苦衷,态度开始松动,甚至和黄江发生争执。
黄江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当初他何尝不是一个热血青年,可后来,他经历了许多事情,使他明白作为一名记者,如实地记录一切,就是对正义和公理最大的维护。
韩东短暂地接受了黄江的教诲,完成调查,写出报道,在即将排版付梓时,他受到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要求撤稿。黄江怒不可遏,认为韩东不是一名合格的记者;韩东却固执己见,坚持撤稿。
此时,理性与感情,客观与主观,价值与道德,爆发剧烈的冲突。双方终于分道扬镳,韩东被迫离职。
可惜在电影中只看到双方最后的冲突和对立,上述黄江和韩东的交锋,大多只是笔者的设想。黄江的缺席,意味着在这样一部以新闻业为题材的电影中,理性、客观、冷静的那个维度的丧失,只剩下感性的实习记者的自我挣扎和纠结,虽然贴近了观众,却也削弱了主题。
电影进入第三个段落,韩东为那些遭遇歧视的乙肝携带者奔走,大量采访调查,铸成一篇为一亿人发声的报道。
他从感性出发,找到了一个准确的立场,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新闻理想,这是与黄江迥然不同的道路。
在此过程,黄江作何感想?韩东的执念是否会让他反省自己过度的理性?他是否会从旁协助调查,甚至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他是否会为了一名被辞退的实习记者的稿件,和总编据理力争,要求该报道登上头版?
这一切统统没有。黄江在第三个段落彻底隐身了,只剩一个邮箱名字和一份报纸的暗示,告诉观众其实是黄江帮助韩东发出这篇报道的。
黄江戏份的缺失,使得第二个段落暴露的问题,再无任何辩护的余地:一部以新闻业为主题的电影,在最后一个段落中,竟然没有出现报社和作为导师、帮手及对立面存在的资深记者,这种失衡,或许成全了韩东的孤勇,但也相应地消损了电影的主题。
叁
张颂文在电影后半段的隐身,其实早有端倪。在《不止不休》最早释出的海报中,曾提到:“他,一无所有;她,是否不离不弃?”这里的她,指的是苗苗饰演的角色小竹。
很多观众诟病这个角色只是摆设,人物线支离破碎,时有时无,台词和镜头都少得可怜,甚至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如果删掉她,对整部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那为什么当初要设置这样一个角色?原因只有一个,这部电影除了“新闻业”,还有另一个主题“北漂青年生存实况”。
导演的叙事野心,大概是想将北漂青年和新闻记者做一个融合,黄江作为“新闻记者”的侧面出现,小竹作为“北漂青年”的侧面出现,他们一起辅助韩东完成蜕变。前半段,黄江带韩东入行;后半段,小竹陪韩东成长,最终完成北漂青年实现新闻理想的逆袭。
基于“北漂青年”这个设定,影片后半段,张颂文就该隐退,苗苗应该抬头。
但也许是因为“新闻记者”的主题更能打动人心,或是别的原因,经过三年的蛰伏和修改,上映版本偏向了“新闻记者”这一主题,为此不得不牺牲“北漂青年”的相关内容。所以,苗苗的戏份剪碎了,本来就该缺失的张颂文也无法重新现身。
尽管有遗憾,但《不止不休》对二十年前纸媒黄金时代的回顾和召唤,已经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和挑战。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韩东身上望到自己的影子。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也许是导演在“北漂”和“新闻”之上更高的出发点和想要完成的表达。
如果张颂文的戏份再多一点,或许《不止不休》更能接近圆满。但谁又能苛责一部导演的处女作就抵达圆满呢?
无论如何,这样一部直面现实并眺望未来的电影,是导演王晶、监制贾樟柯、主演白客、张颂文和苗苗等电影人一起献给观众的礼物。
它不完美,但弥足珍贵。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