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应D背诵5

综应D背诵5

00:00
05:14
考点27: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
(一)小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由…到…;循序渐进,方向不可逆)
2.阶段性(不同年龄,总特征及矛盾不同,要有针对性,不要一刀切)
3.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①人的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平衡;②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起始时间、成熟水平是不同的。抓关键期)
4.互补性(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6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4点)
1.注意发展的特点
①由无意注意占优势,到有意注意为主导
②对具有直观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
③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④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转移、分配能力较弱
2.记忆发展的特点(口诀→有意识记象策,敏捷准备)
①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②意义识记逐步发展
③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④记忆策略形成与发展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记忆的敏捷性、准备性等品质在提升
3.思维发展的特点(口诀→两抽象,不平衡,是质变)
①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②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
③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不平衡性
④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变
4.想象发展的特点
①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强
②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即想象的现实性不断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往往与客观事物不符,或不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高年级的想象愈发完整,结构也更加合理
③想象的概括性不断增强,可以通过词语进行想象
5.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口诀→丰稳深力)
①情绪的丰富不断扩展
②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③情绪的深刻性加强(透过现象看本质)
④情绪能力迅速发展。小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调节能力,表达能力在发展
6.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理智感。小学生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
②道德感。评判标准从无标准到有标准;道德体验范围由小到大,由近及远;道德体验程度由浅显、冲动到深刻、稳定;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的发展。
③美感。小学生的美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模仿性的特点;审美较为简单,格调较低。

考点28: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8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对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的冲突
4.学龄前(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小学)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冲突
7.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繁殖感对停滞感
8.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完美感对绝望感

考点29: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时注意事项:
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应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少给予批评,使其充分体验努力带来的快乐。

考点30: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
①优点:埃里克森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埃里克森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他们的发展历程;他的理论不是只研究某一年龄阶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
②缺点: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均需进一步研究。

考点3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多动症
多动症具体表现在
①活动过多
②注意力不集中
③冲动行为
④学习困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