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集】终结三国的一把火
楼船破吴
宝贝们,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上一集咱们讲到,司马昭杀死了魏国的皇帝曹髦,但是司马昭自己没有当皇帝。他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受了魏国皇帝的禅让,建立了晋朝。魏国就此灭亡,司马炎成了晋朝的第一个皇帝,也就是晋武帝。这个时候,刘备建立的蜀国早已灭亡了,三国中只剩下了孙权建立的吴国。
这一天,在晋朝和吴国交界的西陵峡谷,一支庞大的战船队伍,打着晋朝的旗号,正浩浩荡荡顺流而下,直逼吴国边境。这支船队绵延百里,整个江面都被遮蔽住了。
再看那些战船,每只战船足有二百米长,船上建有高大的五层楼阁。每层楼阁上,都整齐排列着上百人的士兵方阵。五层楼的士兵加在一起,足足有上千人。这些士兵全都顶盔掼甲、手执长戟,严阵以待。
每艘战船的甲板下,都有三四百名士兵呼喊着口号,划动船桨,驾船前行。
在最前面的那艘楼船的顶层,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此人金盔金甲,手握佩剑。江风呼啸,把他的披风吹得呼啦啦作响。他就是这支豪华舰队的统帅、益州刺史王濬。
此时的王濬已经七十三岁,他这次是奉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命令,沿长江东下,直取吴国的都城建业。
早在司马炎继位之初,他就想着消灭吴国,统一天下。可那东吴是富庶之地,又有长江天险,当年曹操统帅20万大军,号称百万,攻打东吴,可是赤壁一战,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也曾举国之兵攻打东吴,结果夷陵之战,不但兵败,还赔上了性命。这东吴像是被诅咒了的地方,谁去攻打,都会遭殃。
就在司马炎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将羊祜对他说:“如今吴主孙皓残暴不仁,上下离心,正是灭吴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等到吴国另立明主,励精图治,灭吴将难上加难。”
羊祜的这番话点醒了司马炎。司马炎当即派羊祜坐镇荆州,筹划灭吴大计。羊祜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由于吴主孙皓昏庸无道,吴国的士兵常常领不到军饷,连饭都吃不饱。羊祜就经常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有时,吴军狩猎时打伤的野兽逃到了羊祜的领地,羊祜就命手下把这些野兽送回到吴军帐内。时间一长,吴国将领们的心一点点地趋向晋军,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
司马炎一方面命羊祜以“仁德”瓦解吴国的军心,另一方面,他命老将王濬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修造战船。经过十年的准备,司马炎于公元279年,出动二十万大军,兵分六路,攻打吴国。其中五路沿长江北岸出击,而第六路,也就是王濬亲自率领的这一路水军,由益州出发,一路向东,直捣吴国都城建业。
王濬站在船头,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心中暗想:“在我有生之年,攻下吴国,方能实现平生抱负!”
就在这时,观望台上的士兵冲着王濬喊道:“将军,前方江面有铁索拦江。”
王濬手搭凉棚,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江面上横着几十条巨大的铁链,条条都有胳膊粗细,宛如一条条的巨蛇,封锁了整个江面。
王濬一惊:“我带来的楼船虽然巨大,但要闯过那层层叠叠的铁索,却也着实不易呀!”
这时,一名将官上前说道:“末将愿率战舰,前去清理铁索。”
“好,你要小心,谨防埋伏。”
“遵命。”
王濬望着十几只小船驶向铁索。那些小船离铁索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突然间,全部沉没。
王濬大惊:“这船只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沉了呢?难道前方有未知的凶险?”他急忙命令身旁的士兵:“快,把那些弟兄救上来。”
十几名士兵驾船驶向沉船地点,救起了落水的兵士,把他们带回了楼船之上。
“刚才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突然沉船呐?”
“启禀将军,前方水底埋着密密麻麻的铁锥,那些铁锥估计得有一丈多长,把我们的船都给戳漏了。”
王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幸亏我刚才没有贸然率楼船进发,不然的话,所有楼船都会被铁锥凿沉呐。”
就在这个时候,两岸树林中喊声大作,无数吴国的旗子竖了起来,随风飘扬,仿佛林中隐藏着千军万马。
“不好,东吴有埋伏,撤!”
王濬率着船队,向后退去。
到底是谁设置了这些铁索铁锥呢?这个人就是吴国的建平太守吾彦。
当王濬在益州造船的时候,大量碎木片落到了江里,顺流而下,一直漂到了下游的吴国地界。吾彦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定是上游的晋国在造战船。
吾彦马上赶到国都建业,求见皇帝孙皓。
说起这孙皓,他是孙权的孙子,二十三岁继位。继位之初,孙皓提倡节俭,善待百姓,很有一番作为。但是不久之后,就显露出了荒淫残暴的一面。有的大臣向他进谏,说一些不同意见,他非但不听,还用烧红的锯条残忍地锯下了进谏者的舌头,其残暴程度不亚于商朝的纣王。
这一天,孙皓在皇宫里饮酒作乐。宫人送进来一个木盒:“启禀陛下,建平太守吾彦进献此盒,他要求觐见陛下。”
孙皓打开盒子,见里面是一堆木片,皱起了眉头:“吾彦这是何意啊?宣他进来,朕要问个清楚。”
“遵旨。”
吾彦随着宫人,从外而入。他跪倒在地:“陛下,臣近日发现长江上游漂来大量木片,臣大胆推测,这是晋军在上游造船,准备攻我吴国,我们需要早作防备。”
孙皓一听这话,当即大怒,他将木盒扔到地上:“吾彦,你好大的胆子,以进献为名,胡言乱语,乱朕的雅兴!那司马炎不来则以,他要敢来,曹操、刘备,就是他的下场!”
吾彦听孙皓这么说,算是彻底死了心。他知道,如果自己再说下去,一定会激怒皇帝,遭受酷刑。与其那样没有价值地死,不如尽自己的一份力,抵抗晋军的入侵。
想到这里,他对孙皓说:“陛下英明,是臣多虑了。臣告退。”
吾彦回到驻地,马上命人制造了大量的铁锥铁链,将铁链横在江上、铁锥沉于江底,断绝水路,以阻挡晋军的舰船。吾彦又命士兵埋伏在两岸的树林中,看到敌船,就摇旗呐喊,作为疑兵。
在吾彦的指挥下,吴军虽然势单力薄,但也阻挡了王濬的楼船舰队。可是当天晚上,吾彦正在跟士兵们庆祝胜利,忽然有人来报:“启禀将军,晋军的楼船又杀来了!”
吾彦闻言大惊,他马上带人来到江边。他看到一大片木筏向着铁索的方向,冲了过去。在木筏的上面,站满了身着铠甲,手持木棒、火炬的晋朝士兵。
吾彦大喊:“放箭,快放箭!”东吴士兵万箭齐发,箭支全都射在了晋朝士兵的身上。可是奇怪的是,这些晋兵好像全都刀枪不入,箭扎在他们身上,跟没事儿似的,依然挺立不倒。
这是怎么回事啊?原来这些晋朝士兵全都是稻草人。而这些草人所搭乘的木筏,全都是由硬木制成的。这些木筏顺着江流而下,江底的铁锥扎在木筏上,都被这些木筏带走了。而两岸的吴国士兵疯狂地朝木筏上的草人射箭,将草人手里的火炬射倒,火炬里面的麻油洒在稻草上,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无数着了火的木筏撞在铁索上,整个铁索阵都冒起了火光,像是一条条蜿蜒在水面上的火龙,蔚为壮观。
王濬站在楼船之上,眼见铁索断裂、沉入江底,他拔出佩剑,指着吴国的方向,高喊:“灭吴便在此刻,冲!”
王濬指挥着楼船舰队,铺天盖地地驶入了吴国的地界。站在楼船上的晋朝弓弩手居高临下,朝着岸上的东吴士兵疯狂射箭。不大会儿工夫,吴国军队全军覆没。
王濬的楼船渡过西陵峡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吴国的都城建业。当王濬进入建业城时,吴主孙皓已经准备好了亡国之礼,他命人把自己的双手反绑,率领太子等二十一人到王濬营门投降。至此,吴国灭亡,三国分裂的局势随之结束,晋朝的司马炎统一了中国。
从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到晋朝的归于一统,前前后后有90年的割据混战。不难想象,这90年中,老百姓水深火热、无处安居。三国时代,战乱频仍,伴随着饥荒和疾病,人口锐减了百分之九十,到了三国末期,全国的人口还剩下多少呢?700多万,当时全国人口数量还不如咱们现在北京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当然了,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造就了很多英雄,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故事的原型,流传千古。
只可惜,西晋的统一不过是维持了50年,中华大地又进入若干政权林立的分裂时代。正应了《三国演义》当中的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凯叔特别喜欢明朝第一大才子杨慎写的一首词,叫《临江仙》。后来呢,就有人把这首词放在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是这么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了,今天呢,故事就讲到这儿。三国的故事啊,在《凯叔讲历史》的部分也就讲完了。如果你对三国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呢,出门拐弯,你可以去收听凯叔讲的《三国演义》。
好了,提出的问题:三国时代,风起云涌,英雄辈出。那你最喜欢三国时期的哪一个英雄呢?为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在留言里告诉凯叔,咱们留言里见!
人物介绍
1.王濬
(206年-286年1月28日),字士治,小字阿童。
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
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
王濬博学多闻,美姿貌,早年不谨细行,后来变得豁达有大志。
徐邈遂将女儿嫁给王濬。
最初为河东从事。
泰始八年(272),转任广汉太守,羊祜再表为益州刺史,受诏造舰,每艘大型战船可装载2000多人。
咸宁五年(279年)四月,上书请伐东吴,遂拜龙骧将军,发兵至成都,孙皓出降。
遂升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
晚年的王濬极其奢侈。
太康六年(285年),为抚军大将军。
同年十二月庚子(286年1月28日),去世,葬于柏谷山。谥武侯。
2.孙皓
(242年-284年),字符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
孙和之子,孙权之孙,264年—280年在位,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第四位,同时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无庙号与谥号。
3.羊祜
(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
曹魏晚期与西晋早期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一代名将。
在曹魏时代历任中书侍郎、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等官职。
司马炎称帝后,羊祜深得司马家信任,升任尚书左仆射,车骑将军,官至征南大将军。
去世后被追认为“太傅”。
4.吾彦
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
出身寒微,起初任通江县吏,后任大司马陆抗部下小将。
后转任建平太守。
东吴覆亡后,吾彦才归降,吾彦被任命为金城太守。
后改任敦煌太守,甚有威望及恩德。
后又任雁门太守,顺阳国内史。
后迁任员外散骑常侍。
交州刺史陶璜死后,吾彦出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
平定九真郡的戍兵使作乱,后任交州太守二十多年,令交州安定。
大长秋任内逝世。
名词解释
1.西陵峡
以西陵山而得名。
西起湖北省秭归县香溪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6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峡谷,以滩险流急峡长山奇而著称。
2.益州
西汉武帝以《禹贡》梁州益以新开辟西南夷地置,故名。
为十三刺史部之一。
察郡八。
今有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大部,湖北西北和甘肃小部。
东汉初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市北),中平中又移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
东汉时北部武都郡地分属凉州,辖境缩小,南部因哀牢夷内属,增置永昌郡,辖境扩大。
东北部分置梁州。
州境有成都平原,汉代以来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
3.铁锥
铁质尖头。
4.太守
掌理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
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
汉代太守的收入,除正式俸禄外,有一部分是以公家产业所得,供太守使用,由属吏少府掌管。
5.楼船
作战用的楼船一般分三层:第一层为庐;第二层为飞庐;最上层为爵室。
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用以防御敌方射来之弓箭、矢石。
女墙上开有箭眼,用以发射弓弩。
为防御敌方火攻,船上蒙有皮革,以隔热。
楼船上常遍插旗幡和刀枪,以壮声势,又使用纤绳、橹、帆和楫等多种设备,以提升其机能。
楼船之名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之越国,其设有楼船军。
而真正于大战争中出现则是于吴国,吴王僚二年(前525年),于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国即以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
西汉时期,楼船开始成为主力战舰,为主帅所乘,船上可容兵员数十至数百名,因此汉代将军中有统帅水军的楼船将军,水军亦称楼船士。
在汉武帝发兵灭南越、朝鲜等战争中,楼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楼船仍普遍运用在水战中,其中东吴所造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皆有五层,可载3000名士兵。
西晋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升王浚为益州刺史,并密命其于四川组建楼船,以灭东吴,其所造之船,最大的可载2000多人,且能在船上驰马往来。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设有楼船指挥使一职,闽王王延钧从子王仁达即曾任此职。
至宋代,楼船仍为军事装备,但重要性已大不如前。
西晋初期地域版图
西晋初期地域版图局部图
西晋政权世袭表
诸葛亮、郭嘉、曹操、刘备、孙权。
红星儿 回复 @愛素食: 才这么点
曹操,许攸,诸葛亮、诸葛孔明。
想知道天骐真人私信 回复 @Becky0725: 拜托,诸葛亮和诸葛孔明是一个人好吗?
赵云、关羽、诸葛亮、吕蒙、张飞。
超子_o6 回复 @司丽锋0: 共和国韩国广告 v 个哈哈
请问凯叔三国演义开讲了吗?喜马拉雅里怎么搜不到呢
奔跑的小豆苗 回复 @想知道天骐真人私信: 在凯叔讲故事APP里的
司马懿、曹操、吕蒙、陆逊、周瑜、鲁肃、孙策、孙权、诸葛亮、刘备、赵云、关羽、张飞。
Apple_lw3 回复 @叶苏达耳伦wp: 🈶️本事把所有的三国的人物都说一遍
司马懿、刘备、关羽、张飞、公孙赞、董卓、赵云、曹操、诸葛亮、貂蝉、大桥
13365873cfn 回复 @13365873cfn: 求求各位小哥哥小姐姐给个赞吧!
周瑜 诸葛亮 关羽 刘备 张飞 鲁肃 陆逊 吕蒙 庞统 庞德 郭嘉 孙权 曹操 司马懿 姜维 马超 黄忠 赵云 魏延 孟达 吕布 袁绍 马谡
狮院女孩莉莉娅 回复 @凯叔讲历史: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关兴,张苞,关平,诸葛亮,孙乾,糜芳,孟获,法正,曹操,张辽,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荀彧,郭嘉,张郃,徐晃,于禁,李典,乐进,徐庶,典韦,司马懿,贾诩,司马师,司马昭,毛玠,庞德,孙权,孙坚,孙策,周瑜,鲁肃,甘宁,吕蒙,张昭,虞翻,诸葛瑾,周泰,蒋钦,陆逊,吕布,陈宫,袁绍,田丰,许攸,崔琰,郭图,颜良,文丑,袁术,潘凤,华雄,董卓,马腾,韩遂,陶谦,蔡瑁,张允,刘表,公孙瓒,刘璋,陈登。。。
诸葛亮、关羽
听友258000440 回复 @狄嘟: :
周瑜 诸葛亮 关羽 刘备 张飞 鲁肃 陆逊 吕蒙 庞统 庞德 郭嘉 孙权 曹操 司马懿 姜维 马超 黄忠 赵云 魏延 孟达 吕布 袁绍 马谡
听友43755923 回复 @元家炜: 小乔、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