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9岁的朱镕基在上海报考了两所大学:一所是北京的清华大学,一所是上海的同济大学。结果两所大学都录取了朱镕基,他经过考虑,决定进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从此开启了和清华的不解之缘。
当时清华大学在全国招生552人,而报名的有13450人,录取率为4%,按照规定,报考清华的平均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者,可以获得奖学金,朱镕基就是其中之一。
朱镕基初入清华时,学习非常刻苦,当时电机系的功课在全校是最难的,他却应付自如,是班上的“业务尖子”之一。但朱镕基曾回忆说:“我不喜欢工程,因为英文好,喜欢文科,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有人说没转成是对的,因为国家后来还是重视工科的。”
正是因为喜欢文学和写作,1948年春天,朱镕基以“容基”为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谈爱与憎》的散文,他的文章中提出“爱与憎要分明”,要以新的历史观、人生观,去“自我牺牲”地热爱广大人民,并且“恨那不准他爱的”。可以说朱镕基在日后从政做出的种种业绩,正是他对人民“自我牺牲地爱”的一贯信念和身体力行。
朱镕基考进清华的那一年,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独裁政府进行着殊死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学生运动的疯狂迫害与镇压,并制造了多起血案,为此北平各在高校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罢课抗议。
1948年4月,北平各校掀起了“反饥饿、反迫害”的“四月学运”风暴,清华和北大等校师生员工举行了连续半个月的罢课。为保护校园,清华的学生组织了护校纠察队,朱镕基也主动参与其中,和同学们在晚上轮流值班。朱镕基还曾无所畏惧地爬到西四牌楼上,用油墨书写反美反蒋的标语,他的果敢行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正是在学生运动的锻炼下,朱镕基迅速成熟了起来,1948年冬天,他被吸纳加入了进步青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有了组织的领导后,朱镕基的聪明才干更是如泉涌般喷发了出来。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解放后,组织上曾派朱镕基和几名同学前往被围的北平城郊,去动员傅作义部队的家属进城,做瓦解敌军的工作。北平解放后的第一个暑期,组织又派朱镕基和几位同志参加由团市委主办的中学生“暑期学园”工作,他主要负责文化补习工作。朱镕基在工作中严格认真、热情负责,他的组织工作能力也受到了很好的锻炼。
1949年10月,朱镕基在电机系党支部书记李淑平、副书记郭道晖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党员宣誓仪式上,他被指定为新党员的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后,朱镕基是第一个向党支部报名要求参军赴朝作战的,他在全校大会上主动发言说:“勇敢是锻炼出来的,为了保卫祖国,革命青年应该不怕牺牲,无所畏惧。”
不过党组织因工作需要,没有批准朱镕基参军,并于1951年1月推荐他担任了学生会主席。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朱镕基不但要指挥、开动庞大的“学生会机器”,还要随时在大礼堂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发表演讲,他组织全校同学参加五一大游行,声援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动员同学踊跃参加捐献运动等。后来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时,有人夸他组织能力强、口才好,他说:“这是在清华当学生会主席时锻炼出来的。”
1951年夏天,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毕业,奉党组织之命,他带领全校300余名毕业生奔赴当时我国工业重地——东北,开始走上了新的征程。
此后无论朱镕基在哪里工作,都十分关心清华大学的建设。1984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始筹办,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朱镕基对此十分重视,他专门指示一定要办成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的校长刘达考虑到经管学院一定要请一位有才能、有身份、有名气的人来做院长,才能把学院办成“世界一流”,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邀请朱镕基担任院长。朱镕基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他后来回忆说:“我本来没有学过经济,但对管理特别感兴趣,所以不知高低,一口应承下来。”
朱镕基上任以后,在通常情况下,他一个月来经济管理学院一次,主持召开一次院务会议,讨论学院发展工作的重大问题。朱镕基还亲自带了4个技术经济的博士生,他十分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还把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列为经管学院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987年,朱镕基调任上海市市长,临行前,他对学院的几位领导说:“以后我没法来了,你们谁也不必专门来上海,到南方出差的时候来找我一趟,和我说说情况就行了。“从那以后,学院的具体工作朱镕基就没法兼顾了。
朱镕基在上海工作期间,上海好多大学请他当院长,但他表示:只兼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其他一概免了。1991年,朱镕基回北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从此以后,他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一直没辞去院长的职务,他一般是一两年来学院一次。
朱镕基当经管学院的院长,对学院的招生和对外合作都有相当大的感召力,只要他去国外访问,都要表明他是清华的教授、院长。1999年,朱镕基到美国访问期间,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说:“好多地方请我去,哈佛也请我去,我为什么到MIT来呢?因为我是清华经管学院的院长,清华经管学院和MIT管理学院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就到你们这里来。”
据统计,清华经管学院1984年至1988年的在校生中,至今旅居海外的超过半数以上。这样的统计数字令朱镕基也有些遗憾,他经常感叹说:“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李山是经管学院86届本科毕业生,赴美后出任高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97年2月25日,李山陪同公司的代表团来到中南海拜会朱镕基,见面以后,朱镕基问李山:“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来?”
李山有些措手不及,他慌乱地回答说:“会回来的。”
朱镕基轻轻地说了句:“我不是责备你。”
双方坐下以后,朱镕基又问李山:“我付你多少钱你才愿意回来?要付高盛的工资吗?”
李山认真地说:“不需要,只要能为国家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就行。”
其实早在1996年初,李山就有了回国创建投资银行的愿望,这次与朱镕基会面后,更是坚定了他的这一信念。一年以后,李山正式辞去了他在高盛的工作,选择回国。此时高盛公司已宣布了上市计划,如果李山不选择辞职,就意味着他可能获得数百万美元的股份,但那一刻,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朱镕基在清华经管学院共担任了17年的院长,他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个个故事!
2001年6月6日,朱镕基终于选择辞去经管学院的院长一职,这天他来到学校,向师生们发表了感人的告别演讲:
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实际上,就是不来了。
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
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许多师生在听完朱镕基的演讲后,不禁潸然泪下,校长王大中在最后的讲话中也不由声音哽咽,他说:“考虑到朱镕基同志毕竟是13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我们顾全大局,只好答应他的请求。再一次感谢总理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
后来朱镕基还多次说过:“等我从政府岗位上退下来,我就回清华教授、教书……”
沙发
国家今年高教投资已经把重点放到国防七子上了,超过了给清华的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