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132.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人类】132.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00:00
08:14
【人类】132.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早上一起来,就听365!充电3分钟,学习更轻松!



你好!我是马霞。今天是我的《365早安伴学计划》陪伴你的第132天,今天的题目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你睡觉的时候做过梦吗?有这样一个老人,他曾做过一个十分奇特的梦。他梦见啊,自己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长,稻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和朋友们走路走累了,就到水稻底下乘凉。如果仅仅是做梦也就算了,他竟然还想把自己的梦变成现实。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提起他,相信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自称“90”后的当代神农——袁隆平。



为什么自称“90”后呢?因为他已经90多岁了,认为自己是正儿八经的“90”后。其中,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就有五六十个年头。可以说,他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那么,他是怎样走上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他小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到处是灾荒战乱。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他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酸楚。报考大学的时候,他就对父母说:“我要学农学。”他的母亲听了,吓了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这事好玩儿吗?”想起那些饿死的人,袁隆平铁了心说道:“吃饭,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我要为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1953年,在西南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安江农校教书。在任教期间,他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这导致全国各地,都发生了饥荒。因为吃不上饭,很多老百姓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上,然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看到这一幕,袁隆平无比痛心。也是在那一刻,他才真正理解什么是民以食为天。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从根源上解决大家饿肚子的问题!而种植最广泛的水稻,就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他把所有的热情和青春,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1961年7月的一天,他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它的稻穗又大又饱满,稻粒达到了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有希望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稲才不过五六百斤。第二年春天,袁隆平迫不及待地把种子播下去,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像它“老子”长得那么好。他不甘心,开始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最终得出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他想:既然天然杂交水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当他提出这个想法后,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说他连基本的遗传学都不懂。因为,遗传学的世界权威,早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在一片的质疑声中,袁隆平没有放弃,而是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实践之路。要利用人工杂交水稻的优势,首先就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为了找稻子,他天天头顶烈日下田。在观察了14万株稻穗之后,终于找到了6株不育水稻。经过9年的科研攻关,1974年秋天,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的“南优2号”。普通水稻亩产只有400多斤,而杂交水稻亩产一般都超过1000斤!因为种植了杂交水稻,中国每年增产的粮食,能多养活7千万人!而现在的超级杂交水稻,有的亩产甚至已经超过3000斤!如今,杂交水稻不仅覆盖了全中国,还走出国门,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吃上饭,吃饱饭”。



90多岁的袁隆平,至今还在追梦的路上。既有高血压,又有心脏病的他,有时候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但他还是坚持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家人心疼他,劝他退休,他拒绝道:“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我还没有痴呆,那就要继续工作,退休对于我来说是不存在的事。”他还给自己设立了两大任务,一个是继续搞杂交稻,要高产、更高产、超高产。另一个是研发出海水稻。他说搞好海水稻,可以多养活1亿人!曾有记者问他:“我们还会为吃饭发愁吗?”袁隆平坚定地说:“不可能了,再也不可能了!”他以一己之力,解决了全球十几亿人口的饥饿问题。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亩。淡泊名利的他,却让天下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他说:“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田地需要耕耘,才能长出饱满的庄稼;人生需要耕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袁爷爷告诉我们:生命不息,耕耘不止。耕耘自己的人生,才能不荒废自己的生命。致敬袁隆平!致敬所有的耕耘者!



水稻下乘凉,是袁爷爷做了一生的梦。你做过哪些有意思的梦呢?欢迎在留言区给出你的答案。不虚度光阴,做一个耕耘者!新的一天,加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