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留美女教授“抛夫弃子”,孤身隐入荒漠30年,82岁离世后,惊世之功方才揭晓

王承书:留美女教授“抛夫弃子”,孤身隐入荒漠30年,82岁离世后,惊世之功方才揭晓

00:00
08:31

“没有核武器,就没有话语权”。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转直下,苏联撤走援华专家后,我国的尖端武器研发一度陷入困境。

骤然失去了外援,要继续研发原子弹,只能靠中国人自己。

可造原子弹不是嗑瓜子,上牙碰下牙就能轻易搞定,彼时国内根本没有前沿技术,更没有相关的专项人才。

没有专业的牵头人来领导,这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必然无法推进。

一番思忖之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忽然想起了一位可用之才。

可再一思索,若是真让这个人抛下一家老小,转行来搞导弹,似乎又太过残忍。

因为这位最合适的候选人,是位身材娇小的女子,更是位操持家事的母亲。

众所周知,搞导弹需要高度保密,长年不能回家,还要你放弃你过往所有成就,就此隐姓埋名,住进生活条件艰苦的沙漠里,实在不是份好差事。

出乎钱三强意料,得到调令后,这位女子竟然答应得毫不犹豫,接受组织安排。

她叫王承书,虽未入“两弹元勋”之列,却被赞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女功臣。

1934年,王承书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此后二十余年从未改志,一直在热核聚变领域深耕。

为了精进学术,还曾先后前往美苏留学实践,是国内在该研究领域的绝对权威专家。

可在1961年,钱三强却提出希望她转行,转入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为研究原子弹出一份力。

彼时,王承书已经年近半百,若贸然改变研究方向,意味着一切将从零开始。

出乎钱三强所料,王承书竟毫无迟疑,毅然决然地说出了“我愿意。”

遥想当年,她正是怀着一颗殷切的报国之心,才突破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

1941年,王承书结束了在燕京大学的本硕阶段学习,赴美攻读密歇根大学博士,师从物理学泰斗乌伦贝克教授。

在读期间,她随导师专攻稀薄气体动力学,一举破解了困扰全球学界50年的难题,顿时声名鹊起。

凭借丰硕的学业成果,王承书取得学位之后,顺利拿到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张文裕也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夫妻俩在美国的生活相当优渥体面。

然而,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承书却突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仿佛感受到了使命召唤一般,她郑重地向丈夫提议,应该回到更需要他们的祖国去。

夫妻俩一拍即合,马上递交了回国申请,不料竟遇上了未曾预想的艰难阻力。

彼时,为了限制我国发展,美国政府明令禁止理工农医类的中国籍科学家回国。

毫无疑问,作为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王承书夫妇自然也在受限之列。

此后五年,夫妻俩在美方的监视下备受煎熬,即便身在家中也难免被盯梢。

直到1954年,经多方努力,他们的“归国梦”才算有了盼头。

归国前,他们先是打包了重达一吨的书籍和刊物,将这些珍贵资料分批托人悄悄寄往北京。

与此同时,他们也低调处置了在美的各种资产,仅剩几件随身行李,随时准备动身。

1956年,在接受了FBI和海关的多轮盘查后,王承书夫妇终于如愿,满怀憧憬地登上了归国的邮轮。

回国后,生活条件堪称断崖式下跌,可王承书却甘之如饴。

稍作休整,她便来到近代物理研究所上岗,翻译科研著作,还兼任大学教授,培养人才。

可自打1961年,王承书从钱三强手中接过了分离铀同位素的任务,便如人间蒸发一般,再也不见踪影。

原来,浓缩铀号称“核武根基”,分离铀同位素属于保密性任务。

为此,王承书必须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她秘密前往兰州504厂,得到了三本珍贵的笔记。

这份笔记是苏联专家在时,中方工作人员抄录的,内容十分重要。

不过,因为厂里没人看得懂俄文,之前一直形同废纸。

为了学习经验,王承书把自己关进小屋整整五个星期,这才弄懂了所有的关键点,详细地给同志们讲解。

苦心人,天不负。

1964年1月,第一批浓缩铀顺利出产,比上级规定的期限,提前了整整113天。

当年10月16日,由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成功引爆。

消息一出,举国欢腾,全世界也对中国刮目相看。

此后,王承书又接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的任务,在氢弹、人造卫星的研发工作中,也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由于接连而来的“绝密任务”,王承书常年吃食堂、住宿舍,从不回家。

这些年里,丈夫张文裕心里藏了一万个“为什么”,却又不能开口问,只能在妻子身后默默地支持。

细细算来,到1978年调回北京核工业部为止,王承书在兰州已经整整工作了17年。

彼时的她已经66岁,曾经风华正茂的上海丽人,与丈夫团聚时已是两鬓斑白。

身为高级专家,王承书的贡献令人瞩目,但她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八十年代,她每月的工资有280元,却只肯留下基本的生活所需,省下的200多元都捐给科研项目,或者资助贫困青年。

在某次采访中,记者曾着重陈述其所作贡献,王承书却平静地说:

“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工作而已。

至于贡献嘛,几亿工农兄弟,谁又没有贡献?”

1992年,自丈夫张文裕去世后,王承书又将夫妻俩毕生积蓄悉数捐出。

这笔钱共13万元,分别为西藏建了一所小学,为福建的小学建了一栋实验楼。

临终前,王承书立下遗嘱,家中已无资产,资料书籍留给科研事业,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身后抚恤金也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1994年,在盛夏的阵阵蝉鸣中,王承书于北京安详离世,享年82岁。

至此,她因投身国防事业而刻意湮埋的半生往事,才终于被公开在大众视野。

在整理王承书的遗物时,后人赫然发现了母亲日记中的一句话:

”坚决完成任务,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

如此胸襟,无愧为峥嵘时代的国之脊梁。

作为参与我国首颗原子弹研制的唯一女科学家,她的名字本该更加光彩熠熠。

斯人虽已走远,可隐于时代的每一分贡献、每一寸心血,却值得铭记于心。

往期好文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 张露萍:世家小姐舍弃浮华,18岁毅然投身革命,化身敌人眼中钉,24岁壮烈牺牲

| 裘丽琳:高门千金下嫁戏子,将五个子女抛弃海外却悉数成材,夫妇晚年落寞凄凉

你的「赞」+「在看」,老路都看得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