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德道经》第六十九章-丹道实修者解读帛书版道德经

修行者的《德道经》第六十九章-丹道实修者解读帛书版道德经

00:00
02:55
《德道经》第六十九章 同心同德
原文: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 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希言自然。故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 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读:闻知而不能得之的洞见中,发光的三只眼了然分明自家的先天之身,自然自己明白自己,飘 风不终朝,时有时无,暴雨不会整日下个不停,为什么这样呢?天地就是这个公平合理的状态,时 好时坏,时有时无,有何况人呢?(也比喻洞中的先天之身。所以从事道的那个先天之身同于道的 状态,同于德的那个先天之身状态同于德的状态,同于失的那个先天之身同于失状态。这是道的三 个本性。道态比喻太极,德态比喻无极,而失更是一种状态,发光的夫者,通透天地的人。失去是 去到发光的夫者那里。)道态德态失态,三态皆都樂得之。如果没见到其中有请的真信,便会信心 不足,不会相信失也是道态。
释义:在日常约定俗成的话语中,去公园,去山上的去,不是灭掉。失也是是语境不同,天的出头 发光。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得失两元都是道的法则,而德是道的性能。同心同德, 心性德性,道相与失相。整部德道经典,都从心物入手,心外无物,明心见性,好多注释都从外入 内,世间万象皆乐善奉行,乐得其所。
道不远人求逐远,花开似己触处芳。
若能目中真如意,便无闲事费思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