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上周,以这样一句出自“失意书生”的感慨为代表,“孔乙己文学”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从类似的表述中,有人读出了当代青年和“孔乙己”跨越时空的相仿心境,有人读出了年轻学子初入社会的集体性怅然,还有人敏锐地意识到,“孔乙己文学”反映出的其实是社会就业结构的某些问题。
对此,多家媒体纷纷发文解读,有的得到了读者的认同,也有的引发了年轻人的吐槽与批评。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解读,既让“孔乙己”这个诞生于上世纪初的文学形象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也让很多年轻人对个人境遇和选择有了崭新的思考。
当代社会,已经没有和当年的“孔乙己”一样的旧知识分子,今天的高学历人才,也不会再穿着“长衫”之类的衣服,在外观上和其他人加以区分。然而,时过境迁,并不意味着类似的身份认同危机也会随之消失。今天我们谈到“孔乙己”或“长衫”时,虽然只是比喻,但具体选择用哪些喻体比喻本体,却依然意义非凡。
对此,央视网的评论分析道:“在一些人看来,学历没有兑现利好,而是成了身上难以脱下的‘孔乙己长衫’: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意气风发,步入社会后发现如此‘内卷’,象牙塔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所需,骨感的现实已经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巨大的反差,让一些人情绪消沉,不愿意从事比自己预期低的工作,尽管这个工作可能是自己喜欢的。这种不上不下的‘悬浮’状态,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对很多寒窗苦读的年轻人而言,自己用努力换来的学历,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大底牌,而不该是百无一用的“长衫”。然而,在现实中求职碰壁,却可能让人怀疑学历甚至自己人生的价值。对此,央视网的评论认为:“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读书获取学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能力,扩充我们的格局,让我们以书本知识为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
面对这种“长衫心理”,有些“过来人”会劝告年轻人:要学会适应社会,必要时可以降低身段。但是,这样的话对年轻人而言未必有直接的帮助,有时也会让年轻人觉得不太舒服。对这类言论,《南方都市报》时评作者肖俊评价道:“如果我们以毕业生或者家长的视角来看就业,就不会这么说。学历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但是多少是一个职业生涯的起点。而好的起点也意味着未来职业生涯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意味着今后家庭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保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认为:“大学学历本就来之不易,不能因为就业不顺就轻贱它。当然,就业与经济形势有直接关系,繁荣的市场经济能带来更强劲的用人需求,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赛道,显然是缓解年轻人就业压力和生存焦虑的根本途径。”
话说回来,被年轻人比作“长衫”的那种感受,也未必是非得急着摆脱的坏东西。对此,红星新闻评论员黄静就在文章标题中直言——《孔乙己的长衫,脱不下也不必脱下》。
对于“长衫”这个比喻,作者认为:“写下‘孔乙己的长衫’,就是读书的结果,这也是一次确定自我的尝试。”“这个赋予和群体探讨的过程,恰恰说明‘长衫’并非枷锁,而是内化为个体的学识和认知,成了抵御人生洪流的思想利器。换个角度来看,这些语言表达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也是求职的优势,但或许被情绪掩盖了。所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运用到求职中去,也是一堂必修课。”
面对围绕“孔乙己的长衫”展开的讨论,很多年轻人觉得这说的就是自己。不过,也有人跳出这套话语,进而发问:拿“孔乙己”比喻当代年轻人,真的合适吗?
对此,湖南工业大学的学生陈自强就认为:这种比喻“不合适也掩盖真问题”。在发表于红网的评论中,他写道:“当代年轻人与孔乙己唯一的共同点在于,都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但这唯一的共同点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共情效应,这种共情效应背后,不是具体的个人的问题。孔乙己拒绝并以个体抵抗这种变革,而当代青年人则是积极地面对变革,但以既有的经验与认知范式应对社会时,却屡屡受挫。这提示我们,不应该把年轻人所遇到的问题当作一种不成熟的抱怨与矫情,而是要深刻认识到社会怎样形塑它们的固有认知与境遇,以及背后的社会问题。”
今天年轻人遇到的问题,与“孔乙己”面对的问题并不一样。年轻人不必给自己贴上“孔乙己”式的标签,要小心这类话语陷阱。面对现实,年轻人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化解困难的办法,因此,用“孔乙己”来比喻年轻人并不妥当。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