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No.96 | 壳子:从历史书中找到自己的“救赎”

【第四季】No.96 | 壳子:从历史书中找到自己的“救赎”

00:00
16:57


【嘉宾】壳子:设计师、「好好说话」品牌战略咨询顾问公司联合创始人

【主持】晓莫:资深媒体人、阅读“杂食动物”、跨界创作者,「有艺思青年荟」联合创始人,对美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壳子:大家好,很高兴在「云尚书房」栏目跟大家“云”聊天,聊一聊阅读的那些事,以及推荐几本个人觉得比较好的书给大家。


晓莫:我看了你的书单后,感到特别惊讶,里面的书籍几乎都是以历史内容为主,还是偏向那种厚重的、大部头的历史书。当时我就在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个人工作这么忙,他是用什么时间来看书的?第二个问题:我一直觉得创意行业的人,每天基本上都是叮叮当当往外“冒”想法的(当然这是刻板印象),但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创意行业的人,居然看的都是这种厚重的历史书。

很好奇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几本书?是纯属个人喜好,还是说你在生命的某个阶段,突然“叮”的一个念头,使得你开始看重跟历史相关的这些内容呢?

 壳子:我觉得忙与阅读没有关系,我本身还算“卷”的人,所以我有两个时间点阅读特别多:

一个是在出差的路上,因为工作忙,所以出差机会就多,因而我就会系统地去读书,基本上会存很多本我想读的电子书……

还有一个就是刚才说到的:我有点“卷”。我从小到大有阅读的习惯,碰到好书,我会用一、两个小时去阅读,做读书笔记,会比较“深”地读一本书,甚至有的时候会读两三遍。


晓莫:明白,说回今天的主题,你给咱们听众朋友说一下,为大家带来了哪几本书?为什么都是这种大部头的历史书呢?

 壳子:一本是徐涛老师的《历史的面孔》,一本是施展老师的《枢纽》,还有一本是《这里是中国》。


晓莫:你特别偏爱历史类的书籍,是从小的爱好?还是说人到中年,这些年来慢慢喜欢的?

壳子:都有,历史书,本身就是我爱看的类型,我周边很多的中国男生,也都爱看历史书。因为看过的历史书比较多,基本上会发现,历史书无非是几类:一类是比较着重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小节点(不管是大历史,还是编年体。),它会折叠很多你看不到,但又特别重要的事情。

第二类是属于具体到某一个时间节点,展开细致地描述事件,这种我就读得比较多,里面甚至还附带了一些,比方说历史人物的传、列传体……一类的内容,读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它就跟“成功学”的有点像,其实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爱读是一回事,到了我们这个岁数,还会遇到一个问题:解决身份认知的事以及身份认知背后到底是什么事?你有没有能力从读到的历史中汲取到要的“点”:你是否理解你现在的状态?未来可能会面对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你有没有能力去面对它?对于解决以上问题,看历史书,其实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晓莫:从自发地喜爱,到现在有选择地去阅读,带着思考的阅读,或者是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现在你知道你要什么!

接下来,详细地跟我们讲一下你今天推荐的这几本书吧!先说说施展老师的这本《枢纽》。

壳子:对!看《枢纽》这本书,我觉得解决我最大的一个问题:身份认知的事。我们经常问“你是谁”,我们可能会回答说是中国人!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件事情在不同的朝代,尤其在近代。近几年,很多只要是涉及历史,或者是完全研究历史的人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看法。

但读历史,对我来讲不是这样的。什么是中国人?其实背后对应的是中国人怎么样面对我们的历史?怎么样面对我们当下遇到的一些局面和困局?在未来我们怎么去自处的问题?


晓莫:从历史里找答案。

 壳子:对。它为什么名字叫《枢纽》呢?

首先,他第一个观点,说中国不是单一的中原的中国,也不是所谓的从民族上来说的中国。他说:之所以是“枢纽”,首先它是一个“陆地枢纽帝国”。这个“陆地枢纽帝国”是花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原跟西域、草原、青藏高原,四个地方互动出来的这样一个叫“陆地枢纽”。起码在明清前,这套逻辑一直是成立的。我们甚至可以用它来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后,像英国、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他们争霸世界的方式是“海洋帝国”,把海防线守好,通过用殖民的方式,试图征服世界。

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从唐、宋,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到高峰的时候,都是以中原和草原主要互动,然后跟西域、跟青藏高原进行宗教和世界的联动,变成了一个陆地上的“枢纽”,所以他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朝代可以更迭,但中国还在继承“法统”,这个说法可以让我们理解过去。

那为什么到了近代,突然失效了呢?

他说:中国从明代开始,向海洋去探索。

他说:中国其实在未来,跟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海洋齿轮跟陆地齿轮、海洋经济跟陆地经济待转的大轴承。我个人理解,在未来,这个逻辑是不会变的,中国人的方向和出路,也就是在这里。我们有两个循环:陆地经济的内循环和海洋经济的外循环,只是此消彼长,但终究还是会回到一个整体里面的。所以说,我们面对现在的困局,可能没有必要那么慌乱,我们要做好什么?这本书其实还是提了很大的醒。


晓莫:你说的“寻找自我身份认同”,我的理解是,这本书在给你“梳理”一个思路?跟着他的这种大的、宏观的、国家的角度,反而把你个人的一些“东西”呼应起来了?“枢纽”的定义,它就不是一个静态的?

 壳子:对。这块土地、这个国家本身的价值,是怎么给个人赋能,就是每个人的“出厂设置”至少是有这个“东西”……


晓莫:既然《枢纽》这本书,你都把它给读透了,《历史的面孔》为什么又会成为你的…?

 壳子:要不我先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介绍?其实我想推荐的第二本书叫《这就是中国》。


晓莫:《这里是中国》?它不是画儿吗?这本书好多图,你为什么会这样来推荐呢?

 壳子:我解读这本书的角度还真不一样。

我觉得《这里是中国》是本“地理版的大历史”,它是“星球研究所”跟第二青藏科考队一起出的一本书。

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看它的时间很特殊,是在“阳”了之后。你知道自己是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所谓的身份认知,但其实都抵不了那一刻的身心崩盘……所以“阳”的时候,我的状态是看不进任何书。《这里是中国》是我偶然翻到的书,特别顺畅,我很快就看完了。

我就觉得,这怎么会是本“地理书”?它就是一本“地理版的大历史”。

为什么其他书都看不进去,还能把这本书看完呢?我们心情不好会去干嘛?我会去大海旁边。但你读了这本书,会觉得比看大海还过瘾。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的,给了我两个“东西”,一个是走出去的冲动。我看了书中那些拍得很美的照片,改变了我原来觉得没必要去的、看看图片就行了的地方,现在觉得真的要走一遍。第二个是觉得生命的价值、意义,真的是在于你处于不可抗力之下,过程中你怎样变得美好。

这本书其实就讲三个阶梯——从喜马拉雅、青藏,说到第二阶梯甘肃、成都,再到江浙等地。他说:“你看今天我们去考古,柔然这些浪漫的古国……我给你放点儿地下河,放一些湿地……你也就300年寿命,管你后面浪不浪漫。”大家一说历史,就说打仗、人和事一类内容,它就不,就给你三到六百年的浪漫。我也知道,你就这600年就变成盆地、盐碱地,它就是这样。


晓莫:实际上自然反而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类!

壳子:会让我们觉得人定胜天?其实不是这样的。

回头再想,既然生命状态是这样,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我们可以做?我们能控制的是什么?其他的,我们就交给无尽和无常的浪漫吧!可以帮你治愈一部分“丧”,心胸会开阔了。


晓莫:讲到第三本推荐了,《历史的面孔》是一套两本,《枢纽》都看过了,还看它吗?

 壳子:我翻开《历史的面孔》也很偶然,5天读完了。翻开《历史的面孔》,第一反应就觉得,这不就是一本讲人、讲事,类似于“列传体”的书,或者是小传类的,甚至是野史,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方式。因此刚开始是有点不屑的,但读进去我发现,还真不是这样。

首先,它不宏观。它是本断代史,以人来讲中国近代史。如果大家了解中国近代史就知道,战乱、侵略……清政府即将走向灭亡,这个时期有什么样的思想、价值观和方法,小到工具……人能够救中国,找到一个明天吗?其实这些都是那一代人在做的事情,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朝代更迭,但更重要的是前面五千年的价值观和体系下,所有的方法突然失效,没有用了。这基本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很“迷幻”的!近代史就是一段血泪史、是一段茫然史;你反过来说,它是一本近代到当代,一直在迭代的一段奋进史!


晓莫:那具体来讲《历史的面孔》里,都讲了些谁呢?

 壳子:它说的是容闳、梁启超、陈天华、蒋百里、孔祥熙、吴宓、唐绍仪、顾维钧、杨步伟9位近代史先锋人物的历史事迹,这9位历史人物在当下,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从第一个容闳开始讲起,到杨步伟收尾,都是在说他们各自用了什么方式,在历史的浪潮中起作用。以小见大,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

当时他们是精英,现在这9个人当中,有很多人大家可能都已经忘掉,不知道这个人了。但回头看,这些人里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他们成功和不成功背后的因素,有性格的。这些性格又跟他们的父辈,以及当年那个时代下的价值观相通;还有做了很成功的事,但为什么现在默默无名?

看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人是不管当下你为某事付出了多少,只要你不是最后一脚射门的那个前锋,都很容易会被遗忘。

一个一百年下来,没几个人的。而且这本书的作者,我觉得他非常有倾向性地在描述人的事迹,基本上不“挖私”、不去八卦。如书中描述的第一个人容闳,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他有两个“东西”对我有非常重的影响——有一个标签叫身段柔软、身份多变;一个是矢志不渝。

我随便说他一点,中国第一个出去留学的人、耶鲁的博士。大家熟知的詹天佑、唐绍仪,包括后面的胡适这些人,全部是他主导的“清朝幼童留学计划”的“成果”。


晓莫:后来“庚款留学”的这一批……

 壳子:可以这么说,没有他,就没有这些中国近代,大家耳熟能详的思想家、实业家。

他是怎么做到的?命运总会把你推到浪潮的面前,书中提到他的几段经历。他小时候很穷,是珠海唐家湾人,教会的一个修女让他去读书,读了7年之后,修女要回葡萄牙,就找了一名德国医生把他带到了澳门,继续读书,后来他被资助,去到美国读书。求学时期的他就立下了一个志向:教育救国。

为什么说身段柔软、身份多变?第一次来改变他身份的人,就是资助团要持续资助他,但要求他去爱丁堡大学读书,因读的不是教育科,他就没去,就面临着没有资助人资助他读书的危险。后来他又跟教会的人寻求资助,教会说:“可以,但是我们对你有个要求,你回国要做传教士。”他说:“不行,中国不缺传教士,缺的是中国的教育家。”他就以非常辛苦的“姿态”,特别优秀地把耶鲁读完了。

因为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读书的中国人,当年他毕业的时候,甚至在美国社会上引起“奇观”——很多高官来参观这一次耶鲁毕业典礼,就是为了看一眼这个中国华人,怎样拿到耶鲁博士的。回国了以后,大家觉得“大学霸”,一定有很多工作,其实不然,他一直为了志向在变换工作,他回去以后,在海关十年,不说穷困,但也一直很窘迫……


晓莫:郁郁不得志…

 壳子:是的,郁郁不得志的一个阶段。后来碰上了贵人,谁呢?曾国藩。

他为什么能碰到曾国藩,很重要。过去我们说“四大”,指帝师、鬼差……“鬼差”就是过去大家把洋人叫鬼佬,而做的翻译。


晓莫:就是今天的外企白领……

 壳子:就是在“西学圈”两次面试曾国藩的幕僚,第二次面试曾国藩就问他:“你觉得中国当下之路在何处?”他说了四个字“实业救国”。他就给曾国藩老老实实做了16年的幕僚。现在大家看到的,江南织造总厂……所有这些机械的、中国的近代工业的母厂,都是他一手干成的。那他是怎么样做到后来这些教育实业的呢?

后面中日甲午战争,战乱不停,他就跟曾国藩、李鸿章说:“我们这里很多工厂技术的头儿都是洋人。我们要有中国自己的技术人才……”,通过不断地从侧面“撕开这个口”,“撕”了3年,就促成了第一次10年的“幼童遣美留学计划”。所以容闳这人物是对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当下你要成事,身份的多变、身段的柔软、矢志不渝,是我们很缺的“东西”!

《历史的面孔》可以读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读到每个人的某一面,都是跟自己有着莫大关系。那么厉害的人,在历史上说消失就消失了……我觉得叫“历史是历史,但人是人自己的救赎”吧!


以上观点仅代表嘉宾意见,不代表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立场。

“云尚书房”系列节目由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制作。

本音频和文字稿版权归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福田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