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仗还没打完,毛泽东突然下令取消兵团制,到底是什么原因

1950年仗还没打完,毛泽东突然下令取消兵团制,到底是什么原因

00:00
17:22

1950年4月,毛主席签署命令,人民解放军正式取消兵团制,改以军区指挥军级单位。

命令一下,很多人都不解,仗还没打完,为什么停止这个制度呢?

时至今日,伟人到底如何考虑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从淮海战役的一些情况看,或许国民党军兵团制没有发挥功能,启发伟人进行深度的战略思考。

一、国军兵团制害了黄百韬?

1948年左右,国共双方不约而同采用的一项军事制度:兵团制。

国军的兵团出现的还要早,大概源于国军早期的集团军。兵团高于军,低于方面军。

本文要说的一个重点人物黄百韬,战死时的身份就是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中将。

黄百韬是解放战争中,最令我军头疼的一员国军猛将。此人率二十五军左冲右突,从江苏打到山东,再打回江苏,一路与粟裕缠斗。

在前期作战中,粟裕一直没能抓住二十五军,当然之前粟裕的作战目标是五大主力中的整编七十四师和十一师,以及第五军,没把主要目标定在二十五军头上。但黄百韬给粟裕造成很大困扰是不争的事实。

最有标志性的战斗是豫东战役第二阶段,黄百韬从兖州机动百余里杀到睢杞战场,居然把粟裕打得颇为艰难。

要知道,给粟裕制造过麻烦的国军部队,也就南麻战役中的整编十一师,那是在粟裕准备不充分,而国军有良好的堡垒工事作为依靠的情况下打出来的。而豫东战役中,黄百韬是在野外条件下战斗,足见这位杂牌出身的将领有多么狠。

黄百韬的特点有二:善于机动,敢打硬仗。

但到1948年下半年,也就是黄百韬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之后,粟裕惊讶地发现,黄百韬这两个特点,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

粟裕指挥华野主力向南前进,准备截击向徐州靠拢的黄百韬兵团,近四十万野战军及上百万支前民工,行军是掩盖不住的。国民党军空军发现情报后,立即向黄百韬通报了情况。

按理说,以黄百韬的机动能力,应该加速西进,通过最大的障碍——京杭大运河。

粟裕已经做好追不上的思想准备了,但大军抵达战场后,前线送来的情报把粟裕高兴坏了,这么长时间里,黄兵团只有两个军渡过大运河,其余三个军都慢吞吞地拖在运河以东。

真乃天赐其便。

更让粟裕想不到的是,派出去截击的部队报告,在部队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况下,我军已将黄百韬麾下的一百军打掉一个师,黄百韬的老本儿二十五军打掉一个团,殿后的六十三军最惨,基本被击溃,军长陈章自杀。

此时,黄百韬还没到达那个在后世军史上“大名鼎鼎”的小村子碾庄圩。

大战未开始,黄百韬五个军已亡其一。

短短几个月之间,黄百韬变得既不会机动,也不能打硬仗,变得缚手缚脚。

是什么导致这一奇怪现象?

说出来诸君可能不敢相信,正是让黄百韬坐地高升的兵团。

二、黄百韬孤军苦战

国民党军编设兵团,就是为了适应打大仗的形势。

但这个初衷并未带来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中,设置兵团反而加剧了一些老毛病,不仅没有给集中兵力作战带来便利,反而带来极大消极影响。

就以黄百韬七兵团为例,不利影响体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指挥不便。

黄百韬七兵团上受徐州“剿总”和杜聿明前进指挥部双重指挥,虽说蒋介石以杜聿明为主,但刘峙仍操有实际指挥权,四十四军从海州撤退迟缓误了大事,锅就是刘峙的。

调置兵团本意是授予其区域指挥的大权,使其更加方便地处理前线事务。但当黄百韬仍驻新安镇时,向“剿总”建议,趁华野主力还远赶紧西撤。刘峙拿不定主意,犹豫了好几天。最后定下决心西撤,为时已晚。

新安镇离徐州不过百余公里,这么点距离,七兵团居然无权自主,可见刘峙及“剿总”指挥观念之僵化。从制度上把指挥权下放了,但实际操作中没有下放。七兵团存在的意义,徒然增加了一道指挥层级,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是万万不适宜的。

其二,兵团之间互生敌意。

徐州“剿总”的头牌,本来是邱清泉的二兵团,二兵团的头牌,是邱清泉的第五军。而第五军的老根儿,又是时任“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司令官的杜聿明。邱清泉十分骄傲,他的旗下有5个军的兵力,乃是一等一的主力兵团。

其下则是李延年的六兵团,起初也是5个军。李延年资格老,黄埔一期,抗战时就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与邱清泉平起平坐倒也没人说得出啥。谁成想,国防部一纸令下,把原本是李延年麾下的第四十四军,调入七兵团,让黄百韬指挥。

这样一来,黄百韬也有了5个军,也成了徐州“剿总”的头面人物。

问题是,在一票司令官眼中,你配吗?黄百韬并不是根蓝苗正的黄埔系,而是连派系都说不出的标准杂牌,堪称杂牌中的杂牌。在高度讲究派系的国军之中,黄百韬这样的出身却拥有如此庞大的兵力,很容易招来嫉妒与排挤。

不仅邱清泉、李延年对黄百韬没什么好感,就连李弥、孙元良这些小兵团司令也都没什么好气。我们说国军设置兵团,再度加剧国军的派系病,就是指此而言。

黄百韬从新安镇西撤往徐州有两大前提,第一,三绥区冯治安部帮他隔断北面的粟裕。第二,徐东的李弥十三兵团负责接应。即使这两路只有一路发挥作用,黄百韬都能勉强撤回徐州。但好死不死,西北军出身的冯治安对一切其他派系部队都不愿合作,而且其内部还有我党的两名超级卧底。李弥又是眼红到眼珠子爆出来,根本不愿意给黄百韬做接应,刘峙轻轻松松一个电令要他回徐州保驾,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撤了回去。

只留下黄百韬在华野十几个纵队的围追堵截之下当场石化。

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坑道友。

根子在哪?就是这个不合时宜的兵团。

其三,内部指挥很不灵活。

最致命的当属黄百韬对下指挥的尴尬。

黄百韬的五个军也是杂到让人没话说。二十五军是他的老底子,六十三、六十四两个军是从广东调过来的粤军,余汉谋的部队。一百军是原来李天霞任师长的整编八十三师,四十四军则是李延年的部队。

黄百韬除了对二十五军保持绝对控制权,其他四个军都是商量着办。起初西撤,争的是时间,全兵团都在等四十四军,黄百韬催不得骂不得,活活多等好几天,等来了华野的追击部队。设想,如果四十四军是黄百韬的嫡系部队,黄百韬完全可以采取丢卒保车的做法,狠心不等四十四军,其余四个军赶快渡过运河,那淮海战役将会是另一副模样了。

虽说结局终将是我军取胜,但过程必定要曲折许多。

运河被截击之后,黄百韬决心不等部队收拢完整,就赶紧撤往八义集,那里离徐州城更近。但六十四军不愿意,因为他们在碾庄已经构筑好阵地,而八义集那里预留给六十四军的是一座土山,据说当年关羽在那里打过败仗,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觉得不吉利,因此拒绝执行命令。

黄百韬以堂堂兵团司令之尊,也奈何不了刘镇湘。两人争执不下,便打电报到徐州请刘峙做决断,刘峙说我尊重前线的指挥,你们商量着办。

黄百韬气得,你之前把李弥部队撤走怎么不尊重我的指挥。但又无可奈何,兵团部再度召集各军军长商议,最终黄百韬不得不向刘镇湘妥协,部队就地驻守碾庄圩。七兵团就此丧失最后的逃脱机会。

三、粟裕实际打破兵团建制

那么,兵团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解放军不也采取兵团制了吗?

没错,解放军确实也设立了兵团。比如华野早在1947年七月分兵时,就有所谓的许谭兵团、粟张兵团和陈唐兵团。

但是我们认清一个事实,华野分兵,三个兵团是真正的各自为战,基本没有配合。

许谭兵团大战胶东,粟张在鲁中鲁西南转战,陈唐则是在河南和中野配合,解放洛阳就是陈唐兵团和陈谢兵团合作完成的。

也就是说,华野是从一个大方面军,切成了三小块,成了三个小的方面军。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与陈唐兵团一起解放洛阳的陈赓谢富治兵团,也是一个低配的方面军,中央一直拿陈谢兵团当独立方面军使的。

兵团之间离的太远,互相之间无配合,就失去兵团的意义了。

等到豫东战役时,华野的粟张兵团和陈唐兵团合作打仗,大家应该能注意到,粟裕恢复了对两个兵团的统一指挥,粟裕的命令基本直接控制到纵队一级了,陈唐兵团下辖的三纵、八纵直接听粟裕的命令,是西阻邱清泉,还是东进打区寿年兵团,一切命令都来自粟裕。

我们讲这个,不是说粟裕包打一切,也不是说粟裕是战神,就该让他指挥所有部队。

而是讲,军事规律是客观的,该怎么指挥有一定的原则。

多个军级单位一起打仗,有且只能有一个作战目标,有且只能有一个命令,否则这个兵团想往西打,那个兵团想往东打,兵团之间各有各的心思,别说达成统一的作战目标,方面军司令光是给几家兵团调和就费了老劲。

同样的道理,淮海战役开打之后,华野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只是围歼黄百韬兵团五个军,目标并不是特别大,但粟裕完全把华野十五个纵队的指挥权集中起来了。

每一个纵队的行动,都完全遵循粟裕的作战决心。

而没有让各个作战方向,或者实际上处于兵团地位的几位大佬,单独指挥。

淮海战场国民党军各部队乱得不可开交,而我军却能做到每个纵队的行动都精准符合作战意图,其间区别,就是我军实际舍弃了兵团一级的指挥。

当然,淮海战役后,全军进行了统一的整编,各大野战军都出现了正规的兵团建制,但大家要看到,当时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各个方向基本上有征无战,一路追击。而且随着追击范围的扩大,各兵团之间越距越远,一个兵团要承担一个省的宽大正面作战任务,兵团实际上又相当于一个又一个小方面军了。

一般人或许意识不到兵团制度的深层次问题,粟裕大将以方面军之帅,做出了实际探索,但也没有上升到制度高度。而伟人则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了。

并不是说国民党军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兵团一设置,加剧各种派系主义、山头主义。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性,是人都想扩大自己的权力,我军亦然。

只不过我军有强大的政治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不会出现国民党军那样互相掣肘互相抵制的局面。

但即使是政治工作,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去消化不同部队、上下层次及不同省籍官兵的隔膜。

如果方面军指挥部可以有效实施对军一级作战部队指挥,那为何还要人为增设一个层级,给军事指挥和政治工作徒增负担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1950年4月,中央军委作出了调整改革,在取消野战军番号的同时,也撤掉了兵团一级建制。所有军级部队,都由各级军区来指挥作战。

但受限于当时海峡对面的局势,我军保留了准备攻台和担负全军总战略预备队的第九、第十、第十三、第十九共4个主力兵团,以及国民党军起义的二十一、二十二两个兵团。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所需,伟人也没有贸然全部撤掉兵团,在朝鲜战场继续保留了兵团建制。

1953年朝鲜战争的作战任务基本结束,伟人终于不再犹豫,决定从此不再增设任何兵团级单位。直到1958年驻朝部队全部撤回,用于作战的兵团级单位全部撤销,兵团就此成为一个历史符号。

军事指挥扁平化,潮流势不可当。在那个指挥通信条件非常落后的时代,伟人能作出这样的战略考量,这意义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74718938

    选题精!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主播声音好听专业,听着舒服!

  • 书海漂游

    毛主席真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