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河南之新郑:具茨山下,溱洧河畔;炎黄子孙,郑韩故城!

诗经里的河南之新郑:具茨山下,溱洧河畔;炎黄子孙,郑韩故城!

00:00
05:04

具茨山下,溱洧河畔。

炎黄子孙,郑韩故城。

春秋初期,周宣王的弟弟姬友,将在陕西的封地“郑”,迁到溱洧之水交汇处,定名为“新郑”,于是这座城市的名字就从未变过。

新郑,天下之中,扼东西通四隅;九州腹地,御经纬达八荒。这里北偎黄河之险,西托茨山脊梁。南面曹魏古都许昌,东张大宋古都汴梁。炎黄子孙,福延绵长。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始初,创造文字,扶农桑蚕,征服东夷,统领衣冠。炎黄异母兄弟,齐心与蚩尤涿鹿大战,最终统一中原,我们都成为了炎黄子孙。

新郑的山,是始祖之山。古有熊氏的发祥地,奇异岩画、壮观城堡、神秘石棺,都在诉说它的不平凡。传说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

新郑的水,是溱水洧水。三月初三,《溱洧》河畔,诗经里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地手握蕑草,在澄清的水上,洗掉污秽,拂除邪恶。她们三三俩两,或低头细语,或捧水洗漱,或嬉笑怒骂,好不热闹。

新郑的雨,是欧坟烟雨。千百年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葬于此地。他的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他的家人、后辈都长眠于此,给我们带来诗意人间。

新郑的风,是诗经的风。新郑的文明,就从诗经里的《国风

郑风》说起。21首《郑风》诗篇,既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邂逅;也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相思;既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期盼,又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惊喜赞叹;既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的魅力无限;更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的甜蜜浪漫!

新郑,《诗经》从这里发源,那悠扬的歌声从溱洧河畔的上空飘过。你看,阳春三月,众草丛生、百卉争艳,高树与低蔓携手,莲蓬与蒲草相伴,葱绿与粉嫩辉映。你听,溱水洧水河畔的人们,手持籣草、打打闹闹,连河水都跟着沸腾起来。你瞧,采诗官都跟着手舞足蹈起来,他激越活泼,抒情细腻,把人们的情思都写进了诗里。

新郑,裴李岗遗址文化,见证八千年文明。洧水由北向南流过,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见证着日出日落。

新郑,郑韩古城,历经风雨沧桑,依旧巍峨高墙。郑庄公墓,巍然高耸。平定叔段之乱,掘地三尺见母,他这一生,可谓是一代枭雄;韩王陵群,述说战国兴亡。韩国拥天下之强弓劲弩,有“陆断牛马,水截鹄雁”之剑,前375年灭了郑国。大汉时期,一代名相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汉室始得兴旺。大唐诗圣白居易故里,传世诗作三千首,诗为时而作,歌为民呼声;大明首辅高拱,经世而致用,改革整吏治,大明又中兴。

新郑新郑,炎黄子孙,同根同源。

新郑新郑,烽火狼烟,春秋千年。

新郑新郑,人才辈出,香火不断。

新郑新郑,福祉永葆,开创新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